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浏览次数: 12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南园:“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园在第宅之南。
西园:“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园在第宅之西。
北院:“北院人稀到,东窗地最偏;竹烟行灶上,石壁卧房前。”北院是指第宅的北院,有厨房,烧竹柴,有石砌的墙。
南院: 有《南院》诗:“林院无情绪,经春不一开。杨花飞作穗,榆夹落成堆。”南院指第宅的南院。
槐亭院:“婆婆放鸡犬,嬉戏任儿童。独坐槐荫下,开襟向晚风。”诗人在这里描述了一幅他和夫人看外孙们在庭院中嬉戏的画面。庭院中有古老的大槐,鸡禽啄食,黄犬安卧,一派安祥的生活气氛,又诗:“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后院:“霜刹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这里说明宅院有前院、中庭和后院。
水亭院:有诗题:《重修府西水亭院》。
中门:“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门前何所有,偶观犬与鹰。”这里又提出家中有犬和鹰。
西溪、南潭:诗题:《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沉沉。丛翠万杆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
菜地:“□中残旧谷,可备岁饥荒;园中多新疏,来至食藜霍。”
滩:有诗《新小滩》:“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又有《滩声》诗:“碧玉斑斑沙历历,清流泱泱响冷冷。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絃可要听?”根据相关诗意,滩的位置在南园西墙处西溪流入池中的入口处。
三岛:《池上篇并序》:“罢苏州刺史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以归;又作中高桥,通三岛径。”三岛在南园池中。这里的三岛继承秦汉园林的蓬莱、□、瀛洲三岛的旧习。
白莲池:诗:“雨滴蓬声有雀舫,浪摇庄影白莲池。”根据诗意,白莲池即南池,因池中种有莲花而雅称。
白蘋洲、明月峡:诗《府西池经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据诗意,白蘋洲、明月峡为府西西园池中小岛及岛上的叠石。
四、履道宅园的居住建筑及景观建筑
(一)符第居住建筑
在白居易的诗文里,对符第建筑记述见微。按逻辑推理,应有堂屋、卧室、厢房、客厅、书房、女儿房、侍女房、家僮房、厨房、马厩、车棚、仓库等建筑组成主庭院、生活院和生产蔬菜的后院。唐代住宅多为廊院,按白居易的地位,他的宅园亦应是较为地道的廊院住宅建筑。在白氏文集中对符第建筑记了“故事堂”和“樱桃厅”。有诗:“每来故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又有诗注:“府西有樱桃厅。”并诗:“樱桃厅院春偏好,石井栏堂夜更幽。”
(二)园池建构筑物
诗人对其园林建筑吟咏较多,录于下:
1、南园
池东粟廪(粮仓)、池北书库、池西琴亭、西平桥、环池路、中高桥、三岛径,均见于《池上篇》。还有:
中岛亭:亦称“小草亭”:“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留半皮。”
西楼:诗《宅西有流水,墙下构水楼……》:“伊水分来不自由,无人解爱为谁流。家家抛向墙根底,唯我栽莲起小楼。”又诗:“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还似钱塘色,西楼月出时。”又诗:“微风深树里,斜日小楼前。”又诗《西楼独立》:“身著白衣头似雪,时时醉立小楼中。路人回顾应相怪,十一年来见此翁。”
水阁:亦称池中阁,小阁。诗《小阁闲坐》:“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明月廊:亦称池西廊。《小院酒醒》诗:“酒醒闲独步,小院夜深凉。一领新秋簟,三间明月廊。”又诗:“结抅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西亭:亦称池西亭。有诗《池西亭》和《题西亭》:“多见朱门富贵人,林园未毕即无身。我今喜作西亭主,已见池塘五度春。
小台:诗《小台晚坐忆梦德》:“汲泉洒小台,台上无纤埃。解带面西坐。轻襟随风开。晚凉闲动兴,忆同倾一杯。月明候柴户,藜杖何时来。”又《小台》诗:“新树低如帐,小台平似掌。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
书楼:诗::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书楼疑即池北书库。
2、西园
府西水亭:《重修府西水亭院》:“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绕岸作初匝,凭轩立未回。园西有池位,留与后人开。”
水斋:《府西池北新葺水斋……》:“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清浅漪澜急,寅缘浦屿幽。直冲行径断,平入卧斋流。石垒青稜玉,波翻白片鸥。喷射千滴雨,澄处一泓油。”此诗说明西园有水斋、叠石和瀑布。
白居易履道园池诗中说西园又有“水堂”和“池边室”,疑均指水斋。有诗题:《水堂醉卧,问杜十三》。又诗:“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
3、西园门《履道西门二首》:“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履道西门独掩扉,官休病退客未稀……”又诗:“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驿吏引藤舆,家僮开竹扉。”由此知,西园门为竹扉门,比较简陋,进入府第的门可能较为堂皇。
4、中门:诗:“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
(三)建筑色彩——粉墙:朱门,朱栏,青瓦屋。
有诗:“白粉墙头花半出,绯纱烛下水平流。”又诗:“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朱板犹新湿,红英暖渐开。”“朱槛低墙上,清流小阁前。”“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这里的朱门可能指的是府第门,且府第与园之间有白粉墙。
五、履道宅园的石、鹤、舟
履道宅园有天竺石二,太湖石四,大方平石一,华亭鹤二。有《池上篇》石刻和其在杭州时的妾陈结子的石刻,均刻在自然青石上。《池上篇》云:“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又《洛下卜居》:“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二片,华亭鹤一只。”有《太湖石》诗:“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又《太湖石》诗:“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千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严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还有白石:“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又《池上作》:“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履道园池中,石景是一突出景观,渠中有石,池边有石,庭中有石,窗下有石,竹间有石。有诗《北窗竹石》:“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又诗:《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借君片石意如何?置向庭中慰素君。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又《南侍御以石相赠,……》:“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眼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值万金。”
南园池中有小舟一;白居易多有吟咏。如《舟中夜坐》《:“潭边霁后多清景,桥下凉来足好风。秋鹤一双船一只,夜深相伴月明中。”又有诗句:“老鹤两三只。”
六、履道宅园的植物配置
白居易履道宅园的绿化配置非常好。“树合荫交户,池分水夹阶。”其中尤以竹取胜。南园有竹园,府第有竹院,“新篁千万竿。”乔木十数株均为老树。有诗:“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池畔多竹荫,门前少人迹。”
白居易诗文中记述的植物有如下二十余种:有国槐、梧桐、榆树、杨树、柳树、桃、梨、杏、桂花、樱桃、藤萝、木槿花、芍药、牡丹、白牡丹、菊花、兰花、莲花、夜合花、迎春花、枣树等。
履道园池的植物许多是白居易亲自带领家人种植。在《春葺新居》中说:“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移花夹暖室,洗竹覆寒池。”又诗:“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可见履道园池的花木景物是白居易亲手精心经营。
七、履道宅园的艺术特征
白居易的履道宅园是我国唐代园林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个园林。从园林史的角度评价,履道宅园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园林发展到了唐代,其艺术特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体分析,有如下六方面特征:
(1)、宅园的空间划分与使用功能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从全园布局来看,分南园、西园和府第三部分。在空间上,府第在东北,西园的府第之西。西园与府第之南为南园,中间有一条园路相隔,把整个宅园分为南、北两大部分。这样,在空间上南园开阔,以水景和茂林修竹取胜,符合游园时造成“廖郭江天,赏主悦目”的意境。府第建筑集中,围合成廊院,空间内向,有安全温暖之感,适合于家人日常生活起居之需。且在府第的东面,毗连菜地,方便生活。两园毗连于府第之西,是一个比南园空间小的开放型空间,有水池洲岛,亭廊桥榭,是与宾客饮宴和唱诗对和的园林空间。整个园区的空间结构,既满足于居住,又满足于游赏的双重功能,且形成了开放收合的空间序列,使开放的园林空间与封闭的居住空间形成对比。在空间序列上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构图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构图艺术原理。
(2)、宅园的艺术景象是一个水景园林。南园有水面三亩多。后来开西园,整个园区水面扩大到了五亩左右,几乎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内处处有水,水系有聚有分,颇具匠心。水景园的追求与形成,一方面与白居易多年在江南秀丽的水乡生活对他自然美学观的熏陶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洛阳城内引伊水贯通,水量丰盈有关。水主静,在园林意境构成上,“水是园林的命脉”,“无水不成园”的思想,在履道园池中反映的比较突出。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南园:“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园在第宅之南。
西园:“认得春风先到处,西园南面水东头。”园在第宅之西。
北院:“北院人稀到,东窗地最偏;竹烟行灶上,石壁卧房前。”北院是指第宅的北院,有厨房,烧竹柴,有石砌的墙。
南院: 有《南院》诗:“林院无情绪,经春不一开。杨花飞作穗,榆夹落成堆。”南院指第宅的南院。
槐亭院:“婆婆放鸡犬,嬉戏任儿童。独坐槐荫下,开襟向晚风。”诗人在这里描述了一幅他和夫人看外孙们在庭院中嬉戏的画面。庭院中有古老的大槐,鸡禽啄食,黄犬安卧,一派安祥的生活气氛,又诗:“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后院:“霜刹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这里说明宅院有前院、中庭和后院。
水亭院:有诗题:《重修府西水亭院》。
中门:“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门前何所有,偶观犬与鹰。”这里又提出家中有犬和鹰。
西溪、南潭:诗题:《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沉沉。丛翠万杆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
菜地:“□中残旧谷,可备岁饥荒;园中多新疏,来至食藜霍。”
滩:有诗《新小滩》:“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又有《滩声》诗:“碧玉斑斑沙历历,清流泱泱响冷冷。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絃可要听?”根据相关诗意,滩的位置在南园西墙处西溪流入池中的入口处。
三岛:《池上篇并序》:“罢苏州刺史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舫以归;又作中高桥,通三岛径。”三岛在南园池中。这里的三岛继承秦汉园林的蓬莱、□、瀛洲三岛的旧习。
白莲池:诗:“雨滴蓬声有雀舫,浪摇庄影白莲池。”根据诗意,白莲池即南池,因池中种有莲花而雅称。
白蘋洲、明月峡:诗《府西池经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偶题十六韵》:“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据诗意,白蘋洲、明月峡为府西西园池中小岛及岛上的叠石。
四、履道宅园的居住建筑及景观建筑
(一)符第居住建筑
在白居易的诗文里,对符第建筑记述见微。按逻辑推理,应有堂屋、卧室、厢房、客厅、书房、女儿房、侍女房、家僮房、厨房、马厩、车棚、仓库等建筑组成主庭院、生活院和生产蔬菜的后院。唐代住宅多为廊院,按白居易的地位,他的宅园亦应是较为地道的廊院住宅建筑。在白氏文集中对符第建筑记了“故事堂”和“樱桃厅”。有诗:“每来故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又有诗注:“府西有樱桃厅。”并诗:“樱桃厅院春偏好,石井栏堂夜更幽。”
(二)园池建构筑物
诗人对其园林建筑吟咏较多,录于下:
1、南园
池东粟廪(粮仓)、池北书库、池西琴亭、西平桥、环池路、中高桥、三岛径,均见于《池上篇》。还有:
中岛亭:亦称“小草亭”:“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土阶全垒块,山木留半皮。”
西楼:诗《宅西有流水,墙下构水楼……》:“伊水分来不自由,无人解爱为谁流。家家抛向墙根底,唯我栽莲起小楼。”又诗:“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还似钱塘色,西楼月出时。”又诗:“微风深树里,斜日小楼前。”又诗《西楼独立》:“身著白衣头似雪,时时醉立小楼中。路人回顾应相怪,十一年来见此翁。”
水阁:亦称池中阁,小阁。诗《小阁闲坐》:“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
明月廊:亦称池西廊。《小院酒醒》诗:“酒醒闲独步,小院夜深凉。一领新秋簟,三间明月廊。”又诗:“结抅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西亭:亦称池西亭。有诗《池西亭》和《题西亭》:“多见朱门富贵人,林园未毕即无身。我今喜作西亭主,已见池塘五度春。
小台:诗《小台晚坐忆梦德》:“汲泉洒小台,台上无纤埃。解带面西坐。轻襟随风开。晚凉闲动兴,忆同倾一杯。月明候柴户,藜杖何时来。”又《小台》诗:“新树低如帐,小台平似掌。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
书楼:诗::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书楼疑即池北书库。
2、西园
府西水亭:《重修府西水亭院》:“因下疏为沼,随高筑作台。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绕岸作初匝,凭轩立未回。园西有池位,留与后人开。”
水斋:《府西池北新葺水斋……》:“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清浅漪澜急,寅缘浦屿幽。直冲行径断,平入卧斋流。石垒青稜玉,波翻白片鸥。喷射千滴雨,澄处一泓油。”此诗说明西园有水斋、叠石和瀑布。
白居易履道园池诗中说西园又有“水堂”和“池边室”,疑均指水斋。有诗题:《水堂醉卧,问杜十三》。又诗:“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
3、西园门《履道西门二首》:“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履道西门独掩扉,官休病退客未稀……”又诗:“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驿吏引藤舆,家僮开竹扉。”由此知,西园门为竹扉门,比较简陋,进入府第的门可能较为堂皇。
4、中门:诗:“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
(三)建筑色彩——粉墙:朱门,朱栏,青瓦屋。
有诗:“白粉墙头花半出,绯纱烛下水平流。”又诗:“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朱板犹新湿,红英暖渐开。”“朱槛低墙上,清流小阁前。”“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这里的朱门可能指的是府第门,且府第与园之间有白粉墙。
五、履道宅园的石、鹤、舟
履道宅园有天竺石二,太湖石四,大方平石一,华亭鹤二。有《池上篇》石刻和其在杭州时的妾陈结子的石刻,均刻在自然青石上。《池上篇》云:“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又《洛下卜居》:“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二片,华亭鹤一只。”有《太湖石》诗:“远望老嵯峨,近观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又《太湖石》诗:“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千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严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还有白石:“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又《池上作》:“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履道园池中,石景是一突出景观,渠中有石,池边有石,庭中有石,窗下有石,竹间有石。有诗《北窗竹石》:“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又诗:《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借君片石意如何?置向庭中慰素君。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又《南侍御以石相赠,……》:“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眼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值万金。”
南园池中有小舟一;白居易多有吟咏。如《舟中夜坐》《:“潭边霁后多清景,桥下凉来足好风。秋鹤一双船一只,夜深相伴月明中。”又有诗句:“老鹤两三只。”
六、履道宅园的植物配置
白居易履道宅园的绿化配置非常好。“树合荫交户,池分水夹阶。”其中尤以竹取胜。南园有竹园,府第有竹院,“新篁千万竿。”乔木十数株均为老树。有诗:“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池畔多竹荫,门前少人迹。”
白居易诗文中记述的植物有如下二十余种:有国槐、梧桐、榆树、杨树、柳树、桃、梨、杏、桂花、樱桃、藤萝、木槿花、芍药、牡丹、白牡丹、菊花、兰花、莲花、夜合花、迎春花、枣树等。
履道园池的植物许多是白居易亲自带领家人种植。在《春葺新居》中说:“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移花夹暖室,洗竹覆寒池。”又诗:“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可见履道园池的花木景物是白居易亲手精心经营。
七、履道宅园的艺术特征
白居易的履道宅园是我国唐代园林史上颇负盛名的一个园林。从园林史的角度评价,履道宅园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园林发展到了唐代,其艺术特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体分析,有如下六方面特征:
(1)、宅园的空间划分与使用功能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从全园布局来看,分南园、西园和府第三部分。在空间上,府第在东北,西园的府第之西。西园与府第之南为南园,中间有一条园路相隔,把整个宅园分为南、北两大部分。这样,在空间上南园开阔,以水景和茂林修竹取胜,符合游园时造成“廖郭江天,赏主悦目”的意境。府第建筑集中,围合成廊院,空间内向,有安全温暖之感,适合于家人日常生活起居之需。且在府第的东面,毗连菜地,方便生活。两园毗连于府第之西,是一个比南园空间小的开放型空间,有水池洲岛,亭廊桥榭,是与宾客饮宴和唱诗对和的园林空间。整个园区的空间结构,既满足于居住,又满足于游赏的双重功能,且形成了开放收合的空间序列,使开放的园林空间与封闭的居住空间形成对比。在空间序列上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构图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构图艺术原理。
(2)、宅园的艺术景象是一个水景园林。南园有水面三亩多。后来开西园,整个园区水面扩大到了五亩左右,几乎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园内处处有水,水系有聚有分,颇具匠心。水景园的追求与形成,一方面与白居易多年在江南秀丽的水乡生活对他自然美学观的熏陶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洛阳城内引伊水贯通,水量丰盈有关。水主静,在园林意境构成上,“水是园林的命脉”,“无水不成园”的思想,在履道园池中反映的比较突出。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洛阳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