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教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八年级上教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浏览次数: 60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标签: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八年级上教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这种解释可靠吗?首先,那些极少的真菌确实形成了异缬氨基酸。也许在6 500万年以前,一些最终灭绝的动物产生了大量的这些氨基酸。它们现在虽然稀少,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过。像许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其他物质一样,氨基酸有不对称性分子,并且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左型或右型(像手套和鞋一样)。生物酶所形成的氨基酸都为左型,这一点是肯定的。左型氨基酸易于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形成的链。缠绕在一起的左型和右型氨基酸不形成链。当然,全由右型氨基酸构成的链也有助于蛋白质分子的形成。当生命在35亿年前刚开始出现时,左型氨基酸通过一些随机过程最先被选用,自此以后氨基酸一直为左型,甚至形成异缬氨基酸的极少数的真菌也只含有左型异缬氨基酸。

如果氨基酸由人工或通过任意过程形成,正如通过一般化学反应而在化学家们的试管里形成一样,左型和右型的产生几率是一样的,哪一种都没有优势。在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中左型和右型是等量的,这就告诉我们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生物酶无关。

在6 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也具有等量的左型和右型。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它们不是由地球表面的生物形成的,而是由陨星或彗星中的非生命过程形成的。

科学家对这一发现还存在一些疑问。氨基酸为什么没有被由于撞击而生成的热毁灭掉呢?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氨基酸不是一个十分牢固的分子,一般不能抵御高温。也许这种氨基酸处于撞击物体的内部,从而得以受到保护,免遭高温的破坏。

更加难解的是,这些来自地球以外的氨基酸并不是恰好出现在6 500万年的沉积物界面上,而是出现在此界面靠上或靠下一段距离的位置上。也许它们最早是存在于此界面上,但在随后的数千万年中,穿过岩层向上或向下迁移了。而这听起来并不能令人信服。巴达正在调查其他地区的岩石,或许会有更多的资料来支持这一解释。

(阿西莫夫,见《新疆域》,孟庆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八年级上教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恐龙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