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浏览次数: 74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七)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
例1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都"矛盾。
例2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其删掉)
(八)多重修饰语排列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九)判断词“是”的敏感。句中有判断词"是",常出现的错误或主宾不搭配,或句式杂糅,或由于主宾的外延不当造成判断不明。
1.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年)"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是"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春季)"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是个杂糅句,要么就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要么就说"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3.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人数"与"年"不搭配)
4.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该句中"自留地"与"劳动"显然不搭配,可把"符合政策"前的"的"去掉。)
除上述几种类型外,还应掌握一些固定搭配,如"受……欢迎"、"以……为出发点"、"从……出发"、"由……决定"、"由……组成"、"以……为成员",和一些习惯用法,如能愿、频率类副词要放在介宾短语前面。
例5: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例6: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地打断。(句中"不时"是频率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十)并列词组。并列词组的运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 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如: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
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198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发表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年高考题)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十一)歧义句形成原因:
1.兼类词造成 如:这辆车没有锁。
2.多义词造成 如: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因而形成歧义。
3.代词表意不明 如:开刀的是我父亲。
4.量词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
例如: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两个学校,又可理解为学校的两个教师。
消除办法:选择语义明确,修辞正确的量词。
5.对句子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6.语意含混,造成歧义 如:他谁都瞧不起。
7.这种歧义句以书面表达居多
例如,"人多病少财富"就有意思截然不同的两种标点。A 人多,病少,财富。(大吉大利) B 人多病,少财富。(倒霉透顶)消除办法: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标点。
例:A 稿件不用,退回。(退稿) B 稿件不用退回。(不退稿)
(十二)句式杂糅 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
例1.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例1.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例2.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例3.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例4.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例3.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例4.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九、作业布置:1、专题复习的配套练习;2、重新温习以前各综合练习中有关病句的考练题.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七)表约数和估量的句子
例1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都"矛盾。
例2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其删掉)
(八)多重修饰语排列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九)判断词“是”的敏感。句中有判断词"是",常出现的错误或主宾不搭配,或句式杂糅,或由于主宾的外延不当造成判断不明。
1.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2001年)"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要么是"关键的问题是知识",要么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2001年春季)"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是个杂糅句,要么就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要么就说"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3.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人数"与"年"不搭配)
4.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该句中"自留地"与"劳动"显然不搭配,可把"符合政策"前的"的"去掉。)
除上述几种类型外,还应掌握一些固定搭配,如"受……欢迎"、"以……为出发点"、"从……出发"、"由……决定"、"由……组成"、"以……为成员",和一些习惯用法,如能愿、频率类副词要放在介宾短语前面。
例5: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句中"应该"作为能愿动词要放到介宾短语"把这个意思"前面。)
例6: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地打断。(句中"不时"是频率副词,需放在"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前面。)
(十)并列词组。并列词组的运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在高考语言知识和运用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于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这种语病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历年都要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并列短语语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 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如: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
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198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发表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年高考题)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十一)歧义句形成原因:
1.兼类词造成 如:这辆车没有锁。
2.多义词造成 如: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因而形成歧义。
3.代词表意不明 如:开刀的是我父亲。
4.量词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
例如: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两个学校,又可理解为学校的两个教师。
消除办法:选择语义明确,修辞正确的量词。
5.对句子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造成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6.语意含混,造成歧义 如:他谁都瞧不起。
7.这种歧义句以书面表达居多
例如,"人多病少财富"就有意思截然不同的两种标点。A 人多,病少,财富。(大吉大利) B 人多病,少财富。(倒霉透顶)消除办法: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标点。
例:A 稿件不用,退回。(退稿) B 稿件不用退回。(不退稿)
(十二)句式杂糅 这类病句可以分为这样两种现象:两句混杂、前后牵连。两句混杂的特点是,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如:
例1.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人民。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例1.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地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例2.是"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是自信心不够"和"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两句的杂糅。)
前后牵连的特点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如:
例3.当上级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例4.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例3.把"大家有……感觉"和"(这种)既光荣又愉快……是颇难形容的"糅到一起。可以把"有"改为"的",也可以把"颇难形容的"移到"有"后,去掉"是"。例4.或者保留前半部分,改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向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者保留后半部分,改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九、作业布置:1、专题复习的配套练习;2、重新温习以前各综合练习中有关病句的考练题.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 › 修改病句
- › 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
- › 语文题型解析之修改病句
-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
-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大全
- › 初三语文知识点之修改病句
- › 修改病句十注意
- › 修改病句常考易错七种类型
- ›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必修)
- › 辨析并修改病句3(本站收集整理)
- ›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9)修改病句(高三)
- › 辨析并修改病句分类训练(高三)
- › 初中语文期末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 ›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19)
- ›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汇编汇总(共10套)
tag: 修改病句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
栏目导航
语文辅导大全 推荐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