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三)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 Cable System,SCS)
对结构化布线系统主流技术的要求是:
1.信息点。除语言点、数据点采用5类或超5类UTP或STP以外,应预留或设光纤到桌面(Fiber to Desk)点,并占15%左右。暂时不用的话可采用光纤技术,预埋光纤管 。
2.垂直干线。采用多膜光纤传送数据信号,大对数3类线传送语言信号,并建议预留一部分大对数5类线作传送数据信号的备份。
3.配线架。语言采用背架式,数据采用Patch Panel。MDF和IDF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
4.为便于物业管理及减少跳线,建议推广应用SCS计算机管理系统。以色列RIT公司新推出的Patch view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有条件工程应考虑采用计算机管理系 统,对减少跳线、加强物管大为有益。外国有些公司提出的千兆比布线,有点超前,在主干网上可以考虑,但水平线缆用5类或光纤传输,速率足够可用。采用UTP还是STP应视大 楼功能而定。一般的工程采用UTP即可满足要求,不要盲目追求高性能。抗电磁干扰要求较高的医院、金融大厦采用STP,其中,瑞士Datwyler产品性能较好。
(四)其他主流技术概要
1.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对智能大楼而言,不能采用传统型消防系统,宜采用智能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即具有智能探测和智能监测兼有的系统。目前,国外最新提出的是 采用模糊人工神经网络分布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以及多元复合高性能探测器,可满足现代智能建筑防火的需要。
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这是目前惯用的监控系统,最大优点是采用长延时录像机,但其图像质量差,又不便于保存,无法与先进的数字压缩式监控系统相抗衡。后者的优点是光 盘录像,清晰度高,但价格昂贵。目前主流技术是采用数字压缩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3.三网合一。语言、数据和电视图像三个系统分开传送的缺点是既不经济又施工复杂。三网合一采用电缆双向传输的方式,能同时传送三种不同信号。三网合一是世界主流技术 ,但具体实施还有不少困难。其形式有纯双绞线铜缆网、混合光纤/铜缆网、无线接入网和纯光纤网等。目前以混合光纤/双绞线网为主流技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光纤到路 边(FTTC)、光纤到远端节点(FTTR)、光纤到大楼(FTTB)等与铜缆混合,是铜缆网向纯光纤网过渡的理想方案。
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高科技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巧妙集成,是创造舒适、安全 、卫生、方便、和谐、高效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改善的必然产物。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环境平台
1.系统的正常工作离不开环境平台。
一个系统能否产生实际效果,除了系统本身的硬件、软件在技术、质量上必须得到保证 并能正常运行外,还涉及到某些与运行休戚相关的外界条件。智能化系统的工程效果是包括建筑环境在内的整个建筑大系统所共同产生的综合效果。影响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环境因素 可称为环境平台。例如,买电视机的时候通常不考虑买回去是否能用的问题。这是因为电视机的环境平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等电视源、适用的电源、制式等)在购买之前早已建立并正 常地运行着。反之,虽然DVD技术早已成熟,产品在市场上推出了多年,但是至今销售平平,实际应用者甚少。其中DVD片源就是一个环境平台。环境平台虽然是系统的非技术因素, 但也是系统正常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2.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
(1)一定质量的电源。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环境平台的问题显然十分重要。智能化系统需要一定质量的电源,同时不能有过强的电磁波干扰。如某大楼就发生过进口电机不适应国 内50HZ电源而达不到风速的事情。
(2)合适的控制对象。合适的控制对象也是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全部采用壁挂式空调的大楼,楼宇自动化系统即使再增加监控点、再加强管理软件的功能,也无法进行温湿度 的控制。
(3)数据源的建设。智能化系统的环境平台中,数据源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环境平台。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全面利用。电脑的作用和意义就在 于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因而一个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处理功能和能够处理的信息规模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电脑工业的起步时间并不晚,引进微电脑产品也可算很及时,然 而我国电脑的应用水平却远远低于美、欧等国家。除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外,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忽视了广泛的、多门类的数据库建设。现在智能化系统的目标定位中经常提出 建立“视频点播”系统的目标,然而缺乏对片源建设的同步思考。
(4)社会条件是否具备。智能化建筑作为一个现代化设施,同样要考虑它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是否预先具备。例如,HFC的体制问题也是一个环境平台。这个条件不解决,机顶盒 只是一个摆设。对于住宅小区建局域网的规划,且不说每个物业公司是否能够有一批局域网的技术队伍,光局域网通信费就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如果向住户摊派,那么住户为什么不可 以选择便宜得多的拨号上网呢?如果不转嫁到住户,物业管理公司又如何维持运行费用?
(5)与管理体制、相关法规的一致性。建筑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的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社会大平台。因此,建筑智能化如何与公安、消防、电信、物业等部门的管理体制相一致 ,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一致,都是值得注意的环境平台。这里存在着超前的建筑智能化与当前的管理社会化的矛盾。在住宅智能化目标定位前就需要考虑安防报警、紧急呼救的法规问 题。一旦系统报警,报警信息的发生时间是否在物业管理部门的正常勤务时间段内,人员、设备、运输工具和道路等客观条件对抢救处理所造成的延误如何克服等等。虽然这类问题表 面上与智能化系统无关,然而,相关的规章制度的不合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肯定会导致自动化系统的失效。
(6)用户的使用水平和管理水平。一个系统的性能和效果,归根结蒂,并不取决于系统设备设施的先进性,而是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系 统一定是接近用户的能力和习惯的系统。智能建筑同以往所有的建筑一样,作为人类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仍然要适合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智能化的目标定位应该首先区分本幢 建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弄清楚他们的不同需要、不同习惯和不同文化水平。
智能化系统是提供给没有参与工程设计的用户使用的。如何考虑这些公众用户的使用目 的、使用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智能化系统的成败。例如,在住宅智能化的目标定位中就首先应该分清住宅与办公楼、商用楼在使用者方面的区别。凡是安装到住宅的系 统就一定要考虑对老人、幼童,甚至低能者的影响问题。无法设想七八十岁的老人能够清晰地记住家庭门禁密码。再如,老人的紧急呼救情况绝大多数出现在卫生间,因此,紧急呼救 按钮的安装位置就不能不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使用对象在使用目的、使用水平、使用条件上的个别特征,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7)相关因素之间的协同程度。从建筑管理的角度看,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因素多、结构复杂的动态非线性“大系统”。各个相关因素之间的协同程度是达到期望效果 的关键。无论多么先进的系统,都少不了人工的管理和配合。高科技提供了高速度和高效率,同时也带来了高依赖性和高脆弱性。越是普遍采用高科技的系统,就越离不开人工的正确 操作和维护。操作员对系统调整的可能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既是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保证,也是衡量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方面。怎样分清和协调人工管理与自动化系统的工作 界面,人工操作怎样确认和保证系统的正常,如何及时有效地认定故障、处置事故等等,都决定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综合效果。因而在智能化的目标定位中一定要结合日后的管理方式 和人员配备来进行设计,要搞清楚以后怎样管理的问题。
总之,智能化系统的目标应当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管理的模式和习惯相一 致。
(二)智能建筑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任何业主都希望具有独特的“亮点”来体现自己工程的先进性。建筑智能化作为一个工 程,既然有投入,就理所当然要追求回报,计较产出。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在什么方面来体现自己工程的亮点,也就是如何对智能建筑进行目标定位。
先进是一种相对的概念。例如,对商品包装的认识,早些年曾认为讲究包装是先进的市 场经济观念,而近来从环保意识出发,认为简化包装、使用再生包装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观念。因此,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不同时期对设备设施的规模、种类、功能会有不同 的判断,要立足于认识发展的角度寻求工程的先进性。
建筑物通常具有二三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因此,业主特别担心信息产品与建筑产品在 使用寿命上的矛盾,往往强调智能化系统的扩展性,要求适度超前,希望多留一些发展余地。然而,从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程度来划分,各个子系统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类 型:一种类型是与建筑物土木工程同存的系统,如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是随建筑的建立而建立,随建筑的使用而使用。对它们的需求在建筑工程前期就可以比较 明确地做到,而且一旦建立起来以后,只要建筑物没有大的改变,需求就不会有大的变化,就不存在重新扩展的紧迫性。另外一类子系统,如通讯设备、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则是建筑物 的附加设备设施。这一部分子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水平的发展,需求会经常发生变化,技术更新非常迅速。这类子系统游离于建筑物的物理结构,与土木工程关系甚小,日 后的更新换代不会引起建筑物的伤筋动骨。因此,在建筑智能化目标定位中真正需要具有扩展性的是这部分以后扩展也不成问题的子系统。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
-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电子停车场管理系统
-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智能大厦防火系统
-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防范系统
- › 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概述
tag: 实务指南,物业管理员培训,物业管理方案,什么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学习 - 实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