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读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了解写法。
2.反复朗读,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
1.初懂课文后,用“耳听背诵法”(课堂)和“抄读法”(课后)揣摩课文,背诵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可以从能提起全文的词、语、句入手,理清“文脉”。抓住了“文脉”,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问题设计]
1.我们在第十七课学了贾平凹的散文《我的小桃树》。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它托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与《我的小桃树》有什么相似点?
2.《爱莲说》的体裁是“说”,在这之前我们学过《马说》,请你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词义和用法。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
焉: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中:①“中通外直” ②“度不中而轻发”
而: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出淤泥而不染”
4.开头一句指出可爱的花很多,总领全文,借以引出人们对花的不同爱好。写别人爱菊、爱牡丹,都是衬托,作用在于突出“予独爱莲”,引入正题。请问: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5.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6.第二段以排比形式用了三个句式,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菊,就像隐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贵的人;而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一个叹词“噫!”表达强烈的抒情色彩,引发了其后的褒贬,在褒贬中寄寓了自己的态度。请问: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表达有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幽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疑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最后三句,将次序调整为菊、莲、牡丹,使褒贬爱憎更鲜明。
[学习小结]
1.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贴切鲜明。
2.衬托的写法:以莲为中心,用菊正衬,用牡丹反衬,褒贬宛然,表达了对世俗婉曲的批判,突出了自己对高洁的君子风范的追求。
3.描写,议论,抒情的结合:第一段以记叙、描写为主,第二段以议论,抒情为主,二者水乳jiao融,相得益彰。
4.句式变化得当,文笔摇曳多姿:陈述句、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运用恰当,排比、对偶的整句与散句交错有致。
[效果检测]
1.反复朗读,背诵;自己制作[朗读(背诵)]录音,共享交流。
2.进入“[星级测试]”,完成三至四星级检测。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你提交的讨论话题及内容,将成为你获得五星级的重要依据。
[参考译文]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显清芬;笔挺洁净地立着,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人,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钟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钟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导读
- › 《爱莲说》改写五言诗
- › 高洁人格的精神折光——《爱莲说》赏析
- › 《爱莲说》导法八例
- › 《爱莲说》网络建模研究报告
- › 《爱莲说》导读
- › 深层挖掘,打破局限《爱莲说》教学精彩片断
- › 原文及译文整理:《爱莲说》
- › 《爱莲说》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tag: 爱莲说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八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八年级上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高洁人格的精神折光——《爱莲说》赏析
- ·《爱莲说》导法八例
-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望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例
- ·八年级上教参:桥之美
- ·笔墨精炼,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
- ·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陶渊明《归
- ·诗歌赏析---《观刈麦》《使至塞上》
- ·亲山亲水送亲人——李白《渡荆门送别》
- ·《游山西村》赏析
- ·田园诗,失意诗人对农家的皈依----
- ·钱塘观潮
- ·《三峡》备课笔记
- ·《观潮》备课笔记
- ·“尘海苍茫沈百感”——读《朝花夕拾》
- ·变换视角,分块品析,促学生“自悟”—
- ·《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内课外
- ·寂寞无人见 浮生半日闲----《记承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教《记承天寺夜游》一得
-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 ·长江三峡夔门大桥赋
- ·钱塘观潮天下奇
- ·八年级上教参:故宫博物院
- ·《爱莲说》网络建模研究报告
- ·八年级上教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
- ·语文版八年级(上)诗词名句赏析
-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