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能追上小明吗

能追上小明吗

浏览次数: 746次| 发布日期:06-12 12:30:56 | 高二数学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能追上小明吗,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能充分利用行程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转换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点评: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只重知识,不重过程的做法,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符合新教材的新理念,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1.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熟悉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 ●教学难点 用“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点评:重难点中都体现了“线段图”的作用,这是分析解决行程问题的核心,抓准了这一点解决本节问题也就易如反掌了。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师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启发诱导学生用“线段图”去寻找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建立数学模型. 点评: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画面1:画面中是小明与小明爸爸一前一后同向奔跑) 同学们从画面中发现后面的大人能追上前面的小孩吗?(学生笑,无法追上。) 那么怎样才能追上呢?研究这些问题应知道一些什么样的条件?应研究一些什么量?它们的关系如何?今天我们将研究行程中的几个问题。 点评:采用生动活泼的影象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画面2——能追上小明吗。 〔课件展示〕(画面2——课题:能追上小明吗) Ⅱ.讲授新课 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同学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丢三落四.常害得父母亲操心.小明今天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能追上小明吗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课件展示〕(画面3——展示题目)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则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遇上了他。 〔展示课件〕:(画面4、5——分两种情况进行展示:①小明在5分钟时也同时发现忘记带课本,则立即返回;②小明没发现,则继续向前走。)  根据以上情景,你能否提出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点评:此时提出的问题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问题的实质所在,而没有直接提出应解决的问题,使题目具有开放性,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再者结合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的思考方向有一定的目的性。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 〔生〕如果小明在出发5分钟后同时发现没带课本,则立即返回,问:小明爸爸出发后几分钟遇上小明? 〔生〕如果小明一直没发现忘带课本,则他一直向学校走去,问:小明爸爸追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生〕如果小明一直没有发现忘记带语文课本,而小明的爸爸5分钟后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小明的爸爸立即为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问:(1)爸爸是否能在小明到达学校之前追上小明?(2)若能,则爸爸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师〕很好!从以上同学们提的问题中,说明同学们真正地在认真思考问题,以及同学们有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那么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和解决上面每一个问题。 由学生分析,教师展示课件(画面6——问题1的线段效果图)。

[1] [2] [3]  下一页


能追上小明吗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二数学教案,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高二上学期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