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浏览次数: 410次| 发布日期:06-12 13:37:00 | 七年级政治教案
标签:人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初中政治教案,http://www.350xue.com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第二层次:学校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教材P6第一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在自己良好性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采用了演绎法,先说明道理,然后又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他的拳头为什么收回去了”这个事例所说明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学校在培养学生个性品格方面的有利条件。本层次在教学中重点说明学校共同生活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这个观点。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用教材P6有上侧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入。另外,在运用教材中的事例时,可以再丰富些,也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在选材是一定要选择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
第三层次:学校是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本层次主要说明了学校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材中用了一小段文字简要说明,配有一幅图片,设计了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兴趣、特长的体会,讨论如何在班级和学校中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兴趣特长。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前应该先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和班级都开展过哪些活动,学生参与度怎样,学生感受比较深的活动是什么,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活动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更多的话题,才能让学生谈出更多地感受,最终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
四、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安排“共同的责任”是由于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基本熟悉,新的班集体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生活圈在逐步扩展,在对学习环境适应之后,关注的中心由个人转向了班级和学校。但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本单元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学生集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照片或录像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学校活动相关的照片或事例
2、课前印制教材P4的《我的快乐》活动表格,每人一份 。
3、调查和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或班级都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
4、电影《花季雨季》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 大家之“家”
导入新课:
方案一:语言导入(亲切、温暖)
例如:同学们,转眼间20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却感觉好像与大家分别了很久,虽然假期很短暂,但是在假期中还真是十分的想念同学们呢!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就会想到同学们在家过得愉快吗?看来一个学期的相处,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真挚的师生之情、朋友之情。见到同学们,有一种见到亲人的亲切之感,就像回家的感觉。这种语言导入法一般是老师们在第一节课最常用的方式,这样引入课题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方案二:图片导入
提前拍摄一组寒假后第一天学生报到的照片,反映学生见到老师和同学后激动、兴奋的场面,以《回家了》为主题,设置成一组幻灯片,配上温馨的音乐,在上课之初先播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引入课题。
方案三:歌曲导入
用室内电视剧《我爱我家》的主题曲导入,欣赏完歌曲后,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导入:生活中家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快乐,学校生活中同样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欢迎同学们回到久违的“家”。直接引入课题。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主题一:我爱我“家”
第一层次:“家”的感觉:
方案一:
利用提前拍摄的《回家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之后,谈自我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P3上方的两个问题:①寒假中,我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的思念之情。②开学了,回到学校的心情是怎样的?对学校、班级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先引导学生回忆、体验寒假期间对学校的思念之情,然后引出问题;接着在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分析的过程中,说明并指出班级和学校同样会给我们“家”一般的温暖、快乐的感觉。
然后,带着这种对“家”的感觉,一起去看看小玲的开学第一天的心情日记吧。(P3中间方框内)
简单引入之后,结合前面学生谈到的感受,直接提出问题: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想念集体、盼望早日回到集体的感觉,那么同学们知道这种对集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在心理学上叫做什么吗?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明确教材P4第三段正文关于人的归属感的叙述,使学生认识到:对学校的思念来自个人对群体的归属需要,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归属感,可以使用教材中P3下方的体验活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多设置几个方面,如:看到学校周边经常被一些发传单的弄得一片狼藉时我想到 ;当听到校友争得荣誉为校增光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 等,总之,要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爱校、为校校争光的意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最好能够再配有一些本校学生获得荣誉的一些相关图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校意识,为其他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层次:“家”的感觉:
方案二:
畅所欲言 同学们假期过的好不好都写在大家的脸上,回到学校前、回到学校后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每位同学分别用两句话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心情,把它收集在百宝箱中,然后,派学生代表抽取之后,让大家一起分享。
在抽取后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假期中对同学、班级、学校、老师的思念之情,感受学校和班级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家”的感觉。
我思我悟
1、 小品表演:学校卫生大扫除,三位同学都在认真地打扫,扫完
后又在相互的检查,提醒打扫不彻底的地方,继续完善。卫生检查过后,本班成绩第一,同学们高兴手舞足蹈,嘴里喊着:“这次我们终于把卫生流动红旗赢回来了!”一边说,一边跑着找班主任老师报告好消息去了。(体现学生对班级或学校关注的事例皆可,以校而宜)
2、 我选用了一组我校为身患白血病的李博文同学捐款的照片,李
博文同学的病情已有好转,如果有可能的话插我想播一段采访恢复中的李博文的讲话。让学生听李博文对学校、老师、同学感激的心声。
以上两段发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真实片断,让学生去体验学校生活中的这种关注、互助、以及第一个环节中提到的思念之情,给学生明确这些实际上都是人的归属感的表现,这是人正常的心理需要。然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明确归属感的含义。之后可以使用教材中P3下方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深刻理解归属感。
但是我们在准备层次一时,也应该设想到,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会回答想念学校、思念学校之类的话,假如有学生提出反面的观点:“我不想上学,我感觉还是在家中学习好。”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其说明原因。如果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可以给学生一些安慰,老师愿意帮助你解决这个困难,通过学校来帮助学生解决。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以先请学生帮助想办法解决,然后老师再帮助解决。因为这不是重点,所以,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应以理解、宽容为主,不要简单的以对、错来判断学生的观点。
第二层次:校园生活写真
方案一:
设置小记者采访的活动:
先分组讨论交流:1.在上个学期学校组织的那一次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请说一说在学习生活中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2、你能描述一下让你最难忘的时刻或人物吗?
“小记者”现场采访活动:每组抽选一名同学对其它组人员进行采访。
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更学生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采访的人数、涉及到的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一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快乐,相互鼓励,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兴趣与情感,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班级和学校。
第二层次:校园生活写真
方案二:快乐大本营
选取初一学生入校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一组图片,在背景音乐下播放幻灯片,播放之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我的快乐》的图表(P4下方),让学生通过幻灯回忆美好的学校生活,写出校园生活的趣事,与大家分享。分享之后教师引用P4第一段小结。
课堂练习:请用一种水果描述你对学校这个“家”的感受;或者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请说明原因。
小结:利用学生的回答,结合我的准备,配上一首温馨的乐曲结束本节课。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第二层次:学校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
教材P6第一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在自己良好性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采用了演绎法,先说明道理,然后又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他的拳头为什么收回去了”这个事例所说明的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学校在培养学生个性品格方面的有利条件。本层次在教学中重点说明学校共同生活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这个观点。教学中建议:教师可以用教材P6有上侧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入。另外,在运用教材中的事例时,可以再丰富些,也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在选材是一定要选择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
第三层次:学校是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本层次主要说明了学校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材中用了一小段文字简要说明,配有一幅图片,设计了分享活动:让学生交流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兴趣、特长的体会,讨论如何在班级和学校中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兴趣特长。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前应该先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和班级都开展过哪些活动,学生参与度怎样,学生感受比较深的活动是什么,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和特长的活动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更多的话题,才能让学生谈出更多地感受,最终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
四、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安排“共同的责任”是由于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同学之间基本熟悉,新的班集体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生活圈在逐步扩展,在对学习环境适应之后,关注的中心由个人转向了班级和学校。但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不愿与人合作,缺乏对集体的关心,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本单元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学生集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关心集体、建设集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照片或录像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学校活动相关的照片或事例
2、课前印制教材P4的《我的快乐》活动表格,每人一份 。
3、调查和了解学生入校后学校或班级都组织开展过哪些活动。
4、电影《花季雨季》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 大家之“家”
导入新课:
方案一:语言导入(亲切、温暖)
例如:同学们,转眼间20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却感觉好像与大家分别了很久,虽然假期很短暂,但是在假期中还真是十分的想念同学们呢!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就会想到同学们在家过得愉快吗?看来一个学期的相处,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真挚的师生之情、朋友之情。见到同学们,有一种见到亲人的亲切之感,就像回家的感觉。这种语言导入法一般是老师们在第一节课最常用的方式,这样引入课题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方案二:图片导入
提前拍摄一组寒假后第一天学生报到的照片,反映学生见到老师和同学后激动、兴奋的场面,以《回家了》为主题,设置成一组幻灯片,配上温馨的音乐,在上课之初先播放给学生看。看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引入课题。
方案三:歌曲导入
用室内电视剧《我爱我家》的主题曲导入,欣赏完歌曲后,教师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导入:生活中家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快乐,学校生活中同样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欢迎同学们回到久违的“家”。直接引入课题。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主题一:我爱我“家”
第一层次:“家”的感觉:
方案一:
利用提前拍摄的《回家了》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之后,谈自我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P3上方的两个问题:①寒假中,我对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的思念之情。②开学了,回到学校的心情是怎样的?对学校、班级的感情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先引导学生回忆、体验寒假期间对学校的思念之情,然后引出问题;接着在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分析的过程中,说明并指出班级和学校同样会给我们“家”一般的温暖、快乐的感觉。
然后,带着这种对“家”的感觉,一起去看看小玲的开学第一天的心情日记吧。(P3中间方框内)
简单引入之后,结合前面学生谈到的感受,直接提出问题: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想念集体、盼望早日回到集体的感觉,那么同学们知道这种对集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在心理学上叫做什么吗?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明确教材P4第三段正文关于人的归属感的叙述,使学生认识到:对学校的思念来自个人对群体的归属需要,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要。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归属感,可以使用教材中P3下方的体验活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多设置几个方面,如:看到学校周边经常被一些发传单的弄得一片狼藉时我想到 ;当听到校友争得荣誉为校增光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 等,总之,要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爱校、为校校争光的意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教师最好能够再配有一些本校学生获得荣誉的一些相关图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爱校意识,为其他两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层次:“家”的感觉:
方案二:
畅所欲言 同学们假期过的好不好都写在大家的脸上,回到学校前、回到学校后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每位同学分别用两句话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心情,把它收集在百宝箱中,然后,派学生代表抽取之后,让大家一起分享。
在抽取后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假期中对同学、班级、学校、老师的思念之情,感受学校和班级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家”的感觉。
我思我悟
1、 小品表演:学校卫生大扫除,三位同学都在认真地打扫,扫完
后又在相互的检查,提醒打扫不彻底的地方,继续完善。卫生检查过后,本班成绩第一,同学们高兴手舞足蹈,嘴里喊着:“这次我们终于把卫生流动红旗赢回来了!”一边说,一边跑着找班主任老师报告好消息去了。(体现学生对班级或学校关注的事例皆可,以校而宜)
2、 我选用了一组我校为身患白血病的李博文同学捐款的照片,李
博文同学的病情已有好转,如果有可能的话插我想播一段采访恢复中的李博文的讲话。让学生听李博文对学校、老师、同学感激的心声。
以上两段发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真实片断,让学生去体验学校生活中的这种关注、互助、以及第一个环节中提到的思念之情,给学生明确这些实际上都是人的归属感的表现,这是人正常的心理需要。然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明确归属感的含义。之后可以使用教材中P3下方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深刻理解归属感。
但是我们在准备层次一时,也应该设想到,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会回答想念学校、思念学校之类的话,假如有学生提出反面的观点:“我不想上学,我感觉还是在家中学习好。”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其说明原因。如果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可以给学生一些安慰,老师愿意帮助你解决这个困难,通过学校来帮助学生解决。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以先请学生帮助想办法解决,然后老师再帮助解决。因为这不是重点,所以,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应以理解、宽容为主,不要简单的以对、错来判断学生的观点。
第二层次:校园生活写真
方案一:
设置小记者采访的活动:
先分组讨论交流:1.在上个学期学校组织的那一次文艺(体育、科技)活动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请说一说在学习生活中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2、你能描述一下让你最难忘的时刻或人物吗?
“小记者”现场采访活动:每组抽选一名同学对其它组人员进行采访。
设计这个环节一方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更学生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采访的人数、涉及到的面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一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快乐,相互鼓励,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兴趣与情感,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班级和学校。
第二层次:校园生活写真
方案二:快乐大本营
选取初一学生入校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一组图片,在背景音乐下播放幻灯片,播放之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我的快乐》的图表(P4下方),让学生通过幻灯回忆美好的学校生活,写出校园生活的趣事,与大家分享。分享之后教师引用P4第一段小结。
课堂练习:请用一种水果描述你对学校这个“家”的感受;或者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请说明原因。
小结:利用学生的回答,结合我的准备,配上一首温馨的乐曲结束本节课。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风雨中我成长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持续和谐发展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 › 中学七年级政治笑迎新生活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学七年级政治共同的责任教案
tag: 七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初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七年级政治教案
栏目导航
七年级政治教案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