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白居易佳句赏析三

白居易佳句赏析三

浏览次数: 55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白居易佳句赏析三,

  丈夫贵兼济① 岂独善②一身
  白居易·《新制布裘》
 
  ①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
  ②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新制布裘》是一首言志的五言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为母守孝居渭村时。这两句是说,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岂能只顾独善一身而已,反映了白居易的抱负和品德。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元九,指元稹,仆,白居易谦称。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

--------------------------------------------------------------------------------
 
  才小分①易足 心宽体长舒
  白居易·《松斋自题》

  ①分:分配、给与。这里指给与自己的薪金待遇。

  《松斋自题》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任翰林学士时。这两句是说,我自己的才能小,给与我的待遇,已经满足了;人嘛,不要事事计较,心宽才能体健。知足长乐,随遇而安,心广体健,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体验总结出来的生活哲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大江①寒见底②匡山③青倚天④
  白居易·《题浔阳楼》

  ①大江:指长江。②寒见底:冬日江水清可见底。③匡山:庐山。④青倚天:形容庐山山峰高耸入云。

  五言古诗《题浔阳楼》,是诗人任江州司马时所作。这两句是说,站在浔阳楼上,看见的是近处的长江水清见底,远处青翠的庐山高耸入云。俨然一幅宽广寥阔、山青水秀、色彩鲜明、景象逼真的山水画。

--------------------------------------------------------------------------------
 
  大弦①嘈嘈②如急雨小弦③切切④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⑤
  白居易·《琵琶引⑥》

  ①大弦:琵琶有四弦,一条比一条细,最粗的一条即是大弦。
  ②嘈嘈;大弦弹出的声音,沉重舒长,如急雨盖地。
  ③小弦:最细的一条弦。
  ④切切:小弦弹出的声音,细促清幽,如切切私语。
  ⑤大珠句;形容琵琶弹出的声音,如大小不同的珍珠,泻落在玉盘里。
  ⑥诗题一作《琵琶行》。

  《琵琶引》与《长恨歌》同为具有独创性的长篇叙事诗,千古不朽的名作,写于诗人任江州司马时。早在诗人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四句的前两句是说弹奏琵琶音响之精微,忽如急雨,忽如私语;后两句是说琵琶把大弦和小弦嘈嘈切切的声音杂弹在一起,繁弦连贯、变化多姿,其声如大小参差的珍珠泻落在玉盘里,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诗人以丰富多彩、精妙新巧的比喻,描绘变化多端的音乐形象,出神入化,维妙维肖。双声和双音叠韵词的运用,更加强了悦耳的听感和韵律的节奏,突出地表现了诗的婉转、动听的音乐美。

--------------------------------------------------------------------------------
 
  大抵四时心总苦①就中肠断是秋天
  白居易·《暮立》
 
  ①苦:佛教教义,苦海无边。

  《暮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两句是说,一年四时心总怀苦;秋风萧瑟,万木衰落的秋天,那是令人肠断的季节。时诗人服母丧居下渭村,年龄四十刚过,颇贫病,元稹分俸济其困乏。这两句诗就是反映了当时的心境,前句写心怀苦,后句写身怀苦。身心之苦,一遇萧瑟的秋日,就会更加令人愁肠满腹。

--------------------------------------------------------------------------------
 
  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白居易·《履道①居三首》之一

  ①履道:洛阳履道里,白居易在洛阳居处。

  原诗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豪门贵宦人家,建有房舍并不居住者,大有人在,主人到老都不曾到这里来过。对豪门贵宦的占田营宅,穷奢极欲之状,怨愤讽刺之意毕现。

--------------------------------------------------------------------------------
 
  万里经年①别孤灯此夜情
  白居易·《除夜②寄弟妹》

  ①经年:经年累月,喻时间很久。②除夜:古人讲之除夜,一指“除夕”,即十二月最后一日之夜晚;一指冬至前一日,亦称“除夜”。诗中有“归思逼新正”,逼是临近,新正即新年。冬至一过,即近新年,故此“除夜”指冬至前一日之“除夜”。

  《除夜寄弟妹》是一首五律。白居易与其弟妹同胞情深,关系融洽。这两句是说,与弟妹流离东西,各在万里这外,一别很久,在此除夜,一人对着孤灯,思念之情不能自禁。这两句俨然一幅孤灯夜坐图,十分传神。

--------------------------------------------------------------------------------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白居易·《岁晚旅望》

  七言律诗《岁晚旅望》,当作于诗人赴江州司马任途中。这两句是说,秋霜能使万物改变颜色,一年四季中,冬日万物凋谢,景象萧条、寂寥。时诗人遭贬,心情沮丧,写景寓情,情发于中,蕴藉深沉,韵味悠长。

--------------------------------------------------------------------------------
 
  万里王程①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白居易·《入峡次巴东②》

  ①王程:奉王命登程。②巴东:今重庆市一带。

  七言律诗《入峡次巴东》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7年),诗人赴忠州任途中。这两句是说,奉朝廷之命,到忠州上任,奔波万里过了三峡;全家人今后的生活,都寄托在这只船上。沉郁之情稍解,心境已见开朗,语意显得轻松、自然。

--------------------------------------------------------------------------------
 
  万丈赤幢①潭底日一条白练②峡中天

  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澧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
 
  ①赤幢:红旗。
  ②白练:白绸。

  原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赴忠州任时,元稹自通州司马迁虢州长史,三月十一日相遇于峡口,停舟夷陵,留三日而别。这两句写潭清峡窄的景象——俯视潭水,丽日的光芒照射潭上,如一幅万丈红旗平铺潭底;仰望天空,像一条白绸悬挂在峡顶。上句写江潭的清澈,下句言峡谷的狭窄。上句景色壮丽,下句景象惊险。写景如画,运笔细腻,读来如临其境。




白居易佳句赏析三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