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探微(九年级)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探微(九年级)

浏览次数: 99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350xue.com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探微(九年级),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几年来,这种新教育理念已引起教学界广泛的关注,激发了我对语文情感领域进行探究的兴趣。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以发挥其课程功能应有的效应呢?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导之入境,以他情激我情。
意境,是作者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为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其景物、其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种境界,不仅诗词中有,小说、戏剧、散文中也有。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沁园春 雪》中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里飘逸邈远的意境,《珍珠鸟》中活泼可爱又通人性的珍珠鸟……这样的境界时,在我们心中能不产生审美情感?如果教师导之得法,尽可能地激发起学生的种种体验,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他们能回想起不久前下过的一场雪,曾经离开亲人时的某个月圆之夜,家中聪明而又淘气的小狗小猫等等。
这样的教学情境,也许我们并不少见,但也不妨一谈,如《孤独之旅》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走不出的感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要求学生重点读出“第一回”的感觉,说一说第一次远离学校和人群的杜小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学生大多能说出:恐惧、孤独、无助、茫然、不知所措等等。为了引发学生的感受力,我接着提出:“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滋味的?你是否有过类似这‘第一回’的经历?”短暂的交流后,有好几个学生举起了手,看来,他们的感慨还真不少:有面临父母外出打工的孤独与无奈,有刚住校时对黑夜莫名的恐慌与不安,有在风雨交加的某个傍晚独自赶路的艰难时刻,有在陷入困境时不能自拔的苦苦挣扎……当他们说得正起劲时,我将话锋一转“你们觉得父母这样的安排,对吗?”一时间,学生语塞了,不过,很快就有人试探着说“这不对吧,我们还是孩子呀。”也有人认为“这是锻炼我们呢。”我没有表态,让他们带着各自的体验,去关注杜小康经历了怎样一个不平常的放鸭之旅,提出思考“经历磨难后的杜小康,与以前会有什么不同吗?”要求在理出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历程后作出回答。几分钟后,有人举手发言“课文的结尾交待杜小康经受了暴风雨的考验,变得坚强成熟起来。”“那么,如果你是杜小康,现在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还恨父母吗?说说你的理由。”几乎众口一致地否定了“恨”,有的略加思索,“这是为了锻炼我们。”有的不无感触,“这是父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还有的说得颇有哲理,“不经风雨,哪见彩虹。只有经历艰苦的磨练,我们才会成长起来。”……最后,我问大家能不能在杜小康身上读出自己呢?回答是肯定的。于是,我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成长经历,写一篇以《我的孤独》为题的读后感。结果,不过半小时,一篇篇生动而感人的习作,陆续交到我手上。他们从杜小康身上,重新认识了自己,也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情感沟通了,认识也提高了,我觉得他们真的长大了。
指导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产生对作品的认同感,从而引发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与思考。如上述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顺着杜小康的生活轨迹,对他将来的命运作出种种推断与设想。这样,也算是对学生走上社会之前,作一些有益的人生储备吧。
二、动之以情,以心动促行动。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如教材展示背影中浓浓的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张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屈之情……可以说,语文教材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异彩纷呈的情感海洋。
那么,如何把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不仅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育引导,还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发挥教育机智,让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带着闪光的思想,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外化为具体行动。
去年学期结束时,我让学生对这学期的语文课作一番评述,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到《老王》一课的教学情景。他们觉得这堂课感受最深,影响也最大,是最成功的一堂语文课。
那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描写老王外貌的语句,感受一下老王瘦骨嶙峋的形象,本意是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学习作者关注身边的不幸者,以配合学校即将开展的“献爱心”活动。当有个学生读到“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时,有人发出嘘嘘声,“哎呀,真可怕!干脆说是鬼得了!”“更像干尸,要是谁遇到这么个怪物,还不被吓死吗?”我听了非常生气,可转念一想,批评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于是我当机立断,请他们合作演示一项“盲人与瘸子”的活动。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两人一组,一个把眼睛蒙起来扮成盲人,另一个把手与对应的腿绑起来扮成瘸子。开始时有些散漫,一个嘻嘻哈哈,另一个必怒目而视。渐渐进入角色了,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只见“盲人”紧紧抓住“瘸子”,唯恐被人甩掉,而瘸子则将半个身子倚靠着“盲人”,亦步亦趋。他们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地从教室的后座“走”到前座,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再互换角色,不料有个学生一屁股赖到地上,摇头认输了。我只得宣布:游戏结束,休息5分钟。此时,屠格涅夫的著名散文诗《乞丐》在教室响起: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我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该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教室里静悄悄的,有的学生在暗自抹泪,有的在低头沉思,还有的面露愧色。见此情景,我也深有感触,动情地说“那段尘封的日子永远过去了,但它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深深愧怍,’你能理解杨绛(作者)的这种心情吗?请大家谈谈此时的体会。”学生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纷纷举手发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作了深刻的反思,有的还检讨了自己错误的言行。当有人提出要行动起来,做一些实事时,立刻得到全班学生的热烈响应。
心动不如行动,同学们很快着手组织起来,成立了“献爱心”活动小组,并确定了帮扶对象。其中有一项是小组每周日派代表到季小露家(因重病休学的初三女学生),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后来,我了解到,他们除了捐款捐物,还用“爱心留言”等形式,鼓励季小露等病患者振作起来,勇敢面对生活。
没想到,一堂课的影响如此之大,学生的体会是“这堂语文课,让我们体验到残疾人的种种不易,体验到不幸者对帮助的需要,从而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激起要帮助他们的愿望。”
三、寓情于理,化抽象为形象。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其中的景与情,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达,借助想象,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直接感受作品传达出的风物美、人情美。但是文章中蕴含的“理”往往比较抽象,很难读出来。如陆放翁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读出“景”来,当然也不难品味其中的“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但其中的理趣呢?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不能灰心,要坚定信念……然后举几个例子,就算完事,而不设法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读书明“理”,学生很有可能过目就忘,更不会“学以致用”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另一途径。
以教学《岳阳楼记》为例,我设计三个阶段来进行。
课前准备阶段。去年“五一”期间,我给学生安排了一项活动——去附近的王岗水库一带观光赏景,但要求学生兵分两路,而且要选择不同的天气和时间:一组去时选在阴雨霏霏的下午,另一组要在天放晴后的上午去。每组成员观景后,要立即记下各自的见闻与感受,尤其要突出当时的心境,返校后在班上交流。听说有活动,同学们乐得鼓起掌来。在我强调注意安全,不准擅自行动等事项后,他们便回家准备了。

[1] [2]  下一页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探微(九年级)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情感  语文  教学  初中   语文辅导大全,语文辅导知识,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 语文辅导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