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

浏览次数: 72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八年级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3.学生齐诵这几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四、课堂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五、布置作业 
1.请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提示: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异水   千丈见底 水之清 
急湍猛浪 水之急 

     高山寒树 树之奇 
负势轩邈 山之势 
奇山   泉鸟蝉猿 山之音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 
《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已毕后) 
师:前几天啊,我到邮电局邮咱们班××和××的作文,打通信公司门前过。呵呵,有这样一个体会,感觉通信是财大气粗,门庭若市,而邮电局则是门可罗雀,门前冷落鞍马稀。大家有没有这样体会呢? 
一生: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一生:现在谁还写信啊,打电话多快多方便啊。 
(先后又有不少同学谈自己的看法) 
师:在现代通讯工具便捷的背后,我总觉得少了一些厚重,而仿佛要被我们弃入敝履的书信却自有他的魅力,——至少是在我看来。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封古人的书信。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与朱元思书》这一课。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该怎样理解题目? 
一生:“与朱元思书”就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一生:应是“写给朱元思的信。” 
师:第二个同学回答的更为准确一些。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课下注释一。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我们大家再齐读一遍。 
师:下面呢,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注意语音停顿和骈文的特点。 
(同学们开始自己读课文。又二分钟后。) 
师: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给大家示范读一下呢? 
一生:与朱元思,吴均,风烟俱净,……。 
(师提示其他生注意听,并勾画,稍后对其读的情况作点评) 
师:谁来对他读的情况作一个点评。 
一生:读错的字音有两处,是×和&。 
师:不错,你听得很认真。 
一生:感情处理得不好。 
师: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 
生:嗯,应该是很高兴吧。 
师:说得不错。在文章第一段有两处揭示了我们怎么读的?找一找。 
师:找到了没有啊,我听有的同学已经读出来了。 
师:对,就是这两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读的时候应读出“自由自在,轻松惬意”和“赞叹不已,叹为观止”的语气来。“独绝”嘛,是不是。 
师:大家再读一次。 
(生再读课文。之后,又请一生读。读后又请二生评,一致认为读得好多了) 
师:下面呢,请大家依据课下注释自己试着疏通一下文意,看一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一会我们一起解决。 
(同学们开始疏通课文。看大部分同学完成后) 
师:有疑问的话,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生开始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段时间后) 
师:我看大家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现在请大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一生:我有一个问题,第一段“任意东西”一句中的“东西”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就是指的具体的方向呢? 
师:有没有谁可以帮这个同学解答的? 
一生:“东西”在这里不是指的具体的方向。而是指自由自在,船漂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 
一生:我有一点疑问。“自富阳至桐庐”这一段的富春江说不定就是南北方向的呢? 
师:第一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第二位同学说得也非常好。我们课下查过地图之后,再作结论好不好? 
生:好 
一生:我有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怎么理解? 
一生:这个课下注释上有啊,就是“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一生: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就是比喻追求高位的人呢? 
(众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来理解这句话。在《陈涉世家》当中有一句说陈涉少有大志是话?想一想。 
一生:唔,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师:《红楼梦》上宝钗有一句诗,有的同学可能读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生:我知道了,我们平时也说平步青云之类的话的,我理解了。 
一生:我想问一个问题,到底本文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呢? 
一生:我想是夏季吧,文中有”蝉则千转不穷”,蝉是夏天才有的。 
一生:我认为是秋季。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咏蝉》,诗中说“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分别说的是秋天啊。 
一生:我认为也是秋天,文章第二段有“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树”不是秋天吗? 
一生:我反对这个同学的看法,课下注释上有的,“寒树”是“耐寒常绿的树”,跟季节没有关系的。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不过老师也认为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大家没有疑问吧。(生齐:没有)诗中“寒山”就是秋天的山啊。另外,王勃的《滕王阁序》有“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一般来说呢,由于季节的特点,到了秋天天气会更纯净些,就会产生出“天山共色”的感觉。 
一生:老师,你说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我感觉跟本文说的不是一回事。再者,“远上寒山……”中的“寒山”可能如你说就是秋天的山吧,可是难道本文就一定也是秋天的山吗?你不是经常说词义的理解要结合语言环境吗? 
(不少生附议:是啊,是啊。此时,我也举不出更多的理由了) 
师:要不这样吧,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下去之后各自查资料,尤其是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然后再下结论,好不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再说,看一看还没有问题。 
一生:我有一个问题,课文第一段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的水奇在何方,异在何处呢? 
一生:(不屑地)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课文第二段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师:那就请你给大家说一下到底山奇在何处,水异在何处吧。 
一生:“水皆……,猛浪若奔”是写异水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课堂实录、同步练习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