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师教学用书”的五大疑问
浏览次数: 19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道士塔》“教师教学用书”的五大疑问,
余秋雨《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1版)第11课的课文,是新篇目。可以说,全国的广大一线教师都对该课的“教师教学用书”高看一眼,毕竟是新接触啊,然而,本人的真实体会是看了还不如不看!为什么?我认为,有五大问题,试简述如下。
第一, 解题指导的答案哪弄的?
语文教材上的题目怎么与答案不同?该“教师教学用书”练习三、四题是哪条的答案啊?因为没有这两条题目啊!这种低级错误比语文教材第94页的“断章”还丢人啊。不止这些。明明练习二的答案解读了四句话,而题目前却说“这三条题目……”请问校对的人有没有脑子?此外,对练习二第四句话的解读也欠考虑,有脑子的教师不会轻易相信的受骗的。这个参考答案“权威”吗?能用吗?
第二,“伯希和”的材料咋整的?
令人气愤的是,该书从96页开始到100页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伯希和作了详细介绍(尽管文前还意犹未尽的注明“节录”,我到宁愿一点也别录,因为没用!),这真浪费备课教师的阅读时间。我请问尊敬的编书专家,我们教授《道士塔》的目标是告诉学生伯希和是好人,伯希和拯救了敦煌文化吗?那这篇课文还怎么教学啊?是不是把批判余秋雨的论据拿来啦?曲解了文章的本义还大言不惭的自诩为“教师教学用书”不丢人吗?
第三,《道士塔》的解读文章一篇都没有吗?
与伯希和相对的是,广大教师最实用的文本解读文章却没有!该书乱七八糟的引用了5条评价余秋雨散文的片段,却没有一篇完整的对《道士塔》的解读!套用余先生的笔法,真是“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篇解读《道士塔》的文章,我好恨!”啊,因为《文化苦旅》1992年就出版了,到2004年已经十年了,《道士塔》又是第一篇文章,解读的文章有的是啊!可能又是“时间太仓促了,错误在所难免”吧。但这并不是三流读物啊!
第四,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该书“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的荒谬论点。众多的一线教师清楚,查阅各种资料才敢上课的负责教师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首先,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题在于揭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而绝不是问罪王道士——因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的失职和文化强盗的无耻!其次,王道士作为一名道士,面对大量的佛教经卷等文物,只能是当作一文不值!为什么?因为佛道宗教水火不容,这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委不懂!第三,如果王道士为保护文物而献身,文物会不会因此保全呢?那仅仅“砌了一道墙,加了一把锁”的洞就打不开吗?我认为,正如文章所言,王道士只是“错步上前”的一个小丑而已,渺小得不值一提,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该书真是望文生义,胡乱解读,让我们中毒不轻啊!!!
第五,这是自读课还是讲读课?
教材要求是自读课文,但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建议却是三课时!有没有三课时的自读课我还真没听说过,也许有?从课时安排上看,是讲读课。然而,再看看那些让我们失望的教学指导吧。第一课时,各部分内容概括加补充材料。这补充材料干嘛不写到有关资料栏目里?是心血来潮吗?第二课时,提出了两个肤浅的问题,没有实用性,又划出了16个有含义的句子却没有解读,不如没有!第三课时同样没有一丁点利用价值,可悲啊!从教学指导上看是自读课,因为差的指导等于没有不是自读是什么?
结论或教训:写书的、编书的可以没脑子,但广大看书的一定要有脑子!
反正我以后是再也不敢相信这种粗制滥造的“教师教学用书”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嘛。(书名用了引号是表示对该书科学严谨性的怀疑!)
《道士塔》“教师教学用书”的五大疑问
余秋雨《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1版)第11课的课文,是新篇目。可以说,全国的广大一线教师都对该课的“教师教学用书”高看一眼,毕竟是新接触啊,然而,本人的真实体会是看了还不如不看!为什么?我认为,有五大问题,试简述如下。
第一, 解题指导的答案哪弄的?
语文教材上的题目怎么与答案不同?该“教师教学用书”练习三、四题是哪条的答案啊?因为没有这两条题目啊!这种低级错误比语文教材第94页的“断章”还丢人啊。不止这些。明明练习二的答案解读了四句话,而题目前却说“这三条题目……”请问校对的人有没有脑子?此外,对练习二第四句话的解读也欠考虑,有脑子的教师不会轻易相信的受骗的。这个参考答案“权威”吗?能用吗?
第二,“伯希和”的材料咋整的?
令人气愤的是,该书从96页开始到100页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伯希和作了详细介绍(尽管文前还意犹未尽的注明“节录”,我到宁愿一点也别录,因为没用!),这真浪费备课教师的阅读时间。我请问尊敬的编书专家,我们教授《道士塔》的目标是告诉学生伯希和是好人,伯希和拯救了敦煌文化吗?那这篇课文还怎么教学啊?是不是把批判余秋雨的论据拿来啦?曲解了文章的本义还大言不惭的自诩为“教师教学用书”不丢人吗?
第三,《道士塔》的解读文章一篇都没有吗?
与伯希和相对的是,广大教师最实用的文本解读文章却没有!该书乱七八糟的引用了5条评价余秋雨散文的片段,却没有一篇完整的对《道士塔》的解读!套用余先生的笔法,真是“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到一篇解读《道士塔》的文章,我好恨!”啊,因为《文化苦旅》1992年就出版了,到2004年已经十年了,《道士塔》又是第一篇文章,解读的文章有的是啊!可能又是“时间太仓促了,错误在所难免”吧。但这并不是三流读物啊!
第四,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该书“所有这些损失,大部分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有关”的荒谬论点。众多的一线教师清楚,查阅各种资料才敢上课的负责教师清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首先,余秋雨《道士塔》的主题在于揭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而绝不是问罪王道士——因为文化悲剧和民族之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的失职和文化强盗的无耻!其次,王道士作为一名道士,面对大量的佛教经卷等文物,只能是当作一文不值!为什么?因为佛道宗教水火不容,这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有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委不懂!第三,如果王道士为保护文物而献身,文物会不会因此保全呢?那仅仅“砌了一道墙,加了一把锁”的洞就打不开吗?我认为,正如文章所言,王道士只是“错步上前”的一个小丑而已,渺小得不值一提,王道士到底有多大罪?该书真是望文生义,胡乱解读,让我们中毒不轻啊!!!
第五,这是自读课还是讲读课?
教材要求是自读课文,但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建议却是三课时!有没有三课时的自读课我还真没听说过,也许有?从课时安排上看,是讲读课。然而,再看看那些让我们失望的教学指导吧。第一课时,各部分内容概括加补充材料。这补充材料干嘛不写到有关资料栏目里?是心血来潮吗?第二课时,提出了两个肤浅的问题,没有实用性,又划出了16个有含义的句子却没有解读,不如没有!第三课时同样没有一丁点利用价值,可悲啊!从教学指导上看是自读课,因为差的指导等于没有不是自读是什么?
结论或教训:写书的、编书的可以没脑子,但广大看书的一定要有脑子!
反正我以后是再也不敢相信这种粗制滥造的“教师教学用书”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嘛。(书名用了引号是表示对该书科学严谨性的怀疑!)
《道士塔》“教师教学用书”的五大疑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重读《道士塔》
- › 《道士塔》“教师教学用书”的五大疑问
- › 《道士塔》备课资料:藏经洞的发现
- › 《道士塔》资料—— 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
- › 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读《道士塔》有感
- › 《道士塔》抒情的三个层次
- › 《道士塔》:书写者的三重角色
- › 文化重债——读《道士塔》有感
- › 从《道士塔》虚构历史的罪状说起
tag: 教学 教师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