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析㈢
1.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2.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3.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4.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理解诗歌要点
①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形象;
②将诗句意思连缀整合。遇到不明了的意象,根据相关意象、相关诗句推断;
③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散文、故事,或成为诗人的一篇日记。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译诗】
攀登上高山峰顶远望四海,天地之间是多么漫漫无边。
霜蒙盖各种景物一派秋色,风飘在苍茫大地分外凄寒。
荣华富贵被东流江水涤荡,所有的事情都付之于波澜。
白色的太阳掩映在余晖里,漂浮的云朵没有一定因缘。
高大梧桐上燕雀营造巢窠,矮小丛棘里却栖息着鹓鸾。
我看还是暂且回归而去吧,仗剑高歌行走的路太艰难。
客观题目要点
①题目主要是微观确切题目,是对古诗“一词一句”的解读;
②回答问题的基础是解读诗歌,而不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③备考中,要逐项将诗句与选项相对照,强化聚焦比较意识;
④考试中要集中精力,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者确切误点。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参考答案]“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与诗歌前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所表达的感情不合。
简答题目要点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要确切,作答尽量做到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从“语言”切入,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备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析㈢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栏目导航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