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然地理现象推断季节
浏览次数: 51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32 |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标签:学习地理的方法,http://www.350xue.com
根据自然地理现象推断季节,
1.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季节
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不同,根据某时刻地球的光照状况,或晨昏线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季节。
2.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判断季节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为一月初,即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为七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明确了近日、远日点的特点,也就知道了季节和地球公转速度的相应变化。
3.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季节
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白昼长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白昼短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4.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判断季节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在正西方落下,表明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
5.根据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判断季节
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北半球的冬季,反之是北半球的夏季。
6.根据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季节
因下垫面的热容量不同,在不同季节气温高低不一样,造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如在北半球,当亚洲高压强盛时为冬季,西北太平洋上高压强盛时为夏季。
7.根据海水盐度的变化判断季节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洋流、河流淡水稀释等因素的影响。从大的范围看,60°N比60°S海水盐度低,主要原因是60°N处陆地面积广阔,降水丰沛,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且夏季的盐度低于冬季。小的范围如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当2.8%等盐度曲线离陆地最近时是冬季,主要原因是2.8%等盐度线接近陆地,说明淡水的稀释作用不强,河水水量小。
8.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9.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是受季风驱动而形成的,其流向随季节而变化。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夏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冬季。
10.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判断季节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而降雨量往往存在季节差异,所以河流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例如:当我国长江下游河段流量增大时,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尼罗河水量大增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因为尼罗河水量的变化取决于发源在热带草原地区的青尼罗河6~9月的定期泛滥。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风的方向、日影的长短、气候特征等许多要素判断季节,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自然地理现象推断季节
1.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季节
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不同,根据某时刻地球的光照状况,或晨昏线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季节。
2.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判断季节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为一月初,即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为七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明确了近日、远日点的特点,也就知道了季节和地球公转速度的相应变化。
3.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季节
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白昼长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白昼短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4.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判断季节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在正西方落下,表明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
5.根据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判断季节
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北半球的冬季,反之是北半球的夏季。
6.根据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季节
因下垫面的热容量不同,在不同季节气温高低不一样,造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如在北半球,当亚洲高压强盛时为冬季,西北太平洋上高压强盛时为夏季。
7.根据海水盐度的变化判断季节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洋流、河流淡水稀释等因素的影响。从大的范围看,60°N比60°S海水盐度低,主要原因是60°N处陆地面积广阔,降水丰沛,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且夏季的盐度低于冬季。小的范围如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当2.8%等盐度曲线离陆地最近时是冬季,主要原因是2.8%等盐度线接近陆地,说明淡水的稀释作用不强,河水水量小。
8.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9.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是受季风驱动而形成的,其流向随季节而变化。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夏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冬季。
10.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判断季节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而降雨量往往存在季节差异,所以河流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例如:当我国长江下游河段流量增大时,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尼罗河水量大增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因为尼罗河水量的变化取决于发源在热带草原地区的青尼罗河6~9月的定期泛滥。
此外,还可以根据季风的方向、日影的长短、气候特征等许多要素判断季节,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自然地理现象推断季节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学习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学 -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栏目导航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推荐
- ·高中自然地理--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 ·高中地理图像的学习程序一:辨图辨则明
- ·高三阶段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 ·高中地理常见题型答题模型
- ·四招“心理操”提高考试成功率
- ·巧用口诀记规律 快速解决地理题
- ·高考地理复习:地理助记途径探讨
- ·地理计算题中“两个日期”题的解题技巧
- ·高三第三次考试后的反思与总结
- ·高中地理:使用学科语言 确定答案要点
- ·高中地理高考答题思路和模式
- ·高三学习计划无法按时完成怎么办?
- ·高中地理学习 用“矩阵”法计算地方时
- ·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
- ·高中地理三角坐标图的简易判读方法
- ·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方法
- ·高中地理区时计算的巧妙方法示例
- ·高考地理计算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 ·高考地理计算题的解析及备考对策
- ·高考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指导
- ·高考地理日期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 ·高考地理学习:经纬网与时区计算
- ·高中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解题技巧
-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信息获取与审题能力
-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复习策略
- ·高中地理学习 关于地方时的计算
- ·高考地理学习 经纬网与时区计算
- ·高考地理经纬网图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