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李商隐诗鉴赏(6)

李商隐诗鉴赏(6)

浏览次数: 269次| 发布日期:01-26 01:35:57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李商隐诗鉴赏(6),
这首诗以感慨苍凉的雄浑声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表现自己哀时忧国的情感。诗在愤激之中,寓有讽语;景语之中,渗透情语;由眼前江风的险恶联想到国家的隐忧;从同是天涯沦落的遭遇引起了欢泣交加的复杂感情,寓哀怆愤愤于慨叹凝重之中,含蓄而深沉。
悼伤后赴东蜀
辟至散关遇雪
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
李商隐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党,长期遭到排斥,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宣宗大中五年(851)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悲痛欲绝。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苦未解,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写于他赴蜀途中。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 ”,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 遇雪 ”而作,却从远写起,一个“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正值隆冬之际,诗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有谁寄棉衣呢?第二句“ 无家与寄衣”,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在这淡淡的一句诗中了。诗人善于用具体细节表达抽象的怀念,用寄寒衣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达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潜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关三尺雪”句是全诗的承转之辞,上承“遇雪”诗题,给人无尽的凄凉飘泊之感,同时,大雪奇寒与无家寄衣联系起来,以雪夜引出温馨的梦境,转入下文。“回梦旧鸳机”,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纪盷云:“ 回梦旧鸳机,犹作有家想也。”用“ 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悲痛,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处境,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而梦中与妻子相见欢娱的情景和梦后倍觉哀伤的愁绪却略而不写。显得朴素洗炼,而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恋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觉无处可诉其哀,这是第四层。诗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艰险的感叹等复杂感情。聊聊几字包含了如此丰厚深沉的感情和思绪,足见诗人凝炼形象之艺术功底。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原是一处庙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文人骚客喜登乐游原,一登古原,全城可览。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远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 :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错综交织,纷然而至,例如陈子昂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可是,诗人“ 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排遣他此时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他所见景色是“夕阳无限好”;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有着令人惊叹和陶醉的美丽!
“只是”两字易引起人解为颓废之想法,但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感叹老伤穷、残光末路就无法窥见诗人真正的心意,他热爱生活,执着理想的深情厚志。实际上在感叹失意之时,仍可见诗人豁达向上的情怀。



上一页  [1] [2] 


李商隐诗鉴赏(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李商隐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