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选用句式(粤教版高三必修)
浏览次数: 61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201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选用句式(粤教版高三必修),
200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选用句式
汕头市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赵新勇
考纲要求
2005年的《考试大纲》要求: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要点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方式。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旬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为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各种句式的表意功能。常见的句式有:
一、长句和短句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有气势。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如:
①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经过十二年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一个主语的长句)
②他双手创造了奇迹! 十二年间,在这荒山野岭上,他创造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三个主语的短句)
以上两个例子,内容一样,但表意功能却不相同。
二、整句和散句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包括对偶句和排比句)。它的修辞效果: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是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使用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动感人。尤其是在写作中,整句和散句交替使用,能使语言有气势,又不显得呆板。
三、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的动作或行为是受事者,就叫被动句。如:
①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主动句)
②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了。(被动句)
被动句常常用“被”、“让”、“给”、“为”、“为……所”等词表示,也有句子,动词本身含有被动意味,如“我们班败了”。选用被动句,往往出于以下情形:
(1) 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
(2)为使上下文分句主语保持一致,做到语意连贯,语势流畅。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判断句。如:
①建筑质量挺好。(肯定句)
②建筑质量不好。(否定句)
否定句有单重和双重两种形式。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表达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更强烈,更加肯定。如:
③没有一个人不是从这条崎岖的山路上来的。
但也有用双重否定来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的。如:
④这个道理你不是不知道吧!
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里面经常出现而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子,叫口语句式;书面语里经常出现而口语里面较少出现的句子,叫书面语句式。口语句式结构较松散,短句多;书面语句式结构较严谨,多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多关联词,甚至会用上文言词语。
六、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
这主要是从语气来说的四类句子:
陈述句(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语气平缓)、疑问句(设问和反问两类,设问引人思考,反问语气强烈)、祈使句(要求和禁止两种,语气强硬)、感叹句(表强烈感情,抒情味浓)。写作中,我们忌全篇用陈述句的写法,如选用些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交替使用,语言表达效果美不胜收。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常式句和各种变式句,一般来说,变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内容,表达某一特定的思想情感。如: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
这是《荷花淀》中的一个例子,把谓语“怎么了”提前,目的是表达水生嫂的一种焦急、关切的心情。
高考链接
【例1】(2003年北京卷)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答:
[点睛]这道题,一要选用给定的句式(若只因为… …就……,无异于……);二要注意类比修辞,评论另一物;三要内容前后贯通。
[答案]一首歌,若只因为是由大歌星唱的就去听它,无异于吃一顿由好厨师做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口味的菜。
【例2】(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用以下句子的句型仿写一个句子。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的诗意绵长。
答: 之于 , 之于 。
[点睛]解答这一道题,首先要考虑它的句型:
“…之于……,……之于……”,然后,从修辞、内容和情调上着手。
[答案](参考)马头琴之于塞北,恰如黄沙枯草之于塞北的情感凄清。
【例3】(2002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
[点睛]这道题目要考虑:一、各短语内部结构(句式)要一致;二、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关注内容的联系;三、短语排序还要遵循字数由少而多的原则。
201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选用句式(粤教版高三必修)
200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选用句式
汕头市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赵新勇
考纲要求
2005年的《考试大纲》要求: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要点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方式。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旬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为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各种句式的表意功能。常见的句式有:
一、长句和短句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有气势。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如:
①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经过十二年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一个主语的长句)
②他双手创造了奇迹! 十二年间,在这荒山野岭上,他创造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三个主语的短句)
以上两个例子,内容一样,但表意功能却不相同。
二、整句和散句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包括对偶句和排比句)。它的修辞效果: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是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使用的句子。它的修辞效果: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动感人。尤其是在写作中,整句和散句交替使用,能使语言有气势,又不显得呆板。
三、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的动作或行为是受事者,就叫被动句。如:
①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主动句)
②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了。(被动句)
被动句常常用“被”、“让”、“给”、“为”、“为……所”等词表示,也有句子,动词本身含有被动意味,如“我们班败了”。选用被动句,往往出于以下情形:
(1) 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
(2)为使上下文分句主语保持一致,做到语意连贯,语势流畅。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判断句。如:
①建筑质量挺好。(肯定句)
②建筑质量不好。(否定句)
否定句有单重和双重两种形式。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表达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更强烈,更加肯定。如:
③没有一个人不是从这条崎岖的山路上来的。
但也有用双重否定来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的。如:
④这个道理你不是不知道吧!
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里面经常出现而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子,叫口语句式;书面语里经常出现而口语里面较少出现的句子,叫书面语句式。口语句式结构较松散,短句多;书面语句式结构较严谨,多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多关联词,甚至会用上文言词语。
六、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
这主要是从语气来说的四类句子:
陈述句(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语气平缓)、疑问句(设问和反问两类,设问引人思考,反问语气强烈)、祈使句(要求和禁止两种,语气强硬)、感叹句(表强烈感情,抒情味浓)。写作中,我们忌全篇用陈述句的写法,如选用些反问句、感叹句等句式,交替使用,语言表达效果美不胜收。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常式句和各种变式句,一般来说,变式句是为了强调某一内容,表达某一特定的思想情感。如: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
这是《荷花淀》中的一个例子,把谓语“怎么了”提前,目的是表达水生嫂的一种焦急、关切的心情。
高考链接
【例1】(2003年北京卷)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答:
[点睛]这道题,一要选用给定的句式(若只因为… …就……,无异于……);二要注意类比修辞,评论另一物;三要内容前后贯通。
[答案]一首歌,若只因为是由大歌星唱的就去听它,无异于吃一顿由好厨师做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口味的菜。
【例2】(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用以下句子的句型仿写一个句子。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的诗意绵长。
答: 之于 , 之于 。
[点睛]解答这一道题,首先要考虑它的句型:
“…之于……,……之于……”,然后,从修辞、内容和情调上着手。
[答案](参考)马头琴之于塞北,恰如黄沙枯草之于塞北的情感凄清。
【例3】(2002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
[点睛]这道题目要考虑:一、各短语内部结构(句式)要一致;二、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关注内容的联系;三、短语排序还要遵循字数由少而多的原则。
2017高考专题复习教案选用句式(粤教版高三必修)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考专题 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计划,高考复习方法,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栏目导航
高考复习资料 推荐
- ·各地高中2017届模拟试题语文熟语1
- ·2017届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高三
- ·2017年高考语文学案:病句考点详解精练
- ·独门绝技: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
- ·“语言连贯”备考教学设计
-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 ·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 ·易错字形览表
- ·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集粹
- ·话题作文“欣赏”指导与例文
- ·决胜2017高考语文学案:写作典型案例(
- ·高三语文《读本》下册文言文全译
- ·古代诗歌鉴赏课堂教案5课时
- ·2017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专题
-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 ·语言得体专题(苏教版高三选修)
- ·2017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
- ·走进修辞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语言表达连贯(粤教版高三)
- ·高考语文复习之五 虚词的使用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人教版高三)
- ·2017高考议论文备考教程3
- ·高考作文“十三点”原则
- ·高考语文备考指南: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 ·2017高考议论文备考教程9
- ·会考复习—辨析及修改病句
-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苏教版高三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