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浏览次数: 166次| 发布日期:01-15 03:30:23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大逆转,但是这个"逆转"的转折点到底在哪
里呢?
从表面上看,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日,
毛主席在共产党内部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使一场开
始了才一个多月的"鸣放"顿时夭折。紧接着,讨伐右派分子的运动就一步紧似一步
地开展,运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56年底才算基本结束,到1958年底才最后封
刀。真是"血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6月8日可以算是转折点了,对这一
点,史家是不会有异议的。但是,引人寻思的是,毛主席在上半年一而再,再而三,
可以说是几十上百次地号召人家鸣放,鼓励人家鸣放,而且一再批评党内有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人思想不通,为什么会一下子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呢?这是"简在帝心、
乾纲独断"的事情,除他本人以外,也许不会有第二个人能确切地知道这个最高机密。
当代史家对此多有探讨,甚至有人说,这是毛主席4月30日请民主人士帮助党整风以
后,没有料到鸣放如此放肆,忍无可忍,才在5月15日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党内
通讯,这才是形势真正的转折点。然而这些同志也未免太低估毛主席了。毛主席是
何等样人物!平生军事的、政治的,大战场、小战场经历过不知其数。就以我所知
的苏共二十大以后,他单是从《内部参考》和《参考消息》上能看到的而且必然看
到的国内外批判共产党的话就不知有多少,他怎么能为罗隆基的一句"小知识分子
领导大知识分子"就沉不住气而龙颜大怒呢?毋宁说为大鱼游入网内而高兴的可能
性还更大些。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正如陈毅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诗里所
说"从来能兵观远略,于今筹划赖雄才",他就是这样一位罕见的善于筹划远略的雄
才。
一
《人民日报》的六八社论和中共中央的六八指示都是执行了毛主席将近半年以
前的既定决策。这个决策才是从鸣放到反右真正的转折点,才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
的转折点。
这里指的是1957年1月毛主席《在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8日、
27日两次讲话,和共两万字,可以说已经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他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
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如何对付的理论了。这两万字中,可圈可点可摘的
东西实在太多。但是至少下面这一段比较最充分地说明了鸣放的意图以及它与以后
反右派斗争的关系:
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不错的可以弥补我们
的短处;错的要反驳。至于梁漱溟、彭一湖、章乃器那一类人,他们有屁就让他们
放。让大家闻一闻,是香的还是臭的,经过讨论,争取多数,使他们孤立起来。他
们要闹,就让他们闹够。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讲的话越错越好,犯的错误越大越
好,这样他们就越孤立,就越能从反面教育人民,我们对待民主人士要又团结又斗
争,分别情况,有一些要主动采取措施,有一些让他暴露,后发制人,不要先发制
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5页)
在这篇讲话的上下文,毛主席还说:
"地主、富农,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他们老于世故,许多人现在还隐藏着。"
"一般说来反革命的言论当然不让放。但是它不用反革命的面貌出现,那就只
好让他放,这样才有利于对它进行鉴别和斗争。""如果有人用什么大民主来反对社
会主义制度,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对他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这不是已经把引蛇出洞的战略部署说得清清楚楚了吗?难道还有什么地方不明
白,还有什么疑问吗?
大概就是由于这一点,毛主席自称:"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当
然,"有人"又会说,"你那是在内部会议上讲的呀?"但是,毛主席在6月8日以前近
半年时间里,每次讲话的时候,确实都没忘了说:"毒草锄了可以当肥料"这样的话,
你没有参透其中奥妙,你只好自认晦气。
看了这些话,对于《事情正在起变化》、《这是为什么?》、《文汇报的资产
阶级方向应该批判》本来是不应该惊讶的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人都
感到始料不及(其中一些人是大感痛快和解气的)。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
是,这一次会议是党内高干会议,与早两个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那一次是引蛇
出洞的方针初见端倪而尚未最后决策的会议)相同,传达的范围有限,就我本人来
说,就因为随周恩来出访亚欧11国,两次传达都没有听到(前一次略知一二)。第
二个重要得多的原因是,1956年2月苏共二十次大会上,赫鲁晓夫揭发了斯大林的
错误,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震动极大。在全世界包括整个在内,都引起了一种
社会主义、共产党必须改弦更张,更加宽容、民主的印象。毛主席本人以及中国共
产党全党在1956年全年都有这方面的言论。毛主席引蛇出洞的决策,应该是在10月
份的波、匈事件以后开始考虑的,而一旦形成,他就亲自执行,全力以赴地作好
"引"的工作。其第一个标志就是一个月以后,也就是1957年2月27日在第十一次最
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以及其开放的口吻,甚至极有风趣的口吻,鼓励大家
鸣放。接着,他又在3月12日邀请许多党外人士参加的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内容更加开放,提出"不要围剿王蒙"、"中央就没有官僚主义了吗?""鲁
讯不但反右而且也反左"。"现在不是反得不够,不是放得过多,不要怕放,不要怕
批评,也不要怕毒草"。3天以后,他老人家又风尘仆仆一路南下。3月16日起程,
3月18日在天津,3月19日在南京,3月20日在上海,4月份又到杭州,自己说自己
"变成了一个游说先生"(南京讲话),游说大家鸣放,这样一直到4月30日在天安
门城楼上恳切地请民主党派帮助共产党整风。毛主席不但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最高统
帅,也是一位制敌机先的前线总指挥。5月1日整风正式开始。因此《在省市委自治
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作为一种不和谐音夹在中间不但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
意,好像连后来成为反右积极分子的党员干部也没有怎么注意。所以毛主席才一再
说党内干部有百分之九十想不通他号召鸣放的主张。
关于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报告既然是秘密报告,中共当然也不会公开宣传,
但是事实上中国人知道的范围很广。因为中央决定把朱德从莫斯科带后来的译文印
成小三十六开的小册子,封面上题目都没有,只印有"内部刊物,注意保存"两行字。
因此这个报告的内容实际上传播极广。另外外文书店还发售美共的《工人日报》,
上面也载有报告的英译文全文,北京各大学的学生竞相购买,竟致把《工人日报》
买光。尤其是毛主席当时一再发出要打防疫针,种牛痘的主张,《参考消息》由于
他的旨意而由2000份扩大发行到40万份,每个大学生都可以订阅。看来他并不反对
让这个报告的内容从各种渠道泄漏出去。因此,这个报告已算不得什么秘密了。按
《参考消息》不能登赫鲁晓夫报告的内容,但是可以登各国的反应。
不过,有一点不能不说的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即在最高国务
会议上的讲话)公开发表时已在6月19日,反右派斗争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
而且其中删掉了许多开明的话,却增加了本来没有的六条政治标准。至于在宣传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已到1964年,不但上面提到的话完全不见,而且只剩下强
调敌我矛盾的话,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中大起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怎么也
不能信服这是"阳谋"。
二
对于毛主席来说,虽然前面已经说过,他身经百战,经历过无数的挫折与屈辱,
但是苏共二十大给他的刺激也许是最大的刺激。因为这是他已经达到权力巅峰后的
刺激。这个刺激看来支配了他晚年整整20年的生命。
1956年本来是毛主席认为"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开头就让他高兴。1月15日,
北京公私合营的工人、店员、资本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还有农民和各届
人士共20万人集合在天安门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毛主席在城楼上接受了
北京市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喜报。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
用毛主席后来的话说,"自1840年以来116年"的奋斗目标已经达到了。
毛主席是永远的革命家,他的思想是决不肯到此止步的。一个目标的完成在他
只是第二个目标的开始,这年刚开始,他就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话只有
一句,新华社的同志因为参不透他老人家的心思因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违抗毛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孔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大逆转,但是这个"逆转"的转折点到底在哪
里呢?
从表面上看,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日,
毛主席在共产党内部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使一场开
始了才一个多月的"鸣放"顿时夭折。紧接着,讨伐右派分子的运动就一步紧似一步
地开展,运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1956年底才算基本结束,到1958年底才最后封
刀。真是"血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6月8日可以算是转折点了,对这一
点,史家是不会有异议的。但是,引人寻思的是,毛主席在上半年一而再,再而三,
可以说是几十上百次地号召人家鸣放,鼓励人家鸣放,而且一再批评党内有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人思想不通,为什么会一下子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呢?这是"简在帝心、
乾纲独断"的事情,除他本人以外,也许不会有第二个人能确切地知道这个最高机密。
当代史家对此多有探讨,甚至有人说,这是毛主席4月30日请民主人士帮助党整风以
后,没有料到鸣放如此放肆,忍无可忍,才在5月15日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党内
通讯,这才是形势真正的转折点。然而这些同志也未免太低估毛主席了。毛主席是
何等样人物!平生军事的、政治的,大战场、小战场经历过不知其数。就以我所知
的苏共二十大以后,他单是从《内部参考》和《参考消息》上能看到的而且必然看
到的国内外批判共产党的话就不知有多少,他怎么能为罗隆基的一句"小知识分子
领导大知识分子"就沉不住气而龙颜大怒呢?毋宁说为大鱼游入网内而高兴的可能
性还更大些。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正如陈毅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诗里所
说"从来能兵观远略,于今筹划赖雄才",他就是这样一位罕见的善于筹划远略的雄
才。
一
《人民日报》的六八社论和中共中央的六八指示都是执行了毛主席将近半年以
前的既定决策。这个决策才是从鸣放到反右真正的转折点,才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
的转折点。
这里指的是1957年1月毛主席《在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8日、
27日两次讲话,和共两万字,可以说已经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他关于在社会主义社会
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如何对付的理论了。这两万字中,可圈可点可摘的
东西实在太多。但是至少下面这一段比较最充分地说明了鸣放的意图以及它与以后
反右派斗争的关系:
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不错的可以弥补我们
的短处;错的要反驳。至于梁漱溟、彭一湖、章乃器那一类人,他们有屁就让他们
放。让大家闻一闻,是香的还是臭的,经过讨论,争取多数,使他们孤立起来。他
们要闹,就让他们闹够。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讲的话越错越好,犯的错误越大越
好,这样他们就越孤立,就越能从反面教育人民,我们对待民主人士要又团结又斗
争,分别情况,有一些要主动采取措施,有一些让他暴露,后发制人,不要先发制
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55页)
在这篇讲话的上下文,毛主席还说:
"地主、富农,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他们老于世故,许多人现在还隐藏着。"
"一般说来反革命的言论当然不让放。但是它不用反革命的面貌出现,那就只
好让他放,这样才有利于对它进行鉴别和斗争。""如果有人用什么大民主来反对社
会主义制度,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对他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这不是已经把引蛇出洞的战略部署说得清清楚楚了吗?难道还有什么地方不明
白,还有什么疑问吗?
大概就是由于这一点,毛主席自称:"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当
然,"有人"又会说,"你那是在内部会议上讲的呀?"但是,毛主席在6月8日以前近
半年时间里,每次讲话的时候,确实都没忘了说:"毒草锄了可以当肥料"这样的话,
你没有参透其中奥妙,你只好自认晦气。
看了这些话,对于《事情正在起变化》、《这是为什么?》、《文汇报的资产
阶级方向应该批判》本来是不应该惊讶的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人都
感到始料不及(其中一些人是大感痛快和解气的)。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
是,这一次会议是党内高干会议,与早两个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那一次是引蛇
出洞的方针初见端倪而尚未最后决策的会议)相同,传达的范围有限,就我本人来
说,就因为随周恩来出访亚欧11国,两次传达都没有听到(前一次略知一二)。第
二个重要得多的原因是,1956年2月苏共二十次大会上,赫鲁晓夫揭发了斯大林的
错误,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震动极大。在全世界包括整个在内,都引起了一种
社会主义、共产党必须改弦更张,更加宽容、民主的印象。毛主席本人以及中国共
产党全党在1956年全年都有这方面的言论。毛主席引蛇出洞的决策,应该是在10月
份的波、匈事件以后开始考虑的,而一旦形成,他就亲自执行,全力以赴地作好
"引"的工作。其第一个标志就是一个月以后,也就是1957年2月27日在第十一次最
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以及其开放的口吻,甚至极有风趣的口吻,鼓励大家
鸣放。接着,他又在3月12日邀请许多党外人士参加的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内容更加开放,提出"不要围剿王蒙"、"中央就没有官僚主义了吗?""鲁
讯不但反右而且也反左"。"现在不是反得不够,不是放得过多,不要怕放,不要怕
批评,也不要怕毒草"。3天以后,他老人家又风尘仆仆一路南下。3月16日起程,
3月18日在天津,3月19日在南京,3月20日在上海,4月份又到杭州,自己说自己
"变成了一个游说先生"(南京讲话),游说大家鸣放,这样一直到4月30日在天安
门城楼上恳切地请民主党派帮助共产党整风。毛主席不但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最高统
帅,也是一位制敌机先的前线总指挥。5月1日整风正式开始。因此《在省市委自治
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作为一种不和谐音夹在中间不但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
意,好像连后来成为反右积极分子的党员干部也没有怎么注意。所以毛主席才一再
说党内干部有百分之九十想不通他号召鸣放的主张。
关于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报告既然是秘密报告,中共当然也不会公开宣传,
但是事实上中国人知道的范围很广。因为中央决定把朱德从莫斯科带后来的译文印
成小三十六开的小册子,封面上题目都没有,只印有"内部刊物,注意保存"两行字。
因此这个报告的内容实际上传播极广。另外外文书店还发售美共的《工人日报》,
上面也载有报告的英译文全文,北京各大学的学生竞相购买,竟致把《工人日报》
买光。尤其是毛主席当时一再发出要打防疫针,种牛痘的主张,《参考消息》由于
他的旨意而由2000份扩大发行到40万份,每个大学生都可以订阅。看来他并不反对
让这个报告的内容从各种渠道泄漏出去。因此,这个报告已算不得什么秘密了。按
《参考消息》不能登赫鲁晓夫报告的内容,但是可以登各国的反应。
不过,有一点不能不说的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即在最高国务
会议上的讲话)公开发表时已在6月19日,反右派斗争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了,
而且其中删掉了许多开明的话,却增加了本来没有的六条政治标准。至于在宣传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已到1964年,不但上面提到的话完全不见,而且只剩下强
调敌我矛盾的话,在文化大革命的大批判中大起作用。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怎么也
不能信服这是"阳谋"。
二
对于毛主席来说,虽然前面已经说过,他身经百战,经历过无数的挫折与屈辱,
但是苏共二十大给他的刺激也许是最大的刺激。因为这是他已经达到权力巅峰后的
刺激。这个刺激看来支配了他晚年整整20年的生命。
1956年本来是毛主席认为"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开头就让他高兴。1月15日,
北京公私合营的工人、店员、资本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还有农民和各届
人士共20万人集合在天安门广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震耳。毛主席在城楼上接受了
北京市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喜报。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
用毛主席后来的话说,"自1840年以来116年"的奋斗目标已经达到了。
毛主席是永远的革命家,他的思想是决不肯到此止步的。一个目标的完成在他
只是第二个目标的开始,这年刚开始,他就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话只有
一句,新华社的同志因为参不透他老人家的心思因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违抗毛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毛主席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陆小曼照片珍藏|再别康桥|徐志摩
- ·橘洲寻访|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毛泽东 中国出了个巨人
- ·中华文人和英雄的爱情观|毛泽东|沁园春
-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
- ·她在毛主席身边当机要员
- ·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
- ·毛主席烧了林彪的第一号令
- ·说说毛泽东诗词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山日出》
- ·《人间四月天》人物介绍|再别康桥|徐志
- ·徐志摩名作欣赏《残破》
- ·徐志摩名作欣赏《“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
- ·徐志摩名作欣赏《云游》
- ·徐志摩名作欣赏《火车擒住轨》
- ·徐志摩名作欣赏《我的祖母之死》
- ·徐志摩名作欣赏《吸烟与文化》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