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浏览次数: 74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2、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
3、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和“上”多余,并导致了语法错误。应删去)
助词误用:
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3、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友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因多用“的”字,使本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变为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与谓语部分不能配捕,应删掉“的”)
连词误用:
l、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2、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了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3、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第一个“及”误用,应改为“并”)
4、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二)词义不当
词义误解: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词义轻重不当 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2、对于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很好批评。(“批评”词义太轻,应改为“斗争”等)
词义范围不当 l、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2、我们应很好控制改革开放的场面。(“场面”范围大小,应改为“局面”)
3、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变。(“事变”一词范围太大,应改为“事件”或“事情”)
(三)色彩不当
1、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嗷了敌人的顽强进攻。(“顽强”是褒义词,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2、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做仔细的煽动工作。(“煽动”是贬义词,此误为褒义词,应改为“鼓动”)
3、老大娘虽然一字不识,但她一进屋便敏锐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专业术语,用于一字不识的老大娘是不恰当的,应改为“煤气”)
4、我们在全世界再次郑重地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明”用于此不合庄重严肃语境,应改为“声明”)
(四)关联词语误用 (见优化设计)
七、辨识和修改语病
除了了解常见语病的六种类型外,还应进一步掌握辨识语病的方法,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这些易致病的部位包括:"和"字短语(并列短语语病)、列举式表述(词序不当)、多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两面词(如"能否"、"是否")、介词结构、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多重修饰语排列、具有兼类性特点的量词、固定短语构成的句式(关联词语和句式杂糅)等。
(一)分类列举不当
例1: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女")
例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一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例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例4.我们中国电影人,包括跨国的资本,共同打造了古典历史影片《英雄》,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分类列举失当,"包括"可改为"连同""联合"等。)
(二)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如: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1993年)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1994年)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998年)
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例③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附:多重否定句句意的断定技巧:
将句中的反问和每一个否定词,都用"-1"表示,最后将所有的"-1"相乘,如果积为"1"则为肯定,否则为否定。但要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的意思,也用"-1"表示。
例○4望见句中有"否则", 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拿不出软件"多余)
(三)否定句、反问句连用
否定句、反问句连用的敏感,这种句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
例1.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例3.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
www.350xue.com
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例4.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例5.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四)两面词。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1993年)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1995年上海卷)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
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五)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等。如: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1992年)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1993年)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2000年春季卷)
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或"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六)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1992年)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
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才可以。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2、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
3、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在”和“上”多余,并导致了语法错误。应删去)
助词误用:
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3、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友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因多用“的”字,使本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变为名词性偏正短语作主语,与谓语部分不能配捕,应删掉“的”)
连词误用:
l、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2、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了并列关系,应改为“等”)
3、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第一个“及”误用,应改为“并”)
4、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或者学地理。(“或者”应改为“还是”)
(二)词义不当
词义误解: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词义轻重不当 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2、对于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我们必须很好批评。(“批评”词义太轻,应改为“斗争”等)
词义范围不当 l、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2、我们应很好控制改革开放的场面。(“场面”范围大小,应改为“局面”)
3、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变。(“事变”一词范围太大,应改为“事件”或“事情”)
(三)色彩不当
1、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嗷了敌人的顽强进攻。(“顽强”是褒义词,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2、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做仔细的煽动工作。(“煽动”是贬义词,此误为褒义词,应改为“鼓动”)
3、老大娘虽然一字不识,但她一进屋便敏锐地感觉到:屋里弥漫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专业术语,用于一字不识的老大娘是不恰当的,应改为“煤气”)
4、我们在全世界再次郑重地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明”用于此不合庄重严肃语境,应改为“声明”)
(四)关联词语误用 (见优化设计)
七、辨识和修改语病
除了了解常见语病的六种类型外,还应进一步掌握辨识语病的方法,注意审读句子中易致病的部位---关键词(或短语),这样即使句子的信息容量很大,也可以较快地发现病因。这些易致病的部位包括:"和"字短语(并列短语语病)、列举式表述(词序不当)、多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两面词(如"能否"、"是否")、介词结构、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多重修饰语排列、具有兼类性特点的量词、固定短语构成的句式(关联词语和句式杂糅)等。
(一)分类列举不当
例1: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不同标准,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妇女")
例2: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一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例3: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例4.我们中国电影人,包括跨国的资本,共同打造了古典历史影片《英雄》,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分类列举失当,"包括"可改为"连同""联合"等。)
(二)否定词。一个句子,如果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很有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如: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1993年)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挡风。(1994年)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998年)
例①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恰与应表达的意思相反。例②中的"忌"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词,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可",也形成双重否定,使得句意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例③中否定词有"否认"和"不",另外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附:多重否定句句意的断定技巧:
将句中的反问和每一个否定词,都用"-1"表示,最后将所有的"-1"相乘,如果积为"1"则为肯定,否则为否定。但要注意:如句中有否定意义的词,如:"防止"等,也作"-1"处理;"无时无刻"是没有一分钟的意思,也用"-1"表示。
例○4望见句中有"否则", 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软件,我们就会失去市场。("拿不出软件"多余)
(三)否定句、反问句连用
否定句、反问句连用的敏感,这种句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了。
例1.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例3.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
www.350xue.com
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例4.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例5.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四)两面词。一个语句,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之类的两面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1993年)
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1995年上海卷)
③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
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二面"的毛病。例②和例③同样有这样的语病。
(五)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等。如:
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1992年)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了顶峰。(1993年)
③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2000年春季卷)
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干部和群众"应说成"干部或群众"或"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例②"不管"相当于"无论",故例②有与例①一样的毛病,可以将"不管"改为"尽管"。例③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六)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现语病。如:
①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1992年)
②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1997年)
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护。(1999年)
例①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词,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要或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才可以。例②"在"应改为"从",因为"在……中"这种格式常用来表时间或空间,而不表示来源或由来,汉语中表来源或由来的往往用"从……中"。例③中介词"所"是多余的,因为"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即成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是"广大消费者"不能修饰"欢迎",二是"深受"后面应带动词或主谓词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 › 修改病句
- › 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
- › 语文题型解析之修改病句
-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
-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大全
- › 初三语文知识点之修改病句
- › 修改病句十注意
- › 修改病句常考易错七种类型
- ›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必修)
- › 辨析并修改病句3(本站收集整理)
- ›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9)修改病句(高三)
- › 辨析并修改病句分类训练(高三)
- › 初中语文期末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 ›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19)
- ›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汇总(共10套)
tag: 修改病句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