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浏览次数: 64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 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 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 笔优美的游记。
  著名的电影《金秋桂花迟》就是根据郁达夫小说改编的。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诱骗、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将郁达夫杀害,终年四十九岁。郁达夫被杀害后,由于日本宪兵封锁消息,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猜测。日本著名作家铃木正夫经过20多年的调查 ,凭借非常翔实的资料,并且找到了下令杀害郁达夫的宪兵班长,最后把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离武吉丁宜三公里的华侨公墓,建立了一座高达两米的烈士纪念碑,以纪念郁达夫和其他十位惨遭杀害的反法西战士。但至今没有人知道,郁达夫先生遗骨究竟在哪里。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可歌可泣的事迹被拍成多部影视作品。电视剧《郁达夫之死》获1995年度"飞天奖",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郁达夫传奇》深受观众好评。




郁达夫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郁达夫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