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孩子的执拗
正确理解孩子的执拗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
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孩子发生变化的原因。我们知道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特定物质生活环境的反映。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运动过程,换言之,孩子开始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理解、沟通、引导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举例来说,让一个4岁的孩子写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担心写不好,因为他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会拒绝,继而遭到家长的打骂,甚至惩罚,他就会以他的执拗来表示反抗。通过这个例子,应该了解,孩子的热拗、违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藏着担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当孩子执拗不听话时,你应认清原因,注意沟通,正确引导。
1.首先,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火、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没耐心的专制的做法只会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缚、压制,会使孩子觉得难为情,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更执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人与子女间以民主方式进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见时,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大有好处,在管束压抑的气氛中,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
2.应查找原因,要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和孩子的心情及能力,不必强求。要想到,有些事孩子是可以独立去做的,有时他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有些事你可以和他一起做。如,5岁的孩子可以独立收拾玩具了,如果他玩完后不去收拾,你应该劝导他:“好孩子应爱惜玩具,玩完了应该收拾好,布娃娃在看着你呢!”对待3岁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收拾玩具;而2岁的孩子,根本不会收玩具,你就不必强求了。
3.孩子的执拗有的是成人娇宠养成的,家长平时应该注意,不该顺从他的地方一定不要迁就,如果迁就了这一次,就会留下隐患,助长他以后多次的执拗。
关键字:家庭 教育 家教指导正确理解孩子的执拗
tag: 暂无联系方式 亲子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游戏,幼儿教育 - 优生优育 - 亲子活动
栏目导航
- ·沟通:与孩子分享
- ·沟通技巧--平等利于沟通
- ·营造有效能的亲子互动
- ·父母要给孩子适合的选择
- ·鼓励和理解是爱的最好方式
- ·怎样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 ·别对孩子发火哦
-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你问孩子的第一句话
-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
- ·与宝宝沟通的实用小技巧
- ·什么是家长什么是孩子
- ·忙碌妈妈营造亲密时刻
- ·母亲应该给孩子六种东西
- ·惩罚的艺术
- ·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
- ·心中有爱,“说”出来
- ·能让孩子快乐的几句话
- ·教育孩子 贵在时时处处
- ·育儿困惑二三事
- ·父爱如山:全世界著名“模范父亲”的故
- ·给孩子表达心声的机会
- ·孩子哭闹时父母要保持镇静
- ·如何与孩子沟通?
- ·给孩子表现潜能的机会
- ·多数孩子希望母亲少说两句
- ·正确理解孩子的执拗
- ·“沉默教育”的作用
- ·如何对孩子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