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命题作文的审题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命题作文的审题

浏览次数: 270次| 发布日期:07-10 02:21:47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命题作文的审题,

误区导诊

在审题中,要善于领会题目中的一些隐性要求。这些隐性要求包含在文题中,既隐含了对文章体裁的规定,又隐含了对写作手法的限定。不能正确理解这些隐性要求,同样会导致审题的偏差。有的题目的题眼并不限于一个,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只是侧重点不同,审题要特别注意。如“诗意地生活”一题,“诗意地”三个字隐含的信息:生活本身不是全然美好、浪漫的,有太多的艰难困苦,但我们可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并创造美好幸福。下面一篇文章显然就离题了。

诗意的生活

我们曾经历过诗的时代,身处诗的海洋。工作如诗,生活如诗,奋斗如诗,精神如诗。诗振奋人,人振兴诗,因为好的诗歌可以产生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诗歌可以培养一个民族的浪漫和理想主义的情怀,锻造一个民族的创造力。缺少了浪漫情怀,缺少了激情四射,人生不仅是单调乏味的,生活也缺乏鲜亮的色彩。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诗歌的民族。放眼望去,漫漫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张继的《夜泊枫桥》、自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赤壁赋》、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些诗在人们心中,似闪电划破静寂的夜空,给人以神奇、光明和力量,滋养、熏陶、感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这些年人们精神文化娱乐生活日趋多元化,舞厅、酒吧、卡拉OK、电视、网络等似乎都在挤占人们的生活空间。我们的诗歌亦由此而离开了老百姓,离开了激情浪漫的生活。诗歌,不能成为时代的缺席者,它应和时代与生活紧密相连。时代需要诗歌的号角,人们需要诗歌滋润心灵、激发豪情。“诗言志”在一定意义上,诗更属于大众。诗是一种精神和心灵上的升华,能唤起人们心中的诗意和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俗话说“诗人在民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深入民众,诗人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佳作。思想家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对理想生存方式诗性追求,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内心期盼。因为,充满诗意和激情的生活,才是一种具有较高境界的生活。以智慧和汗水创造如诗如画的业绩,我们不妨拿起笔,讴歌时代,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诗意,多一份色彩。(诗意误以为诗歌了。)

二、理清关系,明确限制

——关系式命题作文题的审题

知识导学

关系型作文题是被公认的一种较好的作文命题形式。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概念与概念之间可能蕴涵着多向度、多层次的内在联系。这种关系型题目思维量大,富有思辨性,增强了作文的限制性。关系型作文题能较好检测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的命题看,命题者十分青睐关系型作文题。如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天津《材与非材》、辽宁《自豪和平凡》、重庆《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2005年全国题以《位置与价值》《忘记与铭记》等,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2007年四川《从一步到一生》,2007海南《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等。

关系型作文题的审题要运用辨明关系法审视,从逻辑关系上审定题旨。因此辨清并抓住概念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层面的解剖题意,就成了立意构思、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了。

方法导引

关系型作文题的审题,首先要准确把握作文题面含义,其二要善于把握标题中各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三是要深入挖掘作文的深层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

关系型作文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对立统一关系即指构成作文题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就是要素之间是矛盾对立的,或这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是至相转化的。对任何一方都不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种题目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也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两者对立统一。或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再如“难与易”“美与丑”“优势与弱势”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作出辩证的阐述或表现。

2.相依关系。又可称做兼融关系、并存关系,两个概念彼此依存,互相作用,不可分离。例如2004年全国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两者应该兼融并存,可以侧重写“相信自己”,也可侧重写“听取意见”,但都必须兼及另一方面。即使别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也有从反面借鉴的价值,调整和提高自我。总之,立论不能绝对,要辩证思维。再如“谦虚与表现”,可以解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成人与成才”可以理解为“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或“要成人,

更要成才”。

3.条件关系。两个概念,一个是条件,一个是结果,构成条件关系。2004年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人文素养”是条件,“发展”是结果,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在话题前的引子中就有交代:“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个人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再如“吸收与创造”,题意应该是:要创造就必须广博吸收,而吸收也应以创造为目的,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4.交叉关系。两个概念,部分互相重叠。即甲的部分就是乙,乙的部分就是甲;反之,甲的部分并非乙,乙的部分并非甲。如“高分与高材”,可以这样理解:高分可能是高材,高材也可能是高分;高分未必是高材,高材亦未必是高分——再深入一步钻探: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材。由此看来,交叉关系的话题比之其它关系的话题,应该说,有更复杂更深刻的思辨性。

5.因果关系。两个概念,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而这种关系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所谓双向,即互为因果。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是“兼听”的结果;“暗”是因为“偏听”导致的。

6.层进关系。两个概念存在着先后、难易的关系,后者比前者更进一层。如“创业与守业”,“创业”和“守业”都是大业,但在今天“守业”是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它要比“创业”意义更深远。

7.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作文题要素之间为是非关系,一对一错,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如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随着关系型作文命题形式的成熟与发展,可能还会出现其他关系,只有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楚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彼此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辨明了,审题的任务才能基本上就完成。

佳作导读

忘记与铭记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考作文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