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有据
要求:在题目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然后写一篇 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3、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1: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许多人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一种设计取得公众的普遍赞赏。
材料2: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个性,一般来说,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材料3:许多著名艺术家的成就在于自己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盲目模仿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名成家的。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议论文。
4、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一只鹦鹉,在主人甲家中得到的食物是谷粒,它能嗑掉谷皮,吃下小米。到主人乙家中得到的食物是小米,它竟因为无皮可嗑,“无法”吃到食物而死去。
5、请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①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着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③ 凡是我们读到过的好思想,听到过的突出事物,我们都会记在日记本里。要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将朋友信只能感有特色的议论、独到的见解、出于一时灵感的语句标出来,那我们就会变得十分富有。
④ 著名拧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沉浸在无数的数字符号之中,反复证明演算。演算的手稿装满了整整两个麻袋。
⑤ 果戈理为了从事文艺创作,身边总是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把听到和见到的传说、故事、民歌、谚语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奇闻逸事都记录下来。有一次,他和朋友上饭馆,饭菜都摆好了,他还在埋头抄写一张菜单,而且一边抄一边赞叹的说:“太好了,太有用了!”据说,这份菜单后来被他用进一篇小说里。
6、下面这篇文章在层次结构上有写毛病,请加以梳理,重新给它列个提纲。
“背水阵”与“失街亭”
① “背水阵”和“失街亭”这两场战斗的导演者韩信和马谡,在战前都想以少胜多,理论根据都是《孙子兵法》中“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②但是,战争结果却完全不同:韩信大胜,而马谡却兵败身亡,贻笑大方,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首先,我们从战斗的性质上来分析一下。马谡要进行的却是防御战,且不是短期的防御。从这一点,我们应认识到:马谡以两万兵迎战十几万敌军,这场战斗本身就不该进行。防御战之胜负,取决于是否守住了阵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守方不应以攻求胜(也非绝对不可以以攻为守),况且是守方以少数兵马去进攻!我们不妨假设一下:马谡以少击众,并获得了胜利,那己方也必有损失。这根本不符合长期防御的精神,只会给以后的防御造成困难。这是马谡在战略上犯的不容忽视的错误。韩信的背水阵是进攻性质,因而战役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④其次,我们从战术运用上来看一下。
⑤韩信的背水阵在战斗中起极大的作用,但注意,不是关键作用。韩信所指挥的这一战役,成功之关键在于:二千奇兵偷入赵营,换旗易帜,以引起赵军的混乱,而就在这赵军混乱的时候,自己一方的士气正值高涨,于是就一举将敌击溃。也直到此时,战胜敌人的目的才真正实现。显而易见,韩信没有存此企望:在背水阵上击跨敌人。背水战在整个战役中起的作用是力图抗住敌军的攻打,为“易帜”创造机会;而“易帜”反过来也个背水阵中将士的出击败敌创造机会。根据以上分析,我想可以这样认为:韩信的“陷着死地而后生”并没有(实际上也不可能)直接将敌人击败。
⑥而马谡恰巧犯了这个错误。他希望直接依靠使用“陷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方法来取胜。因而他没有让王平来策应战斗。
⑦这样看来,两位将领都依据“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来布置战斗,但他们具体的运用是不一样的。韩信用在一个对战役有极大关系的地方(只能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不是决定性的方面);马谡却不免简单化地运用在整个战役上,无论是辅助方面,还是主导方面。这是易被读者所疏忽的。
⑧总之,韩信的计划表面上不十分复杂,却很周密、完善。从各方面却研究一下,几乎可说是无懈可击。马谡却由于他首先在战略上,其次在战术上犯了一系列关键性错误,所以他的失街亭没有超出军事规律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按照马谡的策略:失街亭是必然的。
⑨对以上还有一些补充。马谡的时间观念相当淡薄。他屯兵山上,待敌围攻,然后再杀下山来,然后再杀下山来。这样他的计策就显得时间感不紧迫。俗话“夜长梦多”,可见马谡如此筹划,出纰漏的机会就很多。因为战士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退缩、投降等等生路。这对“陷之死地而后生”的作用就有很大的削弱。而背水阵上则大不形态,兵士们面对刀枪只能拼死战斗,否则一命呜呼。
⑩此外,战前的一般考虑,两人也差异甚大。马谡过于自信,有些傲气。他没想到敌人兵多势众,可以坚壁拒战,困死自己。而自己的人马在绝望中攻击,内无补充,外无救应,仅凭一时的硬拼成功把握不大,几乎有些近于冒险,这便等于把主动权让出不少。韩信确知李左车之计不用后才进兵,表现得很谨慎。他确信敌人绝不会以少数人进攻,为了充分发挥其他人多的优势,一定会倾其大部而出,这样夺营易帜成功的把握就很大。而这个关键一解决,那就稳操胜券。正是认识了这一点,他才大胆发动了战役。还有一些小因素,可说明马谡不能取胜。例如:他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过高估计蜀军的战斗能力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解题指导】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由整体到局部理解文章内容,最终判断出结构和层次上的毛病,加以修正。一般地说,首先要通读全文,知其大意。然后细读全文,弄清楚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以理清楚文章的写作思路。在此基础判断文章的问题所在,进行修改。这篇文章的第⑧自然段是总结性的内容,而且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因此这一自然段要放在全文的末尾。同时,从全文来看,在将韩信和马谡对比时,其顺序都是韩信在前,马谡在后,而第③、⑧两自然段中都是马谡在前,韩信在后,这和全文的内容没有保持一致,须调换过来。
【借鉴例文】
我想当官
“你的理想是什么?”
当校报记者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郑重其事告诉他:“我想当官!别看我现在还是一个文科班的女生。”
“你不怕戴上‘官迷’的帽子吗?”小记者急忙插话。
“不,人各有志。有人愿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有人愿献身于教育改革,而我想当官。但我并非想捞个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美差,尽管一些投机经营者为名利玷污了‘官帽’,使人们对‘官迷’嗤之以鼻,可从古到今,为国为民的好官仍不乏其例:像不徇私情、不贪小利的王翱;为民请命、不惜罢官的海瑞;为中华崛起鞠躬尽瘁的周总理;锐意改革、使国家百废具兴的小平同志。他们心胸坦荡,毫不利己,堪称国家栋梁。如果当这样的官要算‘官迷’,那我则向往这顶‘桂冠’。”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有据
-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条有理
-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作点辩证分析
-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有据
- › 一种基本的议论文写作结构
- › 引用名句挑战高分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集萃
- › 议论文写作叙例方法摭谈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 因果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比较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矛盾观的运用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论:特性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定量分析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概括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想象和联想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演绎推理
- ›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归纳推理
tag: 议论文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语段部分学案(第一
- ·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1
-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之结构教学案(第八
-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
- ·高三语文议论文展开之分解论点教学案(
-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备考必读”学案2(第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条
-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
-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学案)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作点辩证分
-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教
- ·议论文写作训练教案----议论要有理
- ·高考现代文语句理解题思维误区与纠正方
- ·中国古今经典诗文名句终结版3
- ·高考语病快速判断十六法
- ·萦绕不去的情愫---“民俗”主题阅读
- ·高考散文阅读之分析结构题解题指津
-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梳理提要
-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知识梳理
-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选
-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文章的立意
- ·2017年高考病句辨析专题第二讲 辨析并
-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文章的立意
- ·古典名言注解精华辑录
- ·2017高考语文素材:字形考点知识清单
- ·公益广告编写十种技法
- ·2017高考语文素材:压缩语段考点知识清
- ·2017高考语文素材:扩展语句考点知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