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文学史——白居易

文学史——白居易

浏览次数: 38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文学史——白居易,
                2、 陶渊明   韦应物

                3、 元和十一年     江州

                4、 《长恨歌》     〈〈琵琶行〉〉

                三、简答题

                 1、白居易闲适诗受陶渊明韦应物影响较为明显,风格浅近平淡,多写个人闲情逸致、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有的诗表现出知足常乐的心态。这类诗,有一种淡邈悠远、温厚柔和的情致。如表现友情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他的闲适诗也有消沉颓丧的作品,如《醉中对红叶》:“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桑叶,岁红不是春。”

 

                 2、白居易的感伤诗,是感触于外界事物而引起内心冲动的创作,这类诗虽写一时的感触,但往往有深沉的寄托。其《长恨歌》、《琵琶行》代表着白居易诗歌的最高成就,两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加以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多方面的气氛烘托以及和谐流转的韵律声调,艺术上达到很高成就。

 

                四、论述题

                 1、《琵琶行》写于诗人元和十一年谪居江州司马期间,通过对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生平描写,寄托着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身世之感。全诗可分四层,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第一层,写秋夜送客,得遇琵琶女。第二层从“转弦拨轴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描摹琵琶女精湛的演奏,写其“幽愁暗恨”的内心世界。第三层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自诉身世。最后是第四层,诗人抒发感慨。

                  以音乐形象为媒介,把琵琶女沦落之叹和诗人失意之慨自然地糅合一起突出主旨是此诗很突出的特点。琵琶女的命运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诗人的遭遇是“我从去年辞旧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女的感叹是“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的不平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两人社会地位不同,但却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心理。因此,诗人对琵琶女演奏琵琶作了精心的描摹,运用多种多样的比喻,把抽象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不但写出了琵琶女精湛的技艺,而且映衬烘托了她身世的悲凉,自然地引发诗人的愤慨不平。其次,诗的情节曲折,描写细致,人物刻画生动,气氛渲染浓郁。

 

                2、杂律诗在白居易诗中最多,其中有价值的是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写景小诗。这些诗都能以白面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生意盎然的境界。



www.350xue.com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写“古原草”而关“送别”,又以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振起:“烧不尽”、“吹又生”,显示出春草生生不息的永恒生命,想到一时离别,还能相见,从而使得全诗写草而生气勃勃,赋别而情意绵绵。

                  又如《钱塘湖春行》,诗写赏玩西湖早春风光。诗人随物赋形,描写细致。全诗紧扣“春行”二字展开,选取有代表性的沿途景物入诗,处处给人以鲜明的季节感: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等典型景物,渲染了早春气氛,抒发了诗人对于春到西湖的喜悦。



上一页  [1] [2] [3] [4] [5] 


文学史——白居易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学史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