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巴尔扎克的双重生活

巴尔扎克的双重生活

浏览次数: 35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巴尔扎克的双重生活,

  巴尔扎克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从最初与她相爱时候起,贝尔尼夫人就不但真诚地爱他,为他排除事业上遭遇到困难和障碍,她还是他精神上的导师。她勉励他、帮助他、指导他,她给他提供创作素材,培养他艺术鉴赏力,甚至在他的手稿上一字一句地指出哪些写得好,哪些不好,应该重写,可以怎么写。因此,批评家和传记作家们都一致认为,是她造就了巴尔扎克成为一位作家。现在,他再也找不到一个像贝尔尼夫人那样的宽厚的情人和知己了。他希望韩斯卡夫人能接替她,但这位好妒嫉的



www.350xue.com
女子显然与贝尔尼夫人不是同一类女性。她不具备贝尔尼夫人那种真挚的爱和宽厚大度的心灵。

  怎样纪念贝尔尼夫人这一永久不灭的爱呢?在创作小说《幽谷百合》时,巴尔扎克以她作为女主人翁德·莫尔索夫人的原型。德·莫尔索夫人是一个“肩膀很美的女子”,已经有两个孩子,她丈夫生性暴戾,为人刻薄古板,使她在家中没有乐趣。当年轻的贵族费利克斯在一次舞会上爱上她,并且设法成了她家的朋友之后,她的内心发生了骚动。她十分厌恶她的丈夫,但又始终克制着对费利克斯的爱,因而心灵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不管费利克斯如何苦苦追求,她始终与他保持着纯洁的感情。但当她得知费利克斯经受不住英国贵妇人杜德莱夫人的诱惑,堕入肉欲的享受时,她悲痛万分,无所适从,只好把死看成是一种解脱。弥留之际,她向自己所爱的人承认,她常常使他“期待一些快乐,而我自己却在那种快乐面前退却了”,并交给他一封长信,向他“敞开心扉”。对贝尔尼夫人的强烈的爱,使巴尔扎克甚至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也毫无顾忌地称颂贝尔尼夫人是“神圣的造物,而德·莫尔索夫人只是她的一个苍白的写照”。贝尔尼夫人读过《幽谷百合》之后,赞赏这是“一部完美无缺的杰作”,说由此看到自己一生中对她所爱的人的期望已经实现,因而感到欣慰:“我可以暝目了,我确信你头上已经戴上那顶我希望看到的桂冠。”

  在无尽期待的煎熬中

  1842年1月,巴尔扎克收到一份讣告,说韩斯卡先生已于去年11月去世。巴尔扎克等待着韩斯卡夫人的态度,但是直到2月下旬,她的来信仍然没有提到早就答应过的婚事,相反向他宣称他可以自由了,因为她要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她唯一的女儿。的确,她是有顾虑的:像她这样的门庭出身的人,若是嫁给巴尔扎克,她担心她的家会认为有失体面;她还害怕再婚后,家里人会夺走她的女儿;再说,她自己也已今非昔比,能使巴尔扎克这个耽于女色的人满足吗。但在巴尔扎克来说,根本没有想到这一些,他看了她寄来的画像后,仍然真心称颂她像少女一样的漂亮,反而担心自己会让她厌烦,怕自己会被她看成像是“一只赖在脚边不肯走开的狗”,他只祈求她能让他“依偎在您的石榴裙下安度我的余年”。

  1843年7月至9月,巴尔扎克在彼得堡与他亲爱的夏娃再度相会,发现她“依然是那样的年轻美貌”。这次相会,两人恢复了在日内瓦和维也纳见面时的亲密关系。他与她久久地待在一起,在茶炊前倾诉绵绵情话,为她们母女朗读小说。这次相会,使巴尔扎克再次征服了情人的心,也给韩斯卡夫人留下“甜美的”回忆。她终于承认她的情人属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之列。她寄给他一块穿过的黑色裙袍上剪下的布片;巴尔扎克每次用这布片揩拭笔上的墨迹,就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一扫以往无尽期待中的煎熬和焦虑,确信今后的生活也定将像今日那样的甜美。他在自己的室内的墙上挂了威尔卓尼亚的风景,桌子上摆着情人的画像,受爱情的激励,也不再像曾经出现过的“精力衰弱”,而是感到创造力再度获得了挥发。他只期望他的心上人尽快解决好因丈夫去世后遗留下来的遗产继承问题,来法国与他永远一起生活。

  韩斯卡夫人真是一个犹豫不决又多疑的人。这使作家在此以后又经历了一段时间期待的煎熬。1845年,她总算来了信,说愿意见他。于是,巴尔扎克立刻在5月奔赴德累斯顿与她会面,并陪同她母女两人一起游览德国南方、巴黎、鹿特丹、海牙、布鲁塞尔。这次与她一起旅游,巴尔扎克感到两人比任何时候都要亲密,心情十分愉快。

  无尽期的期待终究有了一个指望。1846年9月,韩斯卡夫人不得不与她的情人一起为他们的结婚作准备了,因为她已经怀孕,虽然她的个性决定了她仍不免态度时有冷热,使得巴尔扎克情绪也因她而波动。不过其中有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一次韩斯卡夫人交给巴尔扎克10万法郎的巨款,让他购置房屋和家具,结果他给买了股票;他还喜欢高价去买种种豪华或者名人用过的物品。想想看,这个专门干出一些不合时宜事的丈夫,能不叫她生气吗?而且,韩斯卡夫人的一个妹妹写信给她,说巴尔扎克是一个著名的“好色之徒”,这样的丈夫能保证忠实于她吗?此外,因为怀孕的关系,他们不得不考虑秘密举行结婚;还有因为韩斯卡夫人一直把自己的年龄隐瞒了6岁,身份证明又遇到了麻烦。于是,韩斯卡夫人向他提出至少推迟一年结婚,孩子可秘密诞生,在结婚书上追认也无妨。这使巴尔扎克感到十分沮丧。更大的打击是,韩斯卡夫人在这年的12月早产生下一个女儿,很快就夭折了。

  1847年10月,巴尔扎克得到韩斯卡夫人的允许,备了最简单的行装和食物,长途跋涉去他梦寐以求的威尔卓尼亚。不过由于他名气太大,一路受到热情的款待,心中甚感高兴。待了4个月后,为股票的事,他曾在二月革命爆发的前夕,在严寒中,穿了一件韩斯卡夫人送给他的狐皮袄回巴黎。在巴黎,他只是沉浸在对爱的思念中,不但看不到革命,相反暴露出了他的保皇派的立场。到这年的秋天,他第二次来到乌克兰。在威尔卓尼亚,巴尔扎克过着由数不清恭敬的奴仆侍候的庄园主的生活。只是由于韩斯卡夫人要与一位外国人结婚,需得获得沙皇的恩准;另外,韩斯卡夫人家庭也反对他们的婚姻,使婚礼仍旧无尽期地拖了下去。但这时的他已经回不了巴黎,因为他患了重病,经受不起旅途的劳累。他的心脏早已十分衰弱,到1849年,他连走一步路都要喘气,并已经发生过几次心肌梗塞。他自己也知道:“我的灯油最多只够照亮我将要写的最后几部手稿了”。1849年至1850年的冬天,在他是最艰难的,整整有20天,他都卧床不起,韩斯卡夫人是他最忠实的看护。他能活到结婚那天吗?谢天谢地,1950年3月,终于获得了皇上的恩准,一切文件手续都总算办妥。3月14日,这位心脏病已经很重的新郎才得以在临近波兰的城市别尔季切夫(Berdichev)的圣巴尔巴拉教堂举行婚礼。因为新郎病重,新婚夫妇回巴黎的日子只好推迟到4月。

  他对她的爱是一贯的。在巴尔扎克与德·韩斯卡夫人相恋的近20年里,他不止一次把韩斯卡夫人当成是理想女性的原型写进了他的小说中。他不但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以德·韩斯卡夫人为原型,描写了心灵高尚、性情温顺、贞洁贤淑的少女欧也妮·葛朗台这么一个世界文学中异常令人喜爱和同情的美丽女性的典型。还在《乡村医生》中,他给主人翁、感情上受过重伤的贝纳西医生所深爱的那位姑娘取的名字就是德·韩斯卡夫人的爱称“夏娃”;他还把《塞拉菲塔》题献给她,用的也是德·韩斯卡夫人的真名和闺名。

  读巴尔扎克的传记,看到他生活中的贪婪、享受的强烈欲望,人们难免会觉得这位大作家是多么的粗俗和浅薄。但是,如果仅仅看到这一点,显然没有看到整个巴尔扎克。强烈的欲望是巴尔扎克旺盛生命力的勃发,这旺盛的生命力也表现在他的工作上。了解这位作家的生活的时候,特别不可忘记他对创作的执著。他自己曾这样说到他一般的生活规律:

  “我像母鸡一样在傍晚6、7点钟睡觉,让人凌晨一点钟把我叫醒,接着我一直工作到早晨8点。8点钟我再睡一个半小时,然后吃些营养并不丰富的早点,一杯纯咖啡,便又绑在我的战车上直到下午4点钟。这时候我得接待来访,洗个澡,出去走走,晚饭后去睡觉。”

  据统计,平常他都每天创作10多个小时,1834年11月间,每天甚至要干20小时。而且创作起来的时候,他又是那么的专心专意,别的什么都不顾,包括去他的情妇那里,而总是能够保持他那僧侣式的生活规律。在创作《高老头》的那个阶段,一天,德·阿布朗泰斯公爵夫人召唤他去,责怪他心中没有她。正埋头于写作的巴尔扎克没有听从她,只给这位公爵夫人写信解释,说:

  “只有一件事支配着我的生活,那就是不间断地写作……不要把我想得太坏。……”

  可见,在巴尔扎克的粗俗和浅薄之外,还有他的崇高和深刻之处。如果没有这种崇高和深刻,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伟大作家呢。

  最权威的巴尔扎克的传记作者安德烈·莫洛亚把什么都说清楚了:

  “实际上,巴尔扎克身上并存着两个人,一个是生活在人间的粗鲁汉子,同母亲和妹妹吵吵闹闹,因负债累累而四处躲避债权人,一面跟一位伯爵夫人书信传情,同时又与自己的女仆同居的人;另一个是塑造整整一个社会的作家,爱慕肩膀雪白、眼睛明亮的年轻女子、不论是女演员或是公爵夫人。他能体会并且理解最为细腻的情感,过着阔绰的、根本不必为可怜的金钱问题操心的生活。凡人巴尔扎克免不了和家里那些小市民打交道,盗火者巴尔扎克则同自己创造的高门显贵来往频繁。他的全部心思被自己塑造出来的人物所占据,以致无暇他顾。”

选自《大地》杂志〔1997年 第06期〕  



上一页  [1] [2] [3] 


巴尔扎克的双重生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巴尔扎克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