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生死之交。 关汉卿巧言脱险
魏源随机应对
相传关汉卿因编演《窦娥冤》,触怒当朝权贵,官府悬赏欲将他捉拿治罪,关汉卿闻讯连夜出逃。途中,突然遇到几名巡夜的捕快,拦住他盘查。
班头问:“你是干什么的?”关汉卿三句话不离本行,顺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班头见此人口吐狂言,心中恼火,拿火把近前一照,觉得好生面熟,似乎在戏台上见过,便问道,“你是个唱戏人吧?”关汉卿答道:“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班头品味此言,问道:“莫非你是关……”
关汉卿听罢哈哈一笑:“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班头本来是个戏迷,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如今听了这话,料定此人必是关汉卿无疑。他心中暗忖,拿吧,不忍心;不拿吧,眼见白
花花五百两赏银从身边流走,甚是可惜。
关汉卿看出班头的心事,就又吟出一首诗来:“台头莫逞强,纵使得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这首机敏辛辣的讽谕诗,使班头有所醒悟,便对衙役们说:“放他走吧,这是个书迂子!”
郑板桥出联断案
清代文学家魏源,自小性情直爽,疾恶如仇。在魏源的家乡,有一个无耻无能的举人,专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便想惜题发挥,加以报复。他指看灯笼里的蜡烛,说道:
“烟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机应对:
“纸糊灯笼,笼边多缰,眼里无珠。”
举人挨了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
“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又立即回敬道:
“愚犬称王即是狂。”
弄得这个妄自尊大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文官与武将
郑板桥当县令时,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告状,说他在一户有钱人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东家不仅不按照当初“教
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的约定付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将他辞退。
郑板桥听了申诉后说:“你说的是否当真,让我当场考考你如何?”
老先生表示愿意当场应试。
郑板桥指着大堂上挂的灯笼说:“就以这灯笼为题,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说完脱口而出:“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教书先生听了,沉思片刻答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了,不禁连声叫好。知道他不是才疏学浅、误人子弟之辈,又派人把被告传来审问,证实了老先生所言,当即公正地了结此案。
楹联招亲
一文官跟一武官同船而行。武官对文官感慨他说:“两舟同行,橹速何如帆快。”表面上,武官说的是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而实际呢?却话中有话。因为“鲁肃”跟“橹速”同音,是三国时期的文官,而与“帆快”同音的“樊郐”则是刘邦时间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文官不如武官”。
文官听了,明知其意,却又不好发怒。怎样才能回击他而又不伤彼此和气呢?文官苦思良久,直等到船靠岸了仍未想出来。这时迎面走来一队迎亲的乐队,文官灵机一动便答道:“八音齐奏,笛清哪及箫和。”
这句话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箫,而实际上是说狄青(笛清)乃为一位武将,而萧(箫和)则又是一位文官:“武将不如文官”。
文官一句妙答,力自己争了一口气。
巧报家世
在长江三峡,有一座陡峻的山峰屹立在江边,高约十五六丈,四壁像刀削一般。山顶有座庙宇,一座亭楼倚山而建,十分壮观。这就是甲三峡之秀的名胜古迹——石宝寨。
相传,石宝寨有个美丽聪明的姑娘,名叫石宝。她招亲的方式很独特:出三副楹联的上联,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这三副楹联的上联分别是:
第一副:石宝寨 兔走鱼游
第二副:鹤戏荷动 荷动鹤飞
第三副:七鸭浮水 数数数 三双单一
三副上联一出,引来周围一带许多文人秀才,但都对不出。后来一个飘泊四方的穷书生去对。他看了第一副的上联“石宝寨 兔走鱼游”后,略一思考,即对出下联:
山海关 虎啸龙吟
他看了第二副的上联:“鹤戏荷动,荷动鹤飞”,未加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童打杏落, 杏落童乐。
但当他看完第三副的上联“七鸭浮水,数数数,三双单一”后,却闷住了。思索良久,终于对出下联:
尺蛇出洞 量量量 九寸十分
穷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姑娘的要求,他们结婚后的和和美美日子也伴着三幅楹联在长江三峡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村妇应对斥恶少
从前,有一位秀才在乡试、会试中都荣鹰榜首。皇帝决定在殿试时考考他的口才。
这天,殿试时,皇帝不问安邦定国之道,农桑经济之策,却问起秀才的家世。
秀才的祖父是烤酒匠,祖母是弹花匠,父亲在外卖豆腐,母亲在家推磨,如果照实说,会因为出身卑微而考不中;说假话吧,又伯犯欺君之罪。他略一思忖,便随口吟道:
“玉甑蒸出天地眼,金槌敲动玉皇心。
父在外,肩担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皇帝听他以联相对,气势磅礴,对仗工整,并坦然回答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职业,便欣然钦点秀才为头名状元。
有个财主少爷出外游玩,见一年轻美貌的村妇在木桥边淘米,便生歹意。于是凑到跟前,嘻皮笑脸地说:
“有木便是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说完,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村妇,yin荡地笑着。
材妇听了这言词,非常生气,回敬道:
“有米便是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有子,子不敬老娘。”
少爷受了才思敏捷的村妇的回击,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转身便走。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 › 《咬文嚼字》——对朱光潜先生的评价
- › 《咬文嚼字》——美丽的思想,亲切的交流——欣读朱光潜先生的《咬...
- ›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 ›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事
- › 《咬文嚼字》——忆朱光潜先生
- › 《咬文嚼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读后感
- › 《咬文嚼字》——欣赏就美――朱光潜的美学观
- › 《咬文嚼字》——远远望去的印象——《朱光潜书话》编后记
- › 《咬文嚼字》——“推敲”之推敲
- › 《咬文嚼字》——也说“推敲”
- › 《咬文嚼字》——一些词义的辨析与运用
- › 《咬文嚼字》——诗人的孤寂(朱光潜)
- › 《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
- ›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教案
- › 《咬文嚼字》——★相关内容
- › 湖南专家叫板《咬文嚼字》 甄嬛念“甄环”没错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滕王阁序》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滕王阁的格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重建之阁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南昌历代名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唐高宗三叹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滕王阁景
- ·读《伊索寓言》——钱钟书其他资料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滕王阁风景介
- ·《咬文嚼字》——对朱光潜先生的评价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王勃与《滕
- ·《咬文嚼字》——美丽的思想,亲切的交
-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
- ·《咬文嚼字》——忆朱光潜先生
- ·《咬文嚼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
- ·《咬文嚼字》——欣赏就美――朱光潜的
- ·《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与泰
- ·《咬文嚼字》——远远望去的印象——《
- ·《咬文嚼字》——“推敲”之推敲
- ·《咬文嚼字》——也说“推敲”
- ·《咬文嚼字》——一些词义的辨析与运用
- ·《咬文嚼字》——诗人的孤寂(朱光潜)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米洛斯的维纳斯》——从残缺美到美的
- ·《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对“米
- ·《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