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浏览次数: 52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小说阅读教学
标签:小说教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350xue.com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第一节:稀少但醒目的科幻萌芽
第二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第一次高潮
第三节:疯狂年代后的第二次高潮
第四节:乘市场之舟出航的第三次高潮
第五节:港台两地的科幻之路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翻译到中文的文言文。当时的中文翻译规则不象今天这般严谨,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对作品的主题也有不同侧重,比如《大炮俱乐部》本是原作者写来讽刺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军火商的,被鲁迅将主题改为对冒险精神的歌颂。
更有意义的是,鲁讯在译本前言中分析了科幻小说的作用,主要观点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宣传科学知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关于科幻理论方面的文字。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这篇小说里不仅有大量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识,还有“造人术”、“脑电”等科幻创意。
在这些中文作品出现的同时,世界科幻文学宗师之一的威尔斯正创作他的几部经典作品,刚刚工业化的东邻日本也刚推出其第一篇科幻小说——押川春浪的《海底战舰》。其他国家的科幻创作也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可以说,中国在科幻文学方面的起步并不晚。
二十年代,在美国电气工程师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的同时,老舍先生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讲的是主人公乘飞船来到火星,飞船坠毁,主人公遇到了当地的智慧生物:猫脸人身的猫人。猫人社会没有法度,一盘散沙,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沉醉在一种叫“迷叶”的麻醉品中,同时把从不同外星来的智慧生物当作强者依靠,利用他们来欺压自己的同胞。小说结尾,主人公亲眼目睹了猫人社会的衰落。
无论从科幻创意、情节布局上讲,还是从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价值上说,《猫城记》都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由于老舍本人文学功底的深厚,《猫城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当时,读者对接受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没有什么准备,《猫城记》的影响远不及作者现实题材的《骆驼祥子》等作品。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老舍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尝试。
1939年,科普作家顾均正出版了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内含《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比如《和平的梦》讲的就是科学家发明了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无线电波,然后通过这种电波,用和平的意愿影响敌对国家的人民。
1942年,纯文学大家许地山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科幻小说《铁鱼的鳃》,是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科幻闪光之一。《铁鱼的鳃》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反映了旧中国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剧处境。
除了这些创作之外,民国时期还陆续出版了用白话文翻译的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作品。
萌芽时期的中国科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民间人士的个人行为。没有纳入官方的宣传体制。第二,当时的作者超前于读者,使这些探索性的作品曲高和寡。当时倡导科幻文学、亲自参与科幻创作或翻译工作的都是中国第一流的文人,这一盛景至今没有恢复。第三,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不利于科幻发展。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社会更需要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或直白浅显,针锋相对,“匕首”、“投枪”式的文字。科幻文学虽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但却是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反映。这是科幻文学的艺术规律所决定的。故得不到社会的应和。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继郑文光之后,大陆出现了一大批科幻作者。他们有些是科幻文学的自觉探索者,有些是计划体制下被要求来写科幻的科普作者,或少年儿童文学作者,戏称为“抓壮丁”。因为当时的中国全面学习苏联体制,苏联文学中有科幻这个门类,中国也要有。只是当时没有专门划出“科幻文学”这个单独的分类,而是将它视为科普创作或少儿作品。相应地,科幻作者的艺术贡献如果要得到承认,则需参加各级科协下属的科普作协,或以儿童文学作者的身份加入中国作协。这个惯例延续至今,使出版界一直将科幻文学视为某种儿童文学,或者某种科普作品,而其真正的家园——文学界又不承认它的价值。这种现状极大地约束着科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科幻作者在创作时,必须削足适履地适应出版社科普作品或少儿作品的标准。
天津的迟书昌是当时那批科幻作者中出色的一位。拜一个文抄公所赐,98年5期的《科幻世界》上刊登了他写于五十年代的《起死回生的手杖》。全国各地读者纷纷来电或来信,揭发这一抄袭行为。揭发者多为二十岁左右的新一代科幻读者,说明优秀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跨越时间的障碍。迟书昌还写下过《大鲸牧场》、《割掉鼻子的大象》等优秀科幻作品。
四川的童恩正是一位专业考古工作者,他经常从考古研究中发掘科幻题材。创作出了别具特色的作品。如《古庙奇人》、《雪山魔笛》、《石笋行》等。江苏的肖建亨是另一位有代表性的作者,创作有《布克的奇遇》等作品。
六十年代初以后,由于政治环境趋紧,中国科幻小说的第一次高潮在没有什么内部问题的情况下无疾而终。
这一次高潮中的作品有以下特点,第一是普遍充满朝气,这既是受当时蒸蒸日上的社会大环境感染,也是因为大家对科幻这样一种新文学样式抱着很大的探索兴趣。第二,当时的作者创作水平与读者的欣赏能力比较吻合,使科幻作品能够得到社会共鸣。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刊出以后,就曾在北京地区引起观测火星的热潮。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追求科学知识的风气,而人们的知识水平普遍并不高,眼界也不宽,那种浅显的科幻作品符合大众的欣赏能力。
第三,当时的科幻创作普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创作上放不开手脚,以至于从今天的角度看,那时的科幻作品缺乏科幻艺术的重要特点——想像力。小说必须有矛盾冲突,安排矛盾冲突就要安排阴暗面。这在当时的普通文学中还好处理,美帝蒋匪都可以当作反面人物。而科幻作品经常要描写未来,在几十年后,这些阴影面还没有被斗倒斗垮么?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么?有这样的顾忌,许多科幻作品不得不去掉情节,写成科学技术参观记的形式。
第四,极左影响在作品中也有表现。象《割掉鼻子的大象》、《共产主义畅想曲》等作品都是在大跃进背景下创作的,故事情节有浓厚的“放卫星”的色彩,体现着当时创作上的尴尬。值得一提的是,《共产主义畅想曲》的作者郑文光先生在晚年没有掩饰自己创作生涯中的瑕疵,在其七十寿辰的纪念文集中选入这篇作品,给后来者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
《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第一节:稀少但醒目的科幻萌芽
第二节: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第一次高潮
第三节:疯狂年代后的第二次高潮
第四节:乘市场之舟出航的第三次高潮
第五节:港台两地的科幻之路
一节 稀少但醒目的科幻萌芽 第二章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大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从那时算起,四舍五入的话,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翻译到中文的文言文。当时的中文翻译规则不象今天这般严谨,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对作品的主题也有不同侧重,比如《大炮俱乐部》本是原作者写来讽刺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军火商的,被鲁迅将主题改为对冒险精神的歌颂。
更有意义的是,鲁讯在译本前言中分析了科幻小说的作用,主要观点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宣传科学知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关于科幻理论方面的文字。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这篇小说里不仅有大量天文、物理方面的知识,还有“造人术”、“脑电”等科幻创意。
在这些中文作品出现的同时,世界科幻文学宗师之一的威尔斯正创作他的几部经典作品,刚刚工业化的东邻日本也刚推出其第一篇科幻小说——押川春浪的《海底战舰》。其他国家的科幻创作也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可以说,中国在科幻文学方面的起步并不晚。
二十年代,在美国电气工程师雨果·根斯巴克创办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科幻杂志的同时,老舍先生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讲的是主人公乘飞船来到火星,飞船坠毁,主人公遇到了当地的智慧生物:猫脸人身的猫人。猫人社会没有法度,一盘散沙,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沉醉在一种叫“迷叶”的麻醉品中,同时把从不同外星来的智慧生物当作强者依靠,利用他们来欺压自己的同胞。小说结尾,主人公亲眼目睹了猫人社会的衰落。
无论从科幻创意、情节布局上讲,还是从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价值上说,《猫城记》都是完全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由于老舍本人文学功底的深厚,《猫城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当时,读者对接受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没有什么准备,《猫城记》的影响远不及作者现实题材的《骆驼祥子》等作品。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老舍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尝试。
1939年,科普作家顾均正出版了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内含《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比如《和平的梦》讲的就是科学家发明了能够改变人的思维的无线电波,然后通过这种电波,用和平的意愿影响敌对国家的人民。
1942年,纯文学大家许地山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科幻小说《铁鱼的鳃》,是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科幻闪光之一。《铁鱼的鳃》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反映了旧中国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剧处境。
除了这些创作之外,民国时期还陆续出版了用白话文翻译的凡尔纳和威尔斯等人的作品。
萌芽时期的中国科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民间人士的个人行为。没有纳入官方的宣传体制。第二,当时的作者超前于读者,使这些探索性的作品曲高和寡。当时倡导科幻文学、亲自参与科幻创作或翻译工作的都是中国第一流的文人,这一盛景至今没有恢复。第三,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不利于科幻发展。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社会更需要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或直白浅显,针锋相对,“匕首”、“投枪”式的文字。科幻文学虽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但却是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来反映。这是科幻文学的艺术规律所决定的。故得不到社会的应和。
二节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第一次高潮 第二章
1954年,郑文光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继郑文光之后,大陆出现了一大批科幻作者。他们有些是科幻文学的自觉探索者,有些是计划体制下被要求来写科幻的科普作者,或少年儿童文学作者,戏称为“抓壮丁”。因为当时的中国全面学习苏联体制,苏联文学中有科幻这个门类,中国也要有。只是当时没有专门划出“科幻文学”这个单独的分类,而是将它视为科普创作或少儿作品。相应地,科幻作者的艺术贡献如果要得到承认,则需参加各级科协下属的科普作协,或以儿童文学作者的身份加入中国作协。这个惯例延续至今,使出版界一直将科幻文学视为某种儿童文学,或者某种科普作品,而其真正的家园——文学界又不承认它的价值。这种现状极大地约束着科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科幻作者在创作时,必须削足适履地适应出版社科普作品或少儿作品的标准。
天津的迟书昌是当时那批科幻作者中出色的一位。拜一个文抄公所赐,98年5期的《科幻世界》上刊登了他写于五十年代的《起死回生的手杖》。全国各地读者纷纷来电或来信,揭发这一抄袭行为。揭发者多为二十岁左右的新一代科幻读者,说明优秀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跨越时间的障碍。迟书昌还写下过《大鲸牧场》、《割掉鼻子的大象》等优秀科幻作品。
四川的童恩正是一位专业考古工作者,他经常从考古研究中发掘科幻题材。创作出了别具特色的作品。如《古庙奇人》、《雪山魔笛》、《石笋行》等。江苏的肖建亨是另一位有代表性的作者,创作有《布克的奇遇》等作品。
六十年代初以后,由于政治环境趋紧,中国科幻小说的第一次高潮在没有什么内部问题的情况下无疾而终。
这一次高潮中的作品有以下特点,第一是普遍充满朝气,这既是受当时蒸蒸日上的社会大环境感染,也是因为大家对科幻这样一种新文学样式抱着很大的探索兴趣。第二,当时的作者创作水平与读者的欣赏能力比较吻合,使科幻作品能够得到社会共鸣。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刊出以后,就曾在北京地区引起观测火星的热潮。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追求科学知识的风气,而人们的知识水平普遍并不高,眼界也不宽,那种浅显的科幻作品符合大众的欣赏能力。
第三,当时的科幻创作普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在创作上放不开手脚,以至于从今天的角度看,那时的科幻作品缺乏科幻艺术的重要特点——想像力。小说必须有矛盾冲突,安排矛盾冲突就要安排阴暗面。这在当时的普通文学中还好处理,美帝蒋匪都可以当作反面人物。而科幻作品经常要描写未来,在几十年后,这些阴影面还没有被斗倒斗垮么?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么?有这样的顾忌,许多科幻作品不得不去掉情节,写成科学技术参观记的形式。
第四,极左影响在作品中也有表现。象《割掉鼻子的大象》、《共产主义畅想曲》等作品都是在大跃进背景下创作的,故事情节有浓厚的“放卫星”的色彩,体现着当时创作上的尴尬。值得一提的是,《共产主义畅想曲》的作者郑文光先生在晚年没有掩饰自己创作生涯中的瑕疵,在其七十寿辰的纪念文集中选入这篇作品,给后来者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记录。
三节 疯狂年代后的第二次高潮 第二章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中国科幻之路》第二章 中国科幻小说简史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小说阅读教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