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歌散文鉴赏:春、无题、川江号子、天狗、井、(人教版高二选修)
浏览次数: 72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现当代诗歌散文鉴赏:春、无题、川江号子、天狗、井、(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重点应: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二、单元学习整体说明:
诗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律动”。5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与表现。在《我是天狗》一诗中,“我”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而且那样狂放,那样不安,显然是要表达作者对生命,对“我就是我”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井》一诗则以相对“静默”的画面和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和感悟。《春》一诗向我们显示了年轻人在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期)所感到的压抑与焦灼;《无题》又把死亡这一主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并显示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而《川江号子》却又是另一种风格,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正因为这样,应通过对意象特点的把握,跟踪诗歌的情感脉络,理解全诗的主旨。例如注重体会“天狗”的象征意义,注重把握“井”的特点与暗示性;例如着重体会《春》中的意象组合,以及这组合中所表达的种种寓意,体会《无题》的开头与结尾,感悟《川江号子》中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的呼应与冲突,等等。
让我们以《天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读这首诗,一定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年代和写作背景中去理解,倘能从中捕捉某些时代的信息,才会感觉诗歌有个性,有意趣。
郭沫若在开始创作新诗的时候,曾极力主张诗歌应轻反映(反映客观生活),重创造(表现个性与新意),注重表达理想和反抗精神,注重抒写鲜明的自我。这首诗便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体现。像诗歌的第一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语意突兀,气势宏大,节奏急骤,爆发强烈。写法上打破了传统中吟诗作句的各种常规,令人在惊骇之余,不由得要去感悟它意象之中所蕴含着的内在情愫。——探究之后,人们会发现这诗歌的意象也是丰满而且生动的。——因为“天狗”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形象,而“天狗吞月”的说法又几乎是中国人所尽人皆知的。因为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现在,作者巧妙地借用这一形象来表现自己气吞宇宙的气概,便具有了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很多青年都像作者一样,具有张扬个性、解放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渴盼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罗网,在情感上,拥有和作者,和诗歌所表现的欲望完全一致的冲动。这是诗歌发表以后所以能被人理解、接受和传诵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是天狗》一诗由于作者在内容上很好地表现了五四青年期盼着彻底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期盼着抛弃旧我和塑我新形象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在形式上又找到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很好的“对应物”(即“天狗”),它的被人接受和广受喜爱都是很自然的。
天 狗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背景知识简介,力争做到“知人论世”。
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材料二:郭沫若的传奇人生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1914年,他怀着报国济民改革社会的理想东渡日本留学。 1918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接受了西方及日本进步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世界观倾向于泛神论。“五四”时期,郭沫若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并出现了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1921年结集为《女神》出版。《女神》共收诗57首,出色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特征,开了一代诗风。郭沫若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 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国家和科学文化机关的领导职务。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整体内容感知:
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全诗共有四节。第一节的起句“我是一条天狗呀!”犹如横空出世,“天狗”的形象就此脱颖而出。紧接着,诗人连续用四个“吞”字,展示了“天狗”的无比豪放的气概,这一节末尾的“我便是我了!”是充满自信的自我肯定。
为了强化“天狗”的气势,诗的第二节又连续用四个“光”和“Energy的总量”,凸显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这一节里的“月”“日”“星球”“全宇宙”,直接承续上节而来,从范围和气势来说是逐步升级的。
第三节是全诗的核心和高潮,通过“天狗”的“动”的形态(“飞奔”“狂叫”“燃烧”),来展现它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其中,“飞跑”是理解“天狗”的动感精神的关键:诗人除了连续用三个“我飞跑”外,还用了一个比喻(“电气一样”)和三个“在……上”的句式,来烘托奔跑的速度,勾勒了“天狗”一往无前的姿势。至于这一节里的“剥皮”等动作,显然将“天狗”的恣肆狂放推向了极致。由此,最后一节的两句才显得顺理成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从第一节的“吞”(积蓄能量)到第二节的“放”(“光”),再到第三节的恣意“飞跑”,也就是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天狗吞日”“飞奔”的壮美图景。
这首诗,由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我”的带动而完成,整个诗篇的所有字句都听从“我”的召唤和推动,向前奔涌不止。诗句从“月”到“日”再到“一切的星球”直至“全宇宙”,都过渡得极为自然随意,几乎来不及选择和停留就被“我”裹挟而走,这股奔涌的语词之流直到“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二句才戛然而止。全诗以“我”为起端,以“我”的爆裂而告终:“我便是我呀!”本来宣告了“我”的完成,同时预示了“我”的壮烈的毁灭,因为与之相连的是“我的我要爆了!”。
(三)问题探究:
(1)“天狗”的形象塑造及“天狗”形象的几重含义: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
在这首诗里,“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见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里牵涉到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他的好友田汉在给他的信里也说:“你的诗首首都是你的血,你的泪,你的自叙传”(《三叶集》)。这正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现当代诗歌散文鉴赏:春、无题、川江号子、天狗、井、(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重点应: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二、单元学习整体说明:
诗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律动”。5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与表现。在《我是天狗》一诗中,“我”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而且那样狂放,那样不安,显然是要表达作者对生命,对“我就是我”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井》一诗则以相对“静默”的画面和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和感悟。《春》一诗向我们显示了年轻人在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期)所感到的压抑与焦灼;《无题》又把死亡这一主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并显示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而《川江号子》却又是另一种风格,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正因为这样,应通过对意象特点的把握,跟踪诗歌的情感脉络,理解全诗的主旨。例如注重体会“天狗”的象征意义,注重把握“井”的特点与暗示性;例如着重体会《春》中的意象组合,以及这组合中所表达的种种寓意,体会《无题》的开头与结尾,感悟《川江号子》中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的呼应与冲突,等等。
让我们以《天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读这首诗,一定要注意把它放到特定的年代和写作背景中去理解,倘能从中捕捉某些时代的信息,才会感觉诗歌有个性,有意趣。
郭沫若在开始创作新诗的时候,曾极力主张诗歌应轻反映(反映客观生活),重创造(表现个性与新意),注重表达理想和反抗精神,注重抒写鲜明的自我。这首诗便是他这一主张的很好体现。像诗歌的第一节“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语意突兀,气势宏大,节奏急骤,爆发强烈。写法上打破了传统中吟诗作句的各种常规,令人在惊骇之余,不由得要去感悟它意象之中所蕴含着的内在情愫。——探究之后,人们会发现这诗歌的意象也是丰满而且生动的。——因为“天狗”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形象,而“天狗吞月”的说法又几乎是中国人所尽人皆知的。因为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现在,作者巧妙地借用这一形象来表现自己气吞宇宙的气概,便具有了可以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基础。当然,更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很多青年都像作者一样,具有张扬个性、解放自我的强烈欲望,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渴盼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罗网,在情感上,拥有和作者,和诗歌所表现的欲望完全一致的冲动。这是诗歌发表以后所以能被人理解、接受和传诵的主要原因。
总之,《我是天狗》一诗由于作者在内容上很好地表现了五四青年期盼着彻底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期盼着抛弃旧我和塑我新形象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在形式上又找到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很好的“对应物”(即“天狗”),它的被人接受和广受喜爱都是很自然的。
天 狗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背景知识简介,力争做到“知人论世”。
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材料二:郭沫若的传奇人生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1914年,他怀着报国济民改革社会的理想东渡日本留学。 1918年考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接受了西方及日本进步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世界观倾向于泛神论。“五四”时期,郭沫若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并出现了他的“诗的创作爆发期”,1921年结集为《女神》出版。《女神》共收诗57首,出色地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特征,开了一代诗风。郭沫若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 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国家和科学文化机关的领导职务。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整体内容感知:
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全诗共有四节。第一节的起句“我是一条天狗呀!”犹如横空出世,“天狗”的形象就此脱颖而出。紧接着,诗人连续用四个“吞”字,展示了“天狗”的无比豪放的气概,这一节末尾的“我便是我了!”是充满自信的自我肯定。
为了强化“天狗”的气势,诗的第二节又连续用四个“光”和“Energy的总量”,凸显了“天狗”的穿透力和生命活力。这一节里的“月”“日”“星球”“全宇宙”,直接承续上节而来,从范围和气势来说是逐步升级的。
第三节是全诗的核心和高潮,通过“天狗”的“动”的形态(“飞奔”“狂叫”“燃烧”),来展现它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其中,“飞跑”是理解“天狗”的动感精神的关键:诗人除了连续用三个“我飞跑”外,还用了一个比喻(“电气一样”)和三个“在……上”的句式,来烘托奔跑的速度,勾勒了“天狗”一往无前的姿势。至于这一节里的“剥皮”等动作,显然将“天狗”的恣肆狂放推向了极致。由此,最后一节的两句才显得顺理成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从第一节的“吞”(积蓄能量)到第二节的“放”(“光”),再到第三节的恣意“飞跑”,也就是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天狗吞日”“飞奔”的壮美图景。
这首诗,由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我”的带动而完成,整个诗篇的所有字句都听从“我”的召唤和推动,向前奔涌不止。诗句从“月”到“日”再到“一切的星球”直至“全宇宙”,都过渡得极为自然随意,几乎来不及选择和停留就被“我”裹挟而走,这股奔涌的语词之流直到“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二句才戛然而止。全诗以“我”为起端,以“我”的爆裂而告终:“我便是我呀!”本来宣告了“我”的完成,同时预示了“我”的壮烈的毁灭,因为与之相连的是“我的我要爆了!”。
(三)问题探究:
(1)“天狗”的形象塑造及“天狗”形象的几重含义:
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天狗》可谓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气魄和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代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诗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铸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在象征性的诗歌意象中,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横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与宇宙本体合而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获得新生。
在这首诗里,“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见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里牵涉到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他的好友田汉在给他的信里也说:“你的诗首首都是你的血,你的泪,你的自叙传”(《三叶集》)。这正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现当代诗歌散文鉴赏:春、无题、川江号子、天狗、井、(人教版高二选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