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雨果奇观,雨果其人

雨果奇观,雨果其人

浏览次数: 99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雨果奇观,雨果其人,
  作为创造了文学艺术奇观的超人,雨果最显著的标志,是他的罕见的才能。如果说,持久的存活力与强盛的生命力是这个寄观的生命基础的话,那么,超常的智能与精神创造力则是这个奇观裂变呈现的真正能量。这能量,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深厚,最高效,最具爆发力的一种能量。仅看这几个例子就足够了:15岁时,三个星期就完成了中篇小说《布格-雅加尔》,此作后来被评为“在好些地方堪与梅里美的优秀短篇媲美”(安德烈·莫洛亚语);17岁时办刊物,任主编,一年多时间里写了120篇文学



www.350xue.com
评论与 22首诗,这些文章“旁征博引,表现出真才实学”,其中不少篇至今仍熠熠生光;举世公认的杰作《巴黎圣母院》只用了六个月时间就写完;去世前不久,他仍表现出“惊人的口才”,甚至在临终弥留之际,他也吟出了一句警句式的诗,几乎所有的传记都不能不加引用……漫长的一生,充满了这样多精神能量的爆发,其造成的壮观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造成了这种奇观的精神能量,在文学史上只有少数旷世难逢的最杰出的人物才会具有。如果说,文学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人物都有使得自己卓尔不群的天才力量、天才基因的话。那么,应该说、雨果身上的天才力量、天才基因要算是更为全面,更为多元的了。
  他具有极为活跃的易感性与极为敏锐的感受力,任何平凡细小的事物,都足以引发出他丰富的体验,他善于从任何进人他感受范围里的事物中,发掘出意蕴与诗意,抽引出思绪与见解,或者赋予它以意趣与象征。他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关注力,不论是对社会事件,还是对现实事物,并且能极为迅速地转化为思想上的热情与行动上的参与,还爆发为巨大的思想闪光,体现出典范的人格力量。他具有极强的获知力。博览群书,通古晓今,他很大的一个本事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知识裂变力,因此,他有时竟然像无所不知的饱学之士。
  这些高度的禀能,使他像一块容量无限大的海绵,不断地从现实、从社会、从历史、从书本中吸取大量的养分,构成了他那像永不枯竭之泉的心,由此,无穷无尽的创意、诗情、思绪、灵感、见解、观点源源不断涌出,有如喷泉一样旺盛有力。
  他具有极富创造性的丰富想像力。他的想像如天马行空,豪放不羁,宏伟辉煌,活脱鲜亮,既不流于诡谲怪异,更不陷于神秘虚缈。他善于构思出极不平凡的人间故事,扣人心弦,令人扼腕惊叹;他善于调遣不寻常的偶然性,想像出高度巧合、有如神使天成的戏剧性场面;他还善于借助惊人的悟性与知识。任想像驰骋在时间与空间广大无垠的王国里,启用一切可能的材料。手段与细节并加以组合,虚构出过去时代栩栩如生的历史景观与生活境况,营造出他从未亲身见识过的五光十色的异国风光与特殊情调。
  他具有极高明的叙述才能,善于编织不同凡响的故事,起伏跌宕,柳暗花明。在每一个情节上都引人人胜。他的故事虽然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或很少可能有的,但他很有本领在叙述中贯注一种雄辩的力量,使人并不有假伪之感而只觉得非常浪漫;他还很有本领在叙述中贯注自己的激情,非常有意识将叙述导向一个道义精神的目的,使人乐于随同他到达彼岸并深为感动。
  他是抒发胸臆、倾诉情怀、宣扬思想的天才。既然恩与情并茂有如泉涌,他也就有了随时任意倾洒的豪气,像挥金如上的富翁。他善于铺陈。渲染思想与情感,其喜怒哀乐、恩绪见地皆成诗文。他如何才得以使自我的倾诉、主观的抒发、甚至忘乎所以的议论,叫人乐于倾听、易于认同以至被吸引受感染?他靠的是巨大的思想热情与真挚的感情力量,他这种最自然不过的能力、胜过了任何方法技巧,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与雄辩的说服力。
  他是令人惊叹的描绘巨匠,其天才之辉煌,在文学史上很少有人能够媲美。他的才能丰富多样,拥有好多套笔墨,表现出好多种风貌,笔触有时细致,有时奔放;色调有时柔和,有时浓烈;构图有时繁详,有时简约;形象有时真实,有时奇特。不论是任何事物、任何场景、任何人物形象,他描绘起来都无不从容自如,潇洒流畅,笔墨饱酣。他更善于作强烈的明暗对照,构制宏伟的场面,泼洒鲜明的色彩,绘出辉煌的画面,营造出博大雄伟的气势。他这些才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不能说他像一个画家而只能说,绘画史上只有像德拉克洛瓦这样辉煌的人物,才具有雨果这样的描绘风格。
  雨果在语言能力、语言艺术上的天赋更是无与伦比的。他是法国文学史上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语言在他手里已经无所不能。他能把语言运用到出神人化的地步。他用语言作材料,同时完成画家、雕刻家、音乐家的职能,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浮想联翩,洋溢着激情,充满了绚烂色彩与丰富音响的形象世界。他高超的散文语言艺术令人心策,他超凡的诗歌语言天才更是令人惊叹,他对诗的与格律有天生的本能,只要一进人吟哦领域。他就如鱼得水,由此,诗韵灿烂生辉,格律丰富多姿。雨果在语言艺术上的全面优势,是很多以语言艺术为业的人都望尘莫及的。
  这就是雨果多元的才能与能量,仅其中的一项,就足以造就一个出色的才人学者了,而雨果却得天独厚,竟拥有如此多项。这些多元的天才基因、天才能量,在不同的题材对象面前,在不同的文学形式的要求面前,按不同的比例、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艺术运作,也就产生了不朽的诗篇、伟大的小说。轰动的剧作,以及有重大影响的散文与评论,使雨果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里都取了登峰造极的地位,使法国文学中出现了一个旷世难逢的拥有全面优势、俯视大地的雄才。


  在人的存在状态中,如果只有超常的自我潜能、超常的自我能量,而缺乏自觉的、积极的存在意识的激发,这种潜能的发挥是会受到很大的局限的,甚至会被窒息,会被虚掷。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少此类情形,象征派诗歌天才韩波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雨果奇观的典型意义在于,他辉煌的存在状态,正是他超常的能量在自觉的积极的存在意识激励、冲撞、支撑下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雨果奇观不仅是文学的奇观,而且也是人生的奇观。
  1816年7月10日,雨果14岁时,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誓言:“要成为夏多勃里昂,否则别无他志。”当时,夏多勃里昂的声望正隆,如日中天,他既是曾使千万读者崇拜的文坛泰斗,法兰西学院四十位“不朽者之一”,又是复辟王朝的内政部长,贵族院议员,欧洲政治中风头十足的人物,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来说,“要成为夏多勃里昂”,此志可谓不小。不论夏多勃里昂实际上具有多大的价值,不论这个志向带有多少的政治观念上的局限性,但无疑要算是雨果最早定型的一种自为存在意识,一种强烈的自主精神,它显然成为了雨果青少年时期存在状态中的一股激发力。今天,我们不必过于夸大这一股激发力所起的神奇作用,它至少使得少年雨果进取的起点与行程来得比别人早:17岁时,当上刊物的主编;25岁时,成为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反对伪古典主义文学的旗手。
  研究文学史的人都曾注意到,在19世纪文学中,像雨果这样早有奋斗目标的人为数甚少。与他同时代的大诗人,不论是比他稍长的拉马丁与维尼,还是稍微年轻的缪赛与戈蒂埃,都可以说是“少无大志”,而且,从来也没有表现出有雨果那样强烈、执着的进取精神,只有巴尔扎克在将近30岁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豪言壮语:“我要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未完成的事业。”不止一个文学史家与传记作者,都把雨果的上述誓言,视为“野心”与“虚荣心”的表现,而且,雨果崇拜的偶像夏多勃里昂本人就是“虚荣的化身”。不过,人们不要忘记,很多伟大的壮举与功业。其最初的动机往往不是伟大高尚的,甚至还可以说,有时还不免是卑俗平庸的。雨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并没有止于取法于夏多勃里昂,而是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与激励。
  事实上,雨果从20年代后期摆脱保王主义的政治倾向之后,他就有了新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在1831年的《玛丽蓉·德·洛尔墨》的序言中;他已经开始有新的标杆,要成为文学领域中的查理大帝拿破仑式的人物、莎士比亚式的诗人了。他以新时代文学缔造者自命。赋予自己的“神圣的使命”、愈来愈明确地把自己定位在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高度上,把自己定格为“芸芸众生的保护者”、”劳苦大众的辩护人”、“社会问题的作家”、“法兰西民族的良心”,并且朝着这种理想与奋斗目标,以勤奋的创作劳动,一砖一瓦地为自己建筑起了树立这些丰碑的圣殿。他毕生的这种攀登不止、奋进不已的精神是如此高昂,即使是在他流亡国外、幽居于根西岛、年已60多岁的时侯,他仍在自己“高城居”的套间门上,刻上了”继续”与“攀登”两行大字以自勉。雨果的漫长生活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力求有所作为的自为存在意识,而且是一种力争高标高质的存在意识,如此自觉、如此强烈、如此执着的存在意识,在与他比肩而立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巨人的身上也是不多见的,它是文学上雨果奇观的内动力。凯旋门前那隆重的国葬,即是它所得到的回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雨果奇观,雨果其人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雨果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