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浏览次数: 679次| 发布日期:05-14 13:40:47 | 法律文书
标签: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文书格式,法律文书范本,http://www.350xue.com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与形象的社会活动
教师基本道德规范
敬业爱生 明礼诚信 平等合作 勤学乐教 廉洁奉献
敬业——师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相应的道德要求,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敬业”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
“敬业”需爱岗。敬业是由爱而敬,对自己的职业有“敬”的感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我们主动地选择了这一神圣的岗位,就要有一种虔敬的态度,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燃烧自己,让真理的光芒照亮年轻一代美好的心灵。
“敬业”就是要恪尽职守。这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基本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主动、自主、自觉的履行教师崇高的道德责任,专心务实,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要精益求精。教育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在科学技术进步迅速,信息千变万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的工作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必须善于动脑,勤于思考,不断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敬业”就是要视责任为生命。“师之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视责任为生命就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岗位责任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孜孜不倦地做出成绩;就能把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把为 www.350xue.com 国家培养人才作为我们追求的崇高而伟大的人生价值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把敬业精神升华其为事业精神,自觉地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天职。
爱生——师德之魂
“童心母爱”,是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总结自己七十多年教学生涯得出的为师真谛。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爱,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
师爱,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热情鼓励;师爱,是学生遭受挫折时,老师的亲切微笑;师爱,是学生获得成功时,老师的真诚赞许。
师爱,乃师德之灵魂。“亲其师”,才“信其道”。为师者,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础。老师的爱,是鼓励,是尊重,是信任,是鞭策。当爱的暖流穿越那些淳朴的心田时,必将会发生神奇的教育效果。而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动辄撕碎学生尊严、刺伤学生心灵的老师,绝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须知“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爱学生,就要倾听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是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用赤诚的爱心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学生,就要服务学生。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着我们今天所无法预知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帮助,需要老师的鼓励;他们的潜能,需要老师去发现,需要老师去挖掘。
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得到爱的回报。
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体会爱的价值。
明礼——师德的基本要求
明礼,就是讲文明、讲礼貌。它是做人的起点,更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有一位老教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教师向他诉说自己的困惑:“现在的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下课时跟老师抢着出门,老师站着跟他说话,他坐在座位上,有的甚至还翘起二郎腿……,一些起码的文明礼貌习惯都不具备,现在的学生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在一次教师集体活动中,竟然又是这位年轻教师抢先上车,把前排座位占了,以便自己打牌,许多老教师则在车尾的座位上不断颠簸。这件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人师表者若不明礼,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快,更会影响着我们的后代,使他们成为“礼盲”的一代。
这个年轻教师用他的行为提醒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对“明礼”的认识。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展示着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职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而教师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更是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它会成为学生仿行的榜样。那些一提到学生种种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便痛心疾首,轮到自己时却将文明礼貌置之脑后的教师,是不是应该从学生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身为教师,还应强化自身“明礼”的意识。承传着人类文明的教师,理当具有完善的公德意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或社会,都应该自觉地提醒自己讲文明、讲礼貌,真正做到时时、事事、处处都堪称文明礼貌的楷模。那些对学生谈起“明礼”来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时则“对不起,忘了”的教师,是不是应该经常对自己提个醒?身为教师,更应养成自觉“明礼”的习惯。教师在教育学生“明礼”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只要我们能够从热情回应学生的一声问候和主动给老弱妇孺让个座这样的一言一行开始,从不乱扔废物和不随处抽烟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处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养成自觉“明礼”的好习惯。
诚信——师德之本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子。曾子的妻子要去逛街,孩子闹着也要去。曾子的妻子对孩子说:“你在家好好待着,等我回来后就杀猪炖肉给你吃”。曾子见妻子逛街回来后,就动手杀猪,妻子忙阻止道:“我只不过是骗骗小孩子,你还当真啦!”曾子正色说道:“小孩子是不能骗的。你今天骗他,就是在教孩子明天行骗;况且你骗了他,孩子从此就会不信任你了。”于是曾子坚持杀了猪。曾子不愧是孔子的弟子,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诚信”的全部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
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
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与形象的社会活动
教师基本道德规范
敬业爱生 明礼诚信 平等合作 勤学乐教 廉洁奉献
敬业——师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中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相应的道德要求,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敬业”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
“敬业”需爱岗。敬业是由爱而敬,对自己的职业有“敬”的感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我们主动地选择了这一神圣的岗位,就要有一种虔敬的态度,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燃烧自己,让真理的光芒照亮年轻一代美好的心灵。
“敬业”就是要恪尽职守。这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基本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主动、自主、自觉的履行教师崇高的道德责任,专心务实,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要精益求精。教育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在科学技术进步迅速,信息千变万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的工作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必须善于动脑,勤于思考,不断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敬业”就是要视责任为生命。“师之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视责任为生命就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岗位责任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孜孜不倦地做出成绩;就能把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把为 www.350xue.com 国家培养人才作为我们追求的崇高而伟大的人生价值目标,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我们从事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对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把敬业精神升华其为事业精神,自觉地把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天职。
爱生——师德之魂
“童心母爱”,是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总结自己七十多年教学生涯得出的为师真谛。有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师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爱,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
师爱,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热情鼓励;师爱,是学生遭受挫折时,老师的亲切微笑;师爱,是学生获得成功时,老师的真诚赞许。
师爱,乃师德之灵魂。“亲其师”,才“信其道”。为师者,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础。老师的爱,是鼓励,是尊重,是信任,是鞭策。当爱的暖流穿越那些淳朴的心田时,必将会发生神奇的教育效果。而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动辄撕碎学生尊严、刺伤学生心灵的老师,绝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须知“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爱学生,就要倾听学生。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是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用赤诚的爱心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学生,就要服务学生。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着我们今天所无法预知的未来。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的帮助,需要老师的鼓励;他们的潜能,需要老师去发现,需要老师去挖掘。
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得到爱的回报。
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体会爱的价值。
明礼——师德的基本要求
明礼,就是讲文明、讲礼貌。它是做人的起点,更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有一位老教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教师向他诉说自己的困惑:“现在的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下课时跟老师抢着出门,老师站着跟他说话,他坐在座位上,有的甚至还翘起二郎腿……,一些起码的文明礼貌习惯都不具备,现在的学生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在一次教师集体活动中,竟然又是这位年轻教师抢先上车,把前排座位占了,以便自己打牌,许多老教师则在车尾的座位上不断颠簸。这件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人师表者若不明礼,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不快,更会影响着我们的后代,使他们成为“礼盲”的一代。
这个年轻教师用他的行为提醒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提高自己对“明礼”的认识。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展示着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职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而教师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更是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它会成为学生仿行的榜样。那些一提到学生种种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便痛心疾首,轮到自己时却将文明礼貌置之脑后的教师,是不是应该从学生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身为教师,还应强化自身“明礼”的意识。承传着人类文明的教师,理当具有完善的公德意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或社会,都应该自觉地提醒自己讲文明、讲礼貌,真正做到时时、事事、处处都堪称文明礼貌的楷模。那些对学生谈起“明礼”来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时则“对不起,忘了”的教师,是不是应该经常对自己提个醒?身为教师,更应养成自觉“明礼”的习惯。教师在教育学生“明礼”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只要我们能够从热情回应学生的一声问候和主动给老弱妇孺让个座这样的一言一行开始,从不乱扔废物和不随处抽烟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处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养成自觉“明礼”的好习惯。
诚信——师德之本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子。曾子的妻子要去逛街,孩子闹着也要去。曾子的妻子对孩子说:“你在家好好待着,等我回来后就杀猪炖肉给你吃”。曾子见妻子逛街回来后,就动手杀猪,妻子忙阻止道:“我只不过是骗骗小孩子,你还当真啦!”曾子正色说道:“小孩子是不能骗的。你今天骗他,就是在教孩子明天行骗;况且你骗了他,孩子从此就会不信任你了。”于是曾子坚持杀了猪。曾子不愧是孔子的弟子,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诚信”的全部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 2013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 中小学教师高层次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tag: 法律文书,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文书格式,法律文书范本,范文 - 公文写作 - 法律文书
栏目导航
法律文书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