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教参:你一定会听见的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关于采用的人称
全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读者容易获得认同感。阅读时,我们仿佛感到作者在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娓娓道来。
2.关于语言技巧
(1)本文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如,“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zha弹来啦!’……”“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
(2)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文的1、2、3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形象地铺陈出那些富有诗意但又细微得难以觉察的声音;5、6、7段构成一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留意的声音,这三个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构成。
(3)文中运用提问、设问、反问等多种问句,不断激活读者生活体验,引发读者思考。
3.关于课文内容与结构
开头三段写了三种“声音”:“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雪花飘落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太细微,因而我们难以觉察。接着作者又写了三种“声音”:“风吹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声”。读过这三种声音我们似有所悟,原来声音世界里竟是如此丰富多彩。第1至8段,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各种声音。
行文至第9段,作者用“你当然知道……”一句,从对声音的“列举”跳脱开来,转入对声音与我们生活关系的探讨。“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接下来,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谈声音对我们的意义:会听,有选择地听,他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成长,“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反之,“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接着,作者又用一连串发问,促使我们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去听。
文章的结尾部分新颖别致,作者不像惯常行文那样或总结或引申,而是别出心裁地建议你做做“声音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进一步印证了文章的主题。
二、问题研究
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开篇描写“蒲公英梳头”“80只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而这些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祝福》),作家描写雪花飘落“似乎瑟瑟有声”,把无声写成有声,目的在于使人更加感到夜的沉寂。但若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练习说明
一、课文写了多种“声音”,你用心听过哪些?说说你的感受。
这个题目的答案不必要求统一。细心的同学可能都听过,粗心的同学听过也难以描述具体的感受。但不论是细心的,还是粗心的,都可以让他们讲讲各自的感受。
此题的核心在于“用心听过”,不是一般地听到,随意地听见,而是用心地有意识地去聆听,是从中感受到喜怒哀乐的,从中汲取了有益的知识的。回答此题若扣住了“用心听过”这一重点,就可以避免泛泛的空谈。
二、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篇课文的语言晓畅有趣,很适合十几岁的少年朗读。要读得语气亲切自然,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
三、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课文中提出的五种声音游戏都挺有趣,要做好组织工作,对每位同学来说,虽然只做一种,但对全班来说,每一种都应有人来做。这五种游戏,应以后两种为重点。“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实际上已由“听”迁移到“写”,要求由乐声得到启发,进行联想和想像,写出一篇有较强抒情色彩的记叙文。这可以作为启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新途径,请大家共同来探索。将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首歌或一段话录下来,再仔细听一听,这是用“耳朵”来细致地体味生活的方法。要启发学生:听,要用心听,想,要用心想。录下的一首歌、一段话,说不定从中能听出歌中歌、话中话,让学生体会到一点生活醉心的奇妙。
教学建议
一、要注重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自然理解课文含义,在反复朗读中选出喜爱的语句。教学这篇课文,组织好朗读是重点。要变换朗读的方式,使教学始终充满生气。
二、游戏可以在课上进行,计划做哪些游戏,事前要准备好道具。有的感觉要讲出来,有的感觉要写出来。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
八年级上教参:你一定会听见的
- › 语文期末复习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干将莫邪》全解
- ›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单元字词
- ›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理解性默写
- › 云梦县隔蒲祥山中学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游恒山记》全解
- › 语文期末复习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 语文期末复习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 › 语文期末复习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 › 八年级上教参:桥之美
- › 八年级上教参:故宫博物院
- › 八年级上教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
- › 八年级上教参: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
- › 八年级上教参:蜡烛
- › 八年级上教参:亲爱的爸爸妈妈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高洁人格的精神折光——《爱莲说》赏析
- ·《爱莲说》导法八例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例
- ·八年级上教参:桥之美
- ·笔墨精炼,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
- ·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陶渊明《归
- ·诗歌赏析---《观刈麦》《使至塞上》
-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
- ·《游山西村》赏析
- ·田园诗,失意诗人对农家的皈依----
- ·钱塘观潮
- ·《三峡》备课笔记
- ·《观潮》备课笔记
- ·“尘海苍茫沈百感”——读《朝花夕拾》
- ·变换视角,分块品析,促学生“自悟”—
- ·《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内课外
- ·寂寞无人见 浮生半日闲----《记承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教《记承天寺夜游》一得
-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 ·长江三峡夔门大桥赋
- ·钱塘观潮天下奇
- ·八年级上教参:故宫博物院
- ·《爱莲说》网络建模研究报告
- ·八年级上教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
- ·语文版八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