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集整理)
浏览次数: 57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中考复习资料
标签: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集整理),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克里竞选美国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完美的军人。
分析与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病句的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分析此四个选项,就会发现B、C、D三个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中,句子前面是肯定的,句子后面是肯定否定的,致使前后不一致,修改时只要前后改成一致即可。故此选答案应为“A”。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72)
例2:从上下文连贯来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
苦难的残疾人告诉我:“命运给了你一条崎岖不平的路, ;给了你一个碗, ;给了你永恒的夜晚, ,学会坚强吧!它比什么都珍贵。”
A.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展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B.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C.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
D.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
分析与解:
本题选择的是相配套的句子以填入原句,做题的依据是善于把握原句题干和新句题支之间的联系点,只要从这个角度着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对应点了。“崎岖不平的路”与“美丽的草坪”对应。“一个碗”与“丰盛的食品”对应,“永恒的夜晚”和“温暖的阳光”对应。考生要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应重在找出其相对应的对应点。故此选答案为“B”。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73)
三、练习巩固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励耘精品系列丛书《中考水平拔高总复习(一)》以及励耘精品系列丛书《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
第四讲 修 辞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二、示例精析
例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分析与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理解判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然后结合具体句子的内容进行分析。
A.选项把油蛉、蟋蟀赋予了人的行动,故应是拟人。
B.选项两者在结构上不是相互对应的,应该不属对偶。
C.有四个相同结构的句子表现了祥子在雨中的悲惨处境,属于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D.选项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不是设问。
故正确答案为B。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83)
例2: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 。
分析与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修辞运用能力的仿写句。分析原句,会发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生活比作酒,相对应的是迷人的醇香,把生活比作书,相对应的是深刻的哲理,说明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由此我们就可以答题了。例如: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83)
三、练习巩固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励耘精品系列丛书《中考水平拔高总复习》以及励耘精品系列丛书《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
第五讲 标点符号
一、复习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 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 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 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 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
① 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② 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③ 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④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二、示例精析
例1、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哪里有困难,学雷锋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它们写的是“天书”?
D.白天,战士们坚守自己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进行无情的攻击。
分析与解:
A项考查引号与其它标点的配合使用,这里要注意两点:①引述别人的话时,”说话人”出现在引文前用冒号,出现在引文后用句号,出现在引文中间则用逗号。②如果所引内容是直接引用,意思相对独立、完整,则标点加在引号以内;如果所引内容是间接引用或已揉在作者叙述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则标点要加在引号以外。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集整理)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克里竞选美国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完美的军人。
分析与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病句的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对句子进行分析。分析此四个选项,就会发现B、C、D三个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中,句子前面是肯定的,句子后面是肯定否定的,致使前后不一致,修改时只要前后改成一致即可。故此选答案应为“A”。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72)
例2:从上下文连贯来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
苦难的残疾人告诉我:“命运给了你一条崎岖不平的路, ;给了你一个碗, ;给了你永恒的夜晚, ,学会坚强吧!它比什么都珍贵。”
A.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展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B.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
C.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
D.你却要开垦美丽的草坪;你却要寻找温暖的阳光;你却要寻找丰盛的食品。
分析与解:
本题选择的是相配套的句子以填入原句,做题的依据是善于把握原句题干和新句题支之间的联系点,只要从这个角度着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对应点了。“崎岖不平的路”与“美丽的草坪”对应。“一个碗”与“丰盛的食品”对应,“永恒的夜晚”和“温暖的阳光”对应。考生要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应重在找出其相对应的对应点。故此选答案为“B”。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73)
三、练习巩固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励耘精品系列丛书《中考水平拔高总复习(一)》以及励耘精品系列丛书《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
第四讲 修 辞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二、示例精析
例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分析与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理解判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然后结合具体句子的内容进行分析。
A.选项把油蛉、蟋蟀赋予了人的行动,故应是拟人。
B.选项两者在结构上不是相互对应的,应该不属对偶。
C.有四个相同结构的句子表现了祥子在雨中的悲惨处境,属于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D.选项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不是设问。
故正确答案为B。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83)
例2: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 。
分析与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修辞运用能力的仿写句。分析原句,会发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生活比作酒,相对应的是迷人的醇香,把生活比作书,相对应的是深刻的哲理,说明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由此我们就可以答题了。例如: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p83)
三、练习巩固
参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无敌中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和励耘精品系列丛书《中考水平拔高总复习》以及励耘精品系列丛书《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
第五讲 标点符号
一、复习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 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 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 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 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
① 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② 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③ 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④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二、示例精析
例1、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哪里有困难,学雷锋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它们写的是“天书”?
D.白天,战士们坚守自己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进行无情的攻击。
分析与解:
A项考查引号与其它标点的配合使用,这里要注意两点:①引述别人的话时,”说话人”出现在引文前用冒号,出现在引文后用句号,出现在引文中间则用逗号。②如果所引内容是直接引用,意思相对独立、完整,则标点加在引号以内;如果所引内容是间接引用或已揉在作者叙述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则标点要加在引号以外。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集整理)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2017年中考复习建议
- ›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文学常识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立意
- › 白侯之贤 阅读答案(2017浙江衢州中考语文试题)
- › 杨震字伯起 阅读答案(2017四川凉山中考语文试题)
- › 鸣机夜课图记 阅读答案(2017扬州中考语文试题)
- ›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 阅读答案(2017武汉中考语文试题)
- › 去远方 答案(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
- › 2017年中考语文对联、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点题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语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布局
- ›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选材
tag: 中考语文 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中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中考复习资料 推荐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