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22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15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标签:初中物理教案大全,初中物理教学反思,http://www.350xue.com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 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平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 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 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www.350xue.com (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能力目标 知道科学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验出发定性研究了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的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避免了一开始就从理论上推导给学生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对纯电阻电路的理解的困难.在实验基础上再去推导学生更信服.同时启发学生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学习物理知识. 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教法建议 本节课题主题突出,就是研究电热问题.可以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入手,可以举例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然后进入定性实验. 对焦耳定律内容的讲解应注意学生对电流平方成正比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帮助他们理解.推导中应注意条件的交代.定律内容清楚后,反过来解决课本中在课前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提问: (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引入新课 (1)演示实验: 1、 介绍如图9-7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装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串联起来,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煤油在玻璃管里会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煤油上升得越高.观察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2、 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www.350xue.com (2)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表示: Q=I2Rt 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Ω),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 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流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I=U/R=36V/60Ω=0.6A Q=I2Rt=(0.6A)2×60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电磁现象基础知识归纳
- › 人教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结(全套)
- › 初三物理力和机械知识点寒假知识点总结
- ›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归纳
- ›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 ›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粒子和宇宙基础知识归纳
- › 初三物理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研究电磁铁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实验报告(人教版)
- › 初三物理测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 › 初三物理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人教版)
- › 苏科版初三物理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学习方法
- › 初三物理太阳能学习方法
tag: 教学 初三物理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初中物理教案大全,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 - 初中物理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栏目导航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推荐
-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电荷的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
- ·初二物理温度与温度计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 ·初中物理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教
- ·初三物理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教学设
- ·初二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 ·初三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初中物理变阻器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密度
- ·初三物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 ·初三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热传递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电磁波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光的传播、颜色教学设计2
- ·初二物理光的传播、颜色教学设计1
- ·初二物理引言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 ·初二物理电压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