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版新课程教材教法之专家解读(吴欣歆老师发言稿)(语文版)
浏览次数: 27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2017年语文版新课程教材教法之专家解读(吴欣歆老师发言稿)(语文版),
(5)、教学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切入口就是火山口,可以从这里喷发出很多东西来,拿到以后文章的情感语言主题都从这里喷发出来,或者说挖掘下去就有水了。这样下去,就有力保证了阅读的教学效果。也许它是文章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深入探究下去就有内涵,这非常重要。
有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李京京学习不好,平时学习不好,老师不想让他朗读,李京京自己却非常想朗读,最后读得很好,老师也被感动了。李京京因为和文章的主人有着相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就能读得很好。抓住这个切入口就很好地理出来文章的脉络。讲孔乙己的排,摸,就是因为他有窘态,抓住这点人物就立起来了。阅读教学有一根线或者一个魂能支撑起你的这个教学过程就可以了。
教学着力点是由课情和学情所决定的,也就是文章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该着力的地方一定要有爆发力,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去总结和把握。我现在觉得好多课上着上着就跟着学生跑了。一个单元的着力点也可以放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切入下去以后那个能让学生能有收获的地方要发力。
(6)、探究和接受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自主强调学生学习投入的精神状态,但不是放羊和散漫。新课程强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支持者,而帮助是第一位的,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提问要有级差地问下来,层层深入问下去。老师对学生要起到提示作用、帮助作用和示范作用,也就是帮助学生。
合作不是形式,而是学生有了问题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而别人也可以给予帮助的。语文学习中最本质的东西是重过程,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用语文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这才是根。换句话说,我们读书的过程并不是字本身,我们要读到的是字后面的字、文后面的文,表层的文字后面还有深层的情感,发现的过程和解决的过程必须是语文的方式。探究和接受是相对的不是相对立的,探究要以接受为基础,没有接受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探究。
讲鲁迅的风筝,如果学生不了解鲁迅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学生就无法理解。探究是要有深度的,是要有含量的,要有广度和力度。学生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去探究,这个探究是老师引导下的。
B课下注释:这部分解决生字生词,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我们在注释里给的是字的使用意义也就是语境意义,字典给的是概括意义。
旦 早 晨 杳 暮 杲 景
这几个字都与日有关,最初出现的都是相形字,大家可以从上下文当中去揣摩。我们强调语境意义,在语境中解释。
C课后思考和练习:课后思考和练习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载体,一般设计两到四道题目。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不会去总结规律。对于老师来说,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规律。
品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渗透语法和修辞知识。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语文当中的教学难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而不必进行系统的教学,见到了就要讲而不是不讲,渗透到相当的程度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
对于教学而言,有一个呈现时机的问题,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呈现出来,不能等到课下再说。这个对于老师而言要求很高,要求老师对于教材有很高的把握,知道自己在什么点上。
第三类是拓展题目,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第四是开放题目,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我想开放题目不是天马行空,根在文本,要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开放。语文教学是没有终点的教学,我们的开放要以文本为基础,结束和出发都在这里,不能抛开文本。讲我的母亲不能变成自己的妈妈,这样说下去,开起来热闹,实际收获甚微。
D词语积累:现在老师都害怕让学生抄词语,怕让学生记东西。有老师还说要让语文学习轻松起来,但这是不可能的。在词语积累这个方面要以记忆为基础,而语文的记忆需要零打碎敲。我每天都有个5分钟的课堂测试,测试什么不说与上节课有关。我们可以按照遗忘的规律去测试,当重复到第8遍的时候就记得很牢固了,滚动式向前发展,上后面的去掉最前面的课程知识,依次类推。
3、口语交际
我想提的是很多老师把口语交际和口头作文和表达混淆了,而交际注重生活,在交际中学会表达,更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散的口语交际可以在课后进行,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要,深受欢迎。
4、综合性学习
我们每册书安排三次,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有体验和探究式两种,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综合性学习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很大,很多工作在课下进行。搜索资料筛选资料写作论文都需要很多时间,教材给了三到四次,我觉得做两次就很难得了。综合性学习带给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好的。我们要在组织安排上下力量,要让学生广泛和充实的交流,要学生坚持原则,不照搬照抄别人的观点,让他们自己有观点。另外分组一定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去形成,同时老师也要搭配好,由老师来明确任务。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去捍卫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另外,不要和考试冲突。
综合性学习和语文活动课的关系,当时的口号是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可综合性学习要比活动课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都要大,甚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当中去
最后综合性学习要站稳语文教学的阵地。综合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是学习能力的综合,第二是语文和其它学科的综合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去探究语文的东西,让学生在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和纬度上去把握,而不是其它的学科。
语文现在已经很可怜了,多媒体音频视频已经挤压得语言文字没有空间了,所以我们要坚持。这个教材还有写字教学,有把字写好写快写美三个境界。很多学生写字本上的字很漂亮,可作文本上的却和平时一样,我们要让学生把写字也应用到日常学习中去。
2017年语文版新课程教材教法之专家解读(吴欣歆老师发言稿)(语文版)
(5)、教学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切入口就是火山口,可以从这里喷发出很多东西来,拿到以后文章的情感语言主题都从这里喷发出来,或者说挖掘下去就有水了。这样下去,就有力保证了阅读的教学效果。也许它是文章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深入探究下去就有内涵,这非常重要。
有篇课文反映的是:学生李京京学习不好,平时学习不好,老师不想让他朗读,李京京自己却非常想朗读,最后读得很好,老师也被感动了。李京京因为和文章的主人有着相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就能读得很好。抓住这个切入口就很好地理出来文章的脉络。讲孔乙己的排,摸,就是因为他有窘态,抓住这点人物就立起来了。阅读教学有一根线或者一个魂能支撑起你的这个教学过程就可以了。
教学着力点是由课情和学情所决定的,也就是文章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该着力的地方一定要有爆发力,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去总结和把握。我现在觉得好多课上着上着就跟着学生跑了。一个单元的着力点也可以放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切入下去以后那个能让学生能有收获的地方要发力。
(6)、探究和接受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自主强调学生学习投入的精神状态,但不是放羊和散漫。新课程强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支持者,而帮助是第一位的,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提问要有级差地问下来,层层深入问下去。老师对学生要起到提示作用、帮助作用和示范作用,也就是帮助学生。
合作不是形式,而是学生有了问题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而别人也可以给予帮助的。语文学习中最本质的东西是重过程,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用语文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这才是根。换句话说,我们读书的过程并不是字本身,我们要读到的是字后面的字、文后面的文,表层的文字后面还有深层的情感,发现的过程和解决的过程必须是语文的方式。探究和接受是相对的不是相对立的,探究要以接受为基础,没有接受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探究。
讲鲁迅的风筝,如果学生不了解鲁迅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学生就无法理解。探究是要有深度的,是要有含量的,要有广度和力度。学生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去探究,这个探究是老师引导下的。
B课下注释:这部分解决生字生词,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我们在注释里给的是字的使用意义也就是语境意义,字典给的是概括意义。
旦 早 晨 杳 暮 杲 景
这几个字都与日有关,最初出现的都是相形字,大家可以从上下文当中去揣摩。我们强调语境意义,在语境中解释。
C课后思考和练习:课后思考和练习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载体,一般设计两到四道题目。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不会去总结规律。对于老师来说,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规律。
品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渗透语法和修辞知识。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语文当中的教学难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而不必进行系统的教学,见到了就要讲而不是不讲,渗透到相当的程度后让学生自己去挖掘。
对于教学而言,有一个呈现时机的问题,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呈现出来,不能等到课下再说。这个对于老师而言要求很高,要求老师对于教材有很高的把握,知道自己在什么点上。
第三类是拓展题目,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第四是开放题目,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即可。我想开放题目不是天马行空,根在文本,要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开放。语文教学是没有终点的教学,我们的开放要以文本为基础,结束和出发都在这里,不能抛开文本。讲我的母亲不能变成自己的妈妈,这样说下去,开起来热闹,实际收获甚微。
D词语积累:现在老师都害怕让学生抄词语,怕让学生记东西。有老师还说要让语文学习轻松起来,但这是不可能的。在词语积累这个方面要以记忆为基础,而语文的记忆需要零打碎敲。我每天都有个5分钟的课堂测试,测试什么不说与上节课有关。我们可以按照遗忘的规律去测试,当重复到第8遍的时候就记得很牢固了,滚动式向前发展,上后面的去掉最前面的课程知识,依次类推。
3、口语交际
我想提的是很多老师把口语交际和口头作文和表达混淆了,而交际注重生活,在交际中学会表达,更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散的口语交际可以在课后进行,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要,深受欢迎。
4、综合性学习
我们每册书安排三次,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有体验和探究式两种,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综合性学习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很大,很多工作在课下进行。搜索资料筛选资料写作论文都需要很多时间,教材给了三到四次,我觉得做两次就很难得了。综合性学习带给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好的。我们要在组织安排上下力量,要让学生广泛和充实的交流,要学生坚持原则,不照搬照抄别人的观点,让他们自己有观点。另外分组一定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去形成,同时老师也要搭配好,由老师来明确任务。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去捍卫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放弃。另外,不要和考试冲突。
综合性学习和语文活动课的关系,当时的口号是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可综合性学习要比活动课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都要大,甚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当中去
最后综合性学习要站稳语文教学的阵地。综合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是学习能力的综合,第二是语文和其它学科的综合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去探究语文的东西,让学生在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和纬度上去把握,而不是其它的学科。
语文现在已经很可怜了,多媒体音频视频已经挤压得语言文字没有空间了,所以我们要坚持。这个教材还有写字教学,有把字写好写快写美三个境界。很多学生写字本上的字很漂亮,可作文本上的却和平时一样,我们要让学生把写字也应用到日常学习中去。
2017年语文版新课程教材教法之专家解读(吴欣歆老师发言稿)(语文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