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浏览次数: 79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体会辛词用典的特色
二、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 掌握用典的特色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是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郭靖、杨康。他们的名字由何而来呢?是为了牢记北宋的“靖康之变”,记住力抗金兵。而到了南宋呢,金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而统治者却采取了躲避苟安的态度,导致南宋偏安一隅的状态,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这样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怀古伤今诗《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学生读注释[一],解题,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当时韩佗胄把持朝廷权利,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身声誉,起用抗金代表人物辛弃疾,在抗金前线镇江,辛弃疾一心雪耻复国,而韩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由此作《永》。
3. 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先请学生读上片,思考上片中提到了哪两个人物?明确:孙权、刘裕。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任务说起。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只是现在已无处可寻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自孙权到辛弃疾是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辛弃疾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一个“总”字,一个“风雨”(历史的风雨),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学生阅读上片(指导背诵)
4. 研习下片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用历史事实,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草率北伐,打无准备之战,结果一败涂地。作者由此来告诫当今统治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既交代了时间,又是寄托感慨,光阴虚度,人已垂老,而壮志未酬啊!”“可堪回首”什么呢?“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当年金主完颜亮被哗变的部下所杀,当时正是南宋反攻复国的好机会,但赵构在此后三天去议和,弄到如今,异族皇帝庙前还有人祭祀,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自己是宋室的子民。
最后用廉颇作结,明志之心,日月可鉴啊!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自己也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学生齐读下片(指导背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1. 结合课文,思考文本研习2,掌握本词用典的特色。
2. 背诵全文。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体会辛词用典的特色
二、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2. 掌握用典的特色
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导入:同学们是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郭靖、杨康。他们的名字由何而来呢?是为了牢记北宋的“靖康之变”,记住力抗金兵。而到了南宋呢,金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而统治者却采取了躲避苟安的态度,导致南宋偏安一隅的状态,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这样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怀古伤今诗《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学生读注释[一],解题,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当时韩佗胄把持朝廷权利,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身声誉,起用抗金代表人物辛弃疾,在抗金前线镇江,辛弃疾一心雪耻复国,而韩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由此作《永》。
3. 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先请学生读上片,思考上片中提到了哪两个人物?明确:孙权、刘裕。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任务说起。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只是现在已无处可寻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自孙权到辛弃疾是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辛弃疾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一个“总”字,一个“风雨”(历史的风雨),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学生阅读上片(指导背诵)
4. 研习下片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用历史事实,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草率北伐,打无准备之战,结果一败涂地。作者由此来告诫当今统治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既交代了时间,又是寄托感慨,光阴虚度,人已垂老,而壮志未酬啊!”“可堪回首”什么呢?“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当年金主完颜亮被哗变的部下所杀,当时正是南宋反攻复国的好机会,但赵构在此后三天去议和,弄到如今,异族皇帝庙前还有人祭祀,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自己是宋室的子民。
最后用廉颇作结,明志之心,日月可鉴啊!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自己也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学生齐读下片(指导背诵)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1. 结合课文,思考文本研习2,掌握本词用典的特色。
2. 背诵全文。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一堂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望月怀远》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李贺小传》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棋王》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死水》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远的海子》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之一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菩萨蛮》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细柳营》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给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绝版的周庄》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源头活水自在行》教学设计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泥哨》教学设计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高二语文教案 推荐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第三册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一堂语文活动课》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春江花月夜》教学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最后一课》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望月怀远》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李贺小传》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梦游天姥吟留别》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棋王》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死水》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远的海子》教学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菩萨蛮》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细柳营》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给语言插上音乐的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绝版的周庄》教学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源头活水自在行》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泥哨》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满井游记》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一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教学设计之二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灯下漫笔》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古代诗歌鉴赏》教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古典诗歌鉴赏之形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咬文嚼字》教学设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永遇乐_京口北固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汉魏晋三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