马年说马|白马篇|
在所有的动物中,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拿它和其他动物比较,就会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与粗大身躯极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难怪人们对马有着难以割舍的好感,说时间短叫“马上”,说记忆好叫“老马识途”,对人才的通俗说法叫“千里马”,祝福朋友往往说“马到成功”,就连边塞上一老头儿丢了一匹马,也被大做了一番文章,最后居然和哲学挂上了勾,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所向往的太平盛世也不外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马拉的车称为马车,在中国古代是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孔子周游列国,坐的是它;始皇出巡,乘的是它;刘邦赶赴鸿门宴,坐的也是它(当然,后来楚汉争霸,有一次为摆脱追兵,刘邦将吕后从马车上推了下去,那是后话);最为浪漫的要数李隆基,这位老兄为了博得爱妃的一个微笑,居然劳民伤财,派人快马加鞭从几千里之外运回新鲜的荔枝,不过,这种浪漫毕竟是短命的,安史之乱,马嵬坡前,面对六军将士,这位浪漫的皇上不得不下令,赐心爱的贵妃“自裁”,只落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让人可怜又可叹的下场。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马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且不说荀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名言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不说岑参借斑马的萧萧鸣叫来表达送别武判官时的依依不舍,不说曹植写作《白马篇》时的郁闷与渴望,不说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自得,不说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的欣喜,单是韩愈老先生对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恶劣行径所表现出来的痛心疾首,似乎可以让我们看出文人们醉翁之意其实都不在“马”。最倒霉的文人莫过于李斯,他先是被始皇誉为“良驹”,官居宰相,始皇驾崩,他居然与赵高(也就是指鹿为马的那家伙)同流合污,最后被“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好歹与马沾上了一点边,这也许就是缺乏气节的文人的下场吧。
真正将马融入自己生命的,是那些慷慨激昂的壮士。因为,马和人是古战场的灵魂,那时,“人马”就是军队的代称,“人喊马嘶”是一幅古战场的壮烈画卷,“一马当先”是一个英雄的特写。为了“不叫胡马度阴山”,和亲的马车里洒满了王昭君的斑斑血泪; 勤劳善良的花木兰不得不女扮男装“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僵卧孤村的放翁先生在风雨飘摇的深夜居然“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个“马”字,承载得太多太多。
不由得想起二千多年以前的乌江江畔,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末路英雄将战马托付给渡工,自己拔剑自刎,那匹乌骓是幸福的,它能感受到主人的侠骨柔肠;不由得又想起关云长的坐骑赤兔,它在关羽被害之后,拒食草料,郁郁而终,谱写了一曲诚信的壮歌,它所傲视的,也许就不仅仅是它的同类了。
忽就觉得,马年说马,话题怎么越说越凝重了?还是就此打住的好,当然,关于“马”的问题还是留下一些的:比如,牛头是不对马嘴的,能不能利用克隆技术或者红头文件让它们“对”起来呢?再如,马无夜料是不肥的,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把马圈扎紧些呢?还有,那马屁股有啥稀罕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拍它呢?
马年说马|白马篇|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