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87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26 | 历史教学设计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350xue.com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导入:视频《大国崛起》片段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问题: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美国怎么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1、股市的崩溃;2、银行的破产;3、企业的倒闭;4、工人的失业;5、饥民不计其数;6、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等等。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美国:恐惧
视频《大国崛起》片段二:罗斯福
谁来拯救美国?
史料链接
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罗斯福
知识链接
罗斯福新政(NewDeal)
“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炉边”谈话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借助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30次炉边谈话。这些谈话,在内政方面涉及拯救金融和恢复工业等重大方针政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涉及上个世纪最大的人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炉边谈话”: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
第三次“炉边谈话”: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
探究问题一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导入:视频《大国崛起》片段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问题: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美国怎么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1、股市的崩溃;2、银行的破产;3、企业的倒闭;4、工人的失业;5、饥民不计其数;6、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等等。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美国:恐惧
视频《大国崛起》片段二:罗斯福
谁来拯救美国?
史料链接
参加纽约州长竞选时,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罗斯福
知识链接
罗斯福新政(NewDeal)
“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炉边”谈话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借助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30次炉边谈话。这些谈话,在内政方面涉及拯救金融和恢复工业等重大方针政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涉及上个世纪最大的人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炉边谈话”: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
第三次“炉边谈话”: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
探究问题一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和原因?
领域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目的
作用
金融
《紧急银行法》
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增发货币;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
解决货币饥荒
监管银行,使人们恢复对银行的信心
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农业
《农业调整法》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剩余的产品由政府收购、部分销毁或暂存仓库。
减少农产品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
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积极作用;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工业
《全国工业复兴法》
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量等规则;
规定工人的基本权利,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之简单化教课
- › 高中历史学习注重读讲议练 创高考佳绩
- › 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必修2苏联的建设成就与弊端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外国宗教影响在高中教材中的反映
- › 高中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二
- › 高中历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设计二
- › 高中历史必修2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 ›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评价的层次及方法
- › 高中历史参考书目解读
- › 高中历史必修3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
栏目导航
历史教学设计 推荐
- ·高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 ·《探索历史的奥秘》知识要点与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之简单化教课
- ·高中历史学习注重读讲议练 创高考佳绩
- ·学校针对学生的寒假综合症采取的措施
- ·高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
- ·教学设计:人造历史不适应于历史教学的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要点与教学设
- ·培养学生记忆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方法
- ·高一历史《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要点与教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知识要点与教学设
-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新课标版
- ·2017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大纲版)
- ·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
- ·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
-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
-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必修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教学
- ·高一历史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
- ·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