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委副主任表示汉字整形不影响书写
专访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
汉字“整形”不影响普通书写
本报讯(记者李佳)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终于面世,当下正在征求意见。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引发了争议。
争议:微调是不是瞎折腾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琴”字的上左“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这些字变化后,从辨认到书写都还不至于出现障碍,但将“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变形就有点厉害了。
有网友大呼:“小学白念了!”
网友“andy”说:“这不是添乱嘛!”
甚至有网友套用当下网络流行语表达不解:“专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网络调查表明,截至昨日下午5时,共有1187名网友参与,选择“胡闹,这不是穷折腾人吗”占87.03%。
回应:微调参考了书法美学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
李宇明说,比如“籴、汆、褰、衾”的下部末笔“捺”变“点”,可能是参考书法中“避重捺”;转变笔形,是为了使整个字重心稳定、间架匀称、字形活化。
谈到争议较大的“琴”字,他介绍,其实在目前的书写体系中,“柴”、“碧”、“地”的“止”、“王”、“土”部分都是“提”。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
李宇明说,在对该字表进行讨论时,大家参考了包括清华大学美术系、北大方正字体设计专家的意见。
他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他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尊重各方意见。
缘起:电脑时代“暴露”不规范
目前,我国规范汉字的标准字形采用的是1965年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文化部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前电脑时代”,由于各印刷厂的铅字都是用铜模浇铸出来的,这些微量的不同仅凭视觉不易察觉;而进入“电脑时代”后,字形的不规范情况就“暴露”出来了。
思考:书写时代的“没落”
尽管网友们对微调不甚理解,可更多的人承认,调不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不大。对于汉字书写,普通人已舍弃一份讲究。
网友们在猫扑上议论:“反正都是打字,爱变变呗”,“好几年没拿笔写过字了”,“他折腾他的,我就不改!反正也不学语文了,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国家语委副主任表示汉字整形不影响书写
栏目导航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