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佳句赏析二
浏览次数: 95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白居易佳句赏析二,
在天愿作比翼鸟②在地愿为连理枝③
白居易·《长恨歌④》
①长生殿:唐华清宫一殿名,天宝元年十一月造,名为集灵台,祀神用。唐代又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所以诗中所指长生殿,不一定专指集灵台。②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列,紧靠而飞。③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④长恨歌: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冬,时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道古论今,言及唐玄宗之溺于声色及杨贵妃之恃宠贵幸,终于酿成马嵬之变,不胜感慨,乃据王质夫之建议作成此诗。陈鸿并为之作《长恨歌传》,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
这四句是说,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作恩爱夫妻。诗句写得宛转动人,常为后人引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
--------------------------------------------------------------------------------
十分满盏黄金液①一尺中庭②白玉尘③
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①黄金液:指酒。②中庭:院子。③玉尘:喻雪。
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两句是说,你看那中庭的雪,已经下了有一尺厚,雪夜寒冷,请满盏饮酒。雪夜留饮,天寒情热。
--------------------------------------------------------------------------------
人间无正色①悦目②即为姝③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议婚》
①正色:美色。 ②悦目:好看。 ③姝:美女。
这两句是说,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这里提出的选美标准——悦目,不同于传统的选美标准。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白居易·《太行路》
这两句是说,生而为人,实在不要作女儿身。女人可怜,一生中的日子,是苦是乐,全由他人(男子)安排,多悲哀,少欢乐。以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的状况,暗喻君臣关系,臣下缺乏自立,身无自由,苦多乐少,命运全由君王所左右。委婉含蓄,蕴藉深沉,耐人琢磨。
--------------------------------------------------------------------------------
人各有偏好物①莫能两全②
白居易·《截树》
①物:事物。 ②两全:顾全双方或两方面,于两方面均无损害。
五言古诗《截树》作于江州。这两句是说,人各有偏于一方的爱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事物要照顾到两方面是很难的。譬如园中的树木,人要按其所好,截取自己要求的形状,树木既要照顾人的要求,又要自己随意生长,那是难得办到的。物难两全,语含哲理,隐喻诗人遭贬的教训。
--------------------------------------------------------------------------------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白居易·《鹦鹉》
七律《鹦鹉》作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这两句是说,鹦鹉的主人深情伶爱它灵巧善言的嘴吧。然而鹦鹉却不领情,它想的是怎样冲出牢笼远走高飞。鹦鹉的心思和主人的怜爱是多么不同啊!似以物喻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
人间祸福愚①难料世上风波②老不禁③
白居易·《戊申④岁暮咏怀三首》之三
①愚:自称之谦词。 ②风波:比喻动荡不定。此指仕途之坎坷、险恶。 ③不禁:经受不住。 ④戊申: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是年,白居易任刑部侍郎。
原诗是一首七律。有“七年囚闲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辜负昔时心”之句。白居易从唐宪宗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到唐穆宗长庆元年任中书舍人,中经忠州刺史、主客郎中、知制诰,前后七个年头,是白居易最坎坷的时期,因而他自比为“笼中鸟”。如今,任刑部侍郎,他欲展翅翱翔,实现昔日的宏愿。然而,纵观自己坎坷的历程,足证人生祸福实难自料,宦海风波,仕途艰险,自己已届老年,再经不起了。万一再有个差池,就追悔莫及。于是,“莫求致仕且分司”的打算,即付诸实施。次年(大和三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闲职,专住洛阳。此后,再未担任过什么实际职务,但赢得了老年的平安。这两句诗乃是饱经宦海风波之人的经验之谈。
--------------------------------------------------------------------------------
人间荣耀因缘浅林下幽闲气味深
白居易·《老来生计》
七律《老来生计》作于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居洛阳时。这两句是说,人间那些荣华富贵的事,对我来说,缘法太浅,无法享受;退隐林下,过幽静闲适的生活,那个滋味才浓,才是趣味无穷。淡漠荣耀,向往林下,以为“老年生计”。诗句乃明志之言,意味深长。
--------------------------------------------------------------------------------
九重城阙①烟尘生②千乘万骑西南行③
白居易·《长恨歌》
①九重城阙:指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九道门,叫九重,一路门,二应门,三雉门,四库门,五皋门,六城门,七近郊门,八远郊门,九关门。
②烟尘生:发生战乱。
③千乘句:西南行,指逃亡四川。《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五载六月,潼关不守,京师大骇。“甲午,将谋幸蜀。……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资治通鉴·唐纪》卷三十四:’杨国忠……首唱幸蜀之策,上然之。……甲午,……上移仗北内,既夕,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余匹,外人皆莫之知。乙未,黎明,上独与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妃、主、皇孙之外者,皆委之而去。”可知此次逃亡极为仓促匆忙,唐玄宗已被吓得手足无措,只有带着杨贵妃逃跑了;当时,狼狈不堪,“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诗中“千乘万骑”乃夸饰之词,不足为信。
这两句是说,富贵天子唐玄宗吓破了胆,带着贵妃和千骑之众,仓忙向四川逃跑。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①风飘管弦
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①三品松: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洛阳。这两句是说,九龙潭清澈如镜,月挂中天,影入潭中,如月映酒杯之中;风动三品松树,风声过处,如管弦齐奏。形容九龙潭月、三品松风的景象,一赞形,二赞声,优美、传神,引人入胜。
--------------------------------------------------------------------------------
几处早莺①争暖树②谁家新燕③啄春泥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佳句赏析二
白居易佳句赏析二(二画开头)
七月七日长生殿①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②在地愿为连理枝③
白居易·《长恨歌④》
①长生殿:唐华清宫一殿名,天宝元年十一月造,名为集灵台,祀神用。唐代又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所以诗中所指长生殿,不一定专指集灵台。②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列,紧靠而飞。③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④长恨歌: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冬,时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道古论今,言及唐玄宗之溺于声色及杨贵妃之恃宠贵幸,终于酿成马嵬之变,不胜感慨,乃据王质夫之建议作成此诗。陈鸿并为之作《长恨歌传》,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
这四句是说,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作恩爱夫妻。诗句写得宛转动人,常为后人引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
--------------------------------------------------------------------------------
十分满盏黄金液①一尺中庭②白玉尘③
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①黄金液:指酒。②中庭:院子。③玉尘:喻雪。
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两句是说,你看那中庭的雪,已经下了有一尺厚,雪夜寒冷,请满盏饮酒。雪夜留饮,天寒情热。
--------------------------------------------------------------------------------
人间无正色①悦目②即为姝③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议婚》
①正色:美色。 ②悦目:好看。 ③姝:美女。
这两句是说,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这里提出的选美标准——悦目,不同于传统的选美标准。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白居易·《太行路》
这两句是说,生而为人,实在不要作女儿身。女人可怜,一生中的日子,是苦是乐,全由他人(男子)安排,多悲哀,少欢乐。以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的状况,暗喻君臣关系,臣下缺乏自立,身无自由,苦多乐少,命运全由君王所左右。委婉含蓄,蕴藉深沉,耐人琢磨。
--------------------------------------------------------------------------------
人各有偏好物①莫能两全②
白居易·《截树》
①物:事物。 ②两全:顾全双方或两方面,于两方面均无损害。
五言古诗《截树》作于江州。这两句是说,人各有偏于一方的爱好,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事物要照顾到两方面是很难的。譬如园中的树木,人要按其所好,截取自己要求的形状,树木既要照顾人的要求,又要自己随意生长,那是难得办到的。物难两全,语含哲理,隐喻诗人遭贬的教训。
--------------------------------------------------------------------------------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白居易·《鹦鹉》
七律《鹦鹉》作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这两句是说,鹦鹉的主人深情伶爱它灵巧善言的嘴吧。然而鹦鹉却不领情,它想的是怎样冲出牢笼远走高飞。鹦鹉的心思和主人的怜爱是多么不同啊!似以物喻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
人间祸福愚①难料世上风波②老不禁③
白居易·《戊申④岁暮咏怀三首》之三
①愚:自称之谦词。 ②风波:比喻动荡不定。此指仕途之坎坷、险恶。 ③不禁:经受不住。 ④戊申: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是年,白居易任刑部侍郎。
原诗是一首七律。有“七年囚闲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幸得展张今日翅,不能辜负昔时心”之句。白居易从唐宪宗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到唐穆宗长庆元年任中书舍人,中经忠州刺史、主客郎中、知制诰,前后七个年头,是白居易最坎坷的时期,因而他自比为“笼中鸟”。如今,任刑部侍郎,他欲展翅翱翔,实现昔日的宏愿。然而,纵观自己坎坷的历程,足证人生祸福实难自料,宦海风波,仕途艰险,自己已届老年,再经不起了。万一再有个差池,就追悔莫及。于是,“莫求致仕且分司”的打算,即付诸实施。次年(大和三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的闲职,专住洛阳。此后,再未担任过什么实际职务,但赢得了老年的平安。这两句诗乃是饱经宦海风波之人的经验之谈。
--------------------------------------------------------------------------------
人间荣耀因缘浅林下幽闲气味深
白居易·《老来生计》
七律《老来生计》作于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居洛阳时。这两句是说,人间那些荣华富贵的事,对我来说,缘法太浅,无法享受;退隐林下,过幽静闲适的生活,那个滋味才浓,才是趣味无穷。淡漠荣耀,向往林下,以为“老年生计”。诗句乃明志之言,意味深长。
--------------------------------------------------------------------------------
九重城阙①烟尘生②千乘万骑西南行③
白居易·《长恨歌》
①九重城阙:指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九道门,叫九重,一路门,二应门,三雉门,四库门,五皋门,六城门,七近郊门,八远郊门,九关门。
②烟尘生:发生战乱。
③千乘句:西南行,指逃亡四川。《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五载六月,潼关不守,京师大骇。“甲午,将谋幸蜀。……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资治通鉴·唐纪》卷三十四:’杨国忠……首唱幸蜀之策,上然之。……甲午,……上移仗北内,既夕,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余匹,外人皆莫之知。乙未,黎明,上独与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妃、主、皇孙之外者,皆委之而去。”可知此次逃亡极为仓促匆忙,唐玄宗已被吓得手足无措,只有带着杨贵妃逃跑了;当时,狼狈不堪,“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诗中“千乘万骑”乃夸饰之词,不足为信。
这两句是说,富贵天子唐玄宗吓破了胆,带着贵妃和千骑之众,仓忙向四川逃跑。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①风飘管弦
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①三品松:松树名,在嵩山少林寺,相传唐武则天封以三品,故名。
原诗是一首七律,作于洛阳。这两句是说,九龙潭清澈如镜,月挂中天,影入潭中,如月映酒杯之中;风动三品松树,风声过处,如管弦齐奏。形容九龙潭月、三品松风的景象,一赞形,二赞声,优美、传神,引人入胜。
--------------------------------------------------------------------------------
几处早莺①争暖树②谁家新燕③啄春泥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佳句赏析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二同步辅导 推荐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