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分析
浏览次数: 91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4 | 高中政治论文
标签: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大全,高中政治小论文,http://www.350xue.com
政治教学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分析,
地球人都知道,化难为易是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途径。但是如何化难为易,却是需要琢磨的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点:
1.变枯燥的、难懂的政治术语为通俗的语言
政治课程的政治术语有些很枯燥、很难懂,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术语改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起来就没那么费劲儿,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
例①:《经济生活》中讲到增发国债,有利于扩大内需,很多学生不明白,只能死记。我就告诉学生,增发国债就是国家向老百姓借钱,然后去搞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搞大型基础工程建设,需要原材料、劳动力等,这不就是消费吗?换句话说,你有钱不花,国家帮你花,国家花钱就是在消费。
例②:通货膨胀时,银行提高利息率;通货紧缩时,银行降低利息率。银行就是一个“蓄水池”、“储钱罐”。当通货膨胀时,市场上的物价全面持续上涨,说明社会上流通的钱太多,因此就应该提高利息率,鼓励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减少钱在社会上的流通,以到达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当通货紧缩时,市场疲软,说明需要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所以银行降低利息,鼓励人们花钱。
2.运用历史背景知识解释政治原理
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需要回归到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解释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理论。如果能够讲透历史背景知识,那么政治理论就不会枯燥难懂了。比如《政治生活》中讲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从邓小平复出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提出现在的中心工作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得出小平理论的主题、精髓等理论知识。然后再讲江泽民临危受命出任党的总书记。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等,共产党政权受到严重挑战,江泽民任期内着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上台时,国内外形势比较稳定,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了?面对这一难题,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3.以社会热点来剖析难点知识
政治课程单纯的讲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困难。社会热点正好迎合了学生对新鲜事务好奇的心理。如果以社会热点为例子来分析政治现象,解释政治原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在讲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时,知识点有四个,分别是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如何能让学生准确把握这四点,尤其是不混淆,是有点难度的。因此,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讲解,最后以“朝鲜核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此问题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如下:
材料一: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
www.350xue.com 材料二:围绕朝鲜核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能保持克制,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朝鲜核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拿出来,学生很感兴趣,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展示探究结果。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励,同时,小组展示结果给了他们一种成就感。
4.用典型事例来诠释知识难点
典型的事例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果能够用典型的事例给一诠释,学生就容易掌握知识难点了。
例①:在《文化生活》中,讲到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特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以此为例,学生就易理解源远流长的特点了。我们所在的惠州是客家文化,它包含着客家语言、文字、建筑、歌曲等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
例②:在《政治生活》中,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也难辨别。一般来说,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有工作上的问题。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侧重于决策机关的决策不科学或不完整,而决策机关或工作人员本身没问题。信访举报制度就侧重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身有问题。惠州实验中学门口交通繁忙,我们向决策机关(政府)反映能否建人行天桥就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结果政府同意建,但在承包给什么公司建的过程中,有腐败问题,我们向政府反映情况就是信访举报制度。
此外,名言、警句、典故、诗词、笑话、漫画等方法,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政治教学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分析
地球人都知道,化难为易是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途径。但是如何化难为易,却是需要琢磨的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点:
1.变枯燥的、难懂的政治术语为通俗的语言
政治课程的政治术语有些很枯燥、很难懂,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术语改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起来就没那么费劲儿,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
例①:《经济生活》中讲到增发国债,有利于扩大内需,很多学生不明白,只能死记。我就告诉学生,增发国债就是国家向老百姓借钱,然后去搞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搞大型基础工程建设,需要原材料、劳动力等,这不就是消费吗?换句话说,你有钱不花,国家帮你花,国家花钱就是在消费。
例②:通货膨胀时,银行提高利息率;通货紧缩时,银行降低利息率。银行就是一个“蓄水池”、“储钱罐”。当通货膨胀时,市场上的物价全面持续上涨,说明社会上流通的钱太多,因此就应该提高利息率,鼓励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减少钱在社会上的流通,以到达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对平衡。当通货紧缩时,市场疲软,说明需要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所以银行降低利息,鼓励人们花钱。
2.运用历史背景知识解释政治原理
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需要回归到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解释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理论。如果能够讲透历史背景知识,那么政治理论就不会枯燥难懂了。比如《政治生活》中讲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从邓小平复出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提出现在的中心工作不是阶级斗争,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得出小平理论的主题、精髓等理论知识。然后再讲江泽民临危受命出任党的总书记。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等,共产党政权受到严重挑战,江泽民任期内着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上台时,国内外形势比较稳定,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但是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了?面对这一难题,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3.以社会热点来剖析难点知识
政治课程单纯的讲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困难。社会热点正好迎合了学生对新鲜事务好奇的心理。如果以社会热点为例子来分析政治现象,解释政治原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在讲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时,知识点有四个,分别是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如何能让学生准确把握这四点,尤其是不混淆,是有点难度的。因此,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讲解,最后以“朝鲜核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分析此问题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如下:
材料一: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
www.350xue.com 材料二:围绕朝鲜核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能保持克制,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朝鲜核问题”作为社会热点拿出来,学生很感兴趣,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展示探究结果。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励,同时,小组展示结果给了他们一种成就感。
4.用典型事例来诠释知识难点
典型的事例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如果能够用典型的事例给一诠释,学生就容易掌握知识难点了。
例①:在《文化生活》中,讲到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特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以此为例,学生就易理解源远流长的特点了。我们所在的惠州是客家文化,它包含着客家语言、文字、建筑、歌曲等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
例②:在《政治生活》中,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也难辨别。一般来说,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有工作上的问题。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侧重于决策机关的决策不科学或不完整,而决策机关或工作人员本身没问题。信访举报制度就侧重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身有问题。惠州实验中学门口交通繁忙,我们向决策机关(政府)反映能否建人行天桥就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结果政府同意建,但在承包给什么公司建的过程中,有腐败问题,我们向政府反映情况就是信访举报制度。
此外,名言、警句、典故、诗词、笑话、漫画等方法,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政治教学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分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浅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途径
-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
- ›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尝试和思考
- › 高中政治教学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探究
- › 试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 › 高中政治教学:怎样在解答政治试题时抓关键
- › 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 浅论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 › 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 政治教学论文: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 › 政治教学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分析
- › 名师谈高中政治教学学习要点
-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怎样给政治课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结构化学习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
tag: 教学 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大全,高中政治小论文,政治教学 - 高中政治论文
栏目导航
高中政治论文 推荐
- ·减负背景下构建高中政治智慧型课堂的思
- ·新理念下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 ·浅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途
- ·谈情感渗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与反腐败的对
- ·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
- ·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再思考
- ·浅谈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如何应对素质教育
- ·浅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探讨策略
- ·以人为本是中国民主的价值诉求
- ·浅析军事人才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政治教师如何应对在新课程下的学生素质
- ·从经济全球化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怎样发掘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
- ·试论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 ·党的第三代领导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丰富
- ·简析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思考与历史审视
- ·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
- ·高中政治论文: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焕发出魅力
-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尝试和思考
- ·关于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几点思考
- ·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的基本要求
-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