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离骚》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离骚》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556次| 发布日期:06-12 11:28:34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 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离骚》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 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1] [2]  下一页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离骚》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