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练习测试
1.下面句中的拼音如果有错误,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①送我至剡(shàn)溪( )
②梦游天姥(lǎo)吟留别( )
③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
④脚著(zhù)谢公屐( )
⑤熊咆龙吟殷(yīn)岩泉( )
⑥大庇(pì)天下寒士俱欢颜( )
⑦转轴拨弦(xuán)三两声( )
⑧整顿衣裳起敛(liǎn)容( )
⑨钿(diàn)头银篦击节碎( )
⑩东船西舫悄(qiào)无言( )
2.选出加黑的读音、字形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
A.大庇天下寒士(pǐ 遮蔽)
因为长句(wéi 写作)
訇然中开(hōng 形容声音很大)
B.脚著谢公屐(zhaó 穿)
恍惊起而长嗟(juè 叹息)
高者挂绢长林梢(juàn 挂着)
C.呕哑嘲哳难为听(ōuyā 形容乐声悲切)
本长安倡女(chàng 歌唱)
谪居卧病浔阳城(zhé 贬官)
D.恬然自安(tián 安然)
东船西舫悄无言(qiǎo 寂静)
布衾多年冷似铁(qīn 被子)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4.对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正确读法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梦游│天姥│吟│留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 )
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④问其人,本自长安倡女
⑤委身为贾人妇
⑥曲终收拨当心画
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⑧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⑨接舆髡首兮,桑扈赢故乡行
⑩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狭狖之所居。
A.①③⑦⑨⑩ B.③④⑥⑦⑨
C.②③④⑧⑩ D.①②⑤⑧⑩
( )
6.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言声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①言语 ②字 ③助词 ④表达 ⑤说话
B.①言语 ②字 ③表达 ④声音 ⑤助词
C.①表达 ②字 ③言语 ④说话 ⑤助词
D.①表达 ②字 ③助词 ④说话 ⑤言语
( )
7.下面各句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于受权贵排挤离开长安之后,故诗中弃满了对权贵的蔑视。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现实,所以被称为“诗史”。
C.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也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D.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它的特点是要格律的严格限制,《唐诗三百首》都是近体诗。 ( )
8.选出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A.“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B.《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李太白全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详注》,《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C.“司马泪痕多”的典故出自“江州司马青衫湿”,其中的“青”是唐代官职低的服色。
D.“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意为“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泪都干了。
( )
9.下列诗句中加黑的字词意义与备选项中哪一项相同?
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C.他们是一对破镜重圆的夫妻
D.舴艋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
( )
②对此欲倒东南倾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D.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A.曹刿请见
B.冀君实或见恕也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
④八月秋高风怒号
A.(区寄)因大号,一虚皆惊
B.故自号曰醉翁也
C.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D.狂号犬自惊
( )
⑤低眉信手续续弹
A.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C.成述其异,宰不信
D.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
10.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海客谈的“瀛洲”,即指今山东省蓬莱境内的三座海上小岛中的一座。
B.“我欲因之梦吴越”是因为天姥山就在古代的吴越境内,故“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改称“吴人”。
C.“谢公宿处今尚在”是指李白到达的剡溪,正是当年谢灵运游天姥山时曾经留宿过的地方。
D.“天台一万八千丈”是李白的有意夸张,极言其山之高峻。
( )
11.下列各句中的“恶”字按读音分类,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②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③娇儿恶卧踏里裂
④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⑤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⑥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 )
12.以下各句加黑的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秋天漠漠向昏黑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似诉平生不得志
E.凄凄不似向前声
F.汝岂得自由
( )
13.从修辞角度分析以下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四弦一声如裂帛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E.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
14.下列各句都是写“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
15.“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正确译文是:
A.秋天的天空是灰蒙蒙的,天色渐渐暗下来。
B.秋天灰蒙蒙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C.秋天时节云烟密布,天色渐渐暗下来。
D.秋天的傍晚,天空逐渐暗下来。
( )
1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与该诗中的哪一句呼应最明显?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哀鸣
B.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C.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17.阅读下列诗句,回答有关问题。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⑦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按诗句所描述的季节时令的景物,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④⑦/②⑧⑩/⑥⑨/⑤
B.①④⑦⑨⑩/②⑧/⑥/③⑤
C.①④⑨⑩/②⑦/⑥⑧/③⑤
D.①②③④/⑨⑩/⑥⑧/⑤⑦
( )
(2)按古代诗歌体裁,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⑦⑩/⑥⑨/⑧⑤
B.③⑤⑥/②④⑩/⑦⑨/①⑧
C.①②④/⑦⑩/③⑤⑥/⑧/⑨
D.①⑧/⑥⑨/②④⑩/③⑤/⑦
( )
18.《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 )
19.《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
B.揭露封建社会现实的黑暗
C.讴歌仙境的光明与美好
D.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 )
20.古代常用官名、籍贯、谥号和字号来称呼。下面各项所指的人是谁,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姓名。
①靖节先生—— ②杜工部——
③香山居士—— ④柳泉居士——
⑤王右丞—— ⑥文山先生——
⑦王临川—— ⑧昌黎先生——
⑨六一居士—— ⑩洪北江——
答案:
1.②mǔ ④zhuó ⑤yǐn ⑥bì ⑦xián ⑩qiǎo 2.D 3.D 4.A 5.D 6.D 7.D 8.D 9.①C ②A ③C ④D ⑤D 10.A × B √ C × D √ 11.B 12.D 13.E 14.B 15.A 16.B 17.(1)B (2)B 18.A 19.A 20.①陶渊明 ②杜甫 ③白居易 ④蒲松龄 ⑤王维 ⑥文天祥 ⑦王安石 ⑧韩愈 ⑨欧阳修 ⑩洪亮吉
唐诗三首练习测试
- › 唐诗三首练习测试
tag: 唐诗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