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化学教学高中化学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45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19 |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标签:高中化学说课稿大全,高中化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Fe3+、Fe2+的转化。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特点 

1.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分块介绍 

教材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来分类,横向分块,横向比较形式的写法,集中介绍。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在学习有限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及化合物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既是一种尝试,也是当前比较理想的编排方案。 

但是由于初中只给出了氧化物的定义,并将其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类,无法和本节内容中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直接衔接,因此需要补充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相关定义,可以在第二章第一节物质分类的相关内容中进行。 

2.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 

对每种物质并没有全面介绍,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介绍也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强调物质的一些特性反应。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三价铁和二价铁的氧化还原性等。 

3.利用较多的实验及活动

本节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操作与图片展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增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和结论不是由老师告诉学生,也不在教材中叙述,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表述能力。 

(二)学时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安排3学时,第一学时完成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第二学时完成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第三学时完成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三个学时的教学内容各自平行独立,其中任何一个学时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进行课堂整体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将科学探究作为一个学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化学性质;第二学时安排从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典型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第三学时重点通过金属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具体应用来加深巩固深化前两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实验,做好每一个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本节有5个实验,3个科学探究,是实验数量最多的一节。可将[科学探究1]与[科学探究2]合并为一节课,写出实验报告。

除作为科学探究的Na2CO3和NaHCO3分别溶于水和与酸的反应、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的实验外,其他几个都是简单易做的实验,建议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来完成。对于Na2CO3和NaHCO3分别溶于水的实验,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边讲边做,因为实验要求感受它们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才能感受到。这些实验都是验证性的,但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有关结论,体验实验的作用。

(二)正确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阅读资料,充分发挥图画、资料的功能

本节有13幅图画用来配合和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些图画中,有晶体的图片,有物质制取和用途的图片,有配合实验展示现象的图片。例如,Al(OH)3吸附色素实验现象的对比、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焰色反应等。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画,找出图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上一页  [1] [2] 


高中化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中  教学  化学  金属  化合物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说课稿大全,高中化学教案,化学教学 - 高中化学 -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