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哲学大师的顽童天性?——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激情

哲学大师的顽童天性?——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激情

浏览次数: 484次| 发布日期:04-26 04:07:26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哲学大师的顽童天性?——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激情,

  因为是单身金老的生活也很富足,所以他常接济朋友和学生。据任继愈先生回忆:他单身一人,工资多,帮助一些困难学生,抗战期间,不少学生家乡沦陷了,经济很困难,他一直资助学生念书,据我所知就有好几个。

  而在清华大学期间,金老的生活就更自在了,他还经常喝酒。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我从前下午是不工作的。说的是不工作,不是不看书。(夏天常常打网球。)改变大的是应酬与交通。我从前虽没有汽车,可是汽车是常坐的。应酬场合上喝酒经常过多,解放后我曾多次承认过“要是不解放,我可能早死了”。

  那段时间金老每天上午上课或者研究学问,而下午就生活在朋友圈中,时常打打网球、玩玩桥牌,和朋友高谈阔论,谈古论今,十分惬意。而他养鸡和斗蛐蛐的兴趣也是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如果感到情绪不好或者孤单时,喜欢哼歌吟诗做对联的金老自有排遣的妙法。金老有篇文章《文字的情感寄托》,将情感的寄托分为三种:哲意的、诗意的和普通的。谈到诗意的寄托时,金老说:

  我个人有时因忧愁,有时因快乐,有时因孤单,有时因情绪没有着落,有时因四周环境的美景,使我脱离日常生活,等等,使我感觉到一种逼迫我找出路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有时要念念诗或者唱唱歌,就是没有词的调子,也可以哼哼。诗歌和调子都可以让我把积下来而化不了的情绪发泄出来。这实在是把诗歌和调子当作电线看,把情感寄托在上面,让它流走……我依然念诗,而且把一时的感觉或一时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诗上去,因念别人的诗而把感觉与情绪发泄出来。

  吟诗诵读在医学上的生理和心理功效,早已得到认可,在此毋须赘述。总之这种长期没有负累、没有压抑的单身生活,使得金老既能在学术天地里纵横自由,同时也大大减轻了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加上金老在爱情婚姻方面的豁达,不像一般人那样认为独身就有孤单之苦,消沉之意;金老并不执著于爱情的结果,所以单身和这种超然的心态,反而有利于金老的延年益寿。

  2.爱情友谊的涵养

  关于林徽因女士和金老的情感故事,历来为人所称道。其实金老认识林女士是通过徐志摩先生介绍的。后来由于他们文化背景相近,志趣相投,金老渐渐成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家每周沙龙的座上常客,他们之间的交情也颇深。金老对林女士的人品才华十分赞羡,也是备加呵护,尤其对林女士格调清新的文学造诣相当欣赏,因为金老在这方面也是个雅士;而林女士也非常钦佩金老的学问,而且欣赏金老的绅士风度和幽默;他们谈吐相投往来频繁,因而难免互生爱慕之情。

  据梁先生的续弦林洙女士说:有一次林女士哭丧着脸对梁先生说,她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而非常苦恼,不知怎么办才好。尽管林女士毫不隐讳,对梁先生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梁先生还是十分矛盾,痛苦至极。他们三个都接受了西方文明教育,因而都显示出绅士之风。梁先生苦思一夜,还比较了金老优于自己的地方;最后他表态说林女士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老,梁先生将祝他们永远幸福。接着林女士把一切原原本本告诉了金老,没想到金老回答得更加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金老说到做到,自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居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即使偶尔不在一地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但金老一有休假就跑到梁家住。这种坦荡荡的胸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信任:连梁思成夫妇吵架,都是金老为他们仲裁;而金老则始终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说:“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这种非凡的襟怀印证了柏拉图的名言:“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金老之所以能够做到,因为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超脱的。金老有一学生突然遭受婚恋挫折,一气之下想自杀。金老多次苦口婆心地开导他:恋爱是一个过程,而婚姻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恋爱是否得到了幸福要从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以婚姻作为衡量。学生听后醒悟,解脱了精神危机。尽管是劝导学生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尽管金老并没有娶林女士为妻,后半生差不多是孑然一身,但是他并没有感到不幸福。他曾经那样深情地爱过、生活过,他把自己对林徽因女士的深情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珍藏一生;他没有得到但他始终拥有,所以他是幸福的。

  林女士1955年去世时,金老觉得很悲哀,他说自己的眼泪没有停过。金老给林女士的挽联充满了炽热颂扬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取自林女士诗题《你是人间四月天》,它在西方意味着艳日丰硕与富饶。林女士去世后一年,一次金老在北京饭店请客,老朋友们都纳闷他为什么请客,金老却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话使在座的人唏嘘不已。即使在金老已88岁高龄时,此时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大好了,谈话超过10分钟就会睡着。但是说到林女士,金老却依旧精神矍铄,十分健谈。据晚年采访金老的陈宇先生说,金老看到林女士的照片时很激动:

  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

  陈先生等答应为他翻拍一张,金老生怕别人忘了,还拱手说:“那好,那好,那我先向你们道个谢!”当拿到照片时,据陈女士说:

  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神经又兴奋了起来。坐在这位垂垂老者的身边,你会感到,他虽已衰残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寄托。

  金老的爱情尽管没能修成“正果”,但是他得到了梁氏夫妇珍贵的情谊。如果说爱情对于金老只是一种精神寄托,那友情则成了他的感情之根,使之顺理通达,怡情养性。金老曾经说过:

  爱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这两者经常是统一的……爱说的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的感情,他们彼此之间也许很喜欢。果然如此的话,那他们既是亲戚又是朋友。我和我的二哥与六哥就是这样。喜欢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喜悦,它是朋友间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生活……

  朋友的关系不想则已,想起来虽是古怪,血统既不相干,生活方式可不必一样;它似乎是一种山水画的图案,中间虽有人烟山水草木土地的不同,然而彼此各有彼此的关系,而彼此的关系又各不同……中年以上的人差不多完全靠老朋友,新朋友是不易得到的,心思、情感、兴趣、习惯等都被生活磨成角,碰既碰不得、合也合不来;老朋友在同一历史道路上辗转而来,一见就会心领意会情致怡然。

  梁氏夫妇就是金老亲密的老朋友。这对夫妇相继去世后,金老生命的最后十年就和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先生一家一起度过的。梁从诫夫妇以父亲之礼相待金老,亲切地称他为“金爸”,所以金老觉得非常欣慰。他自己也会经常提高嗓门问保姆:“从诫几时回来啊?”尽管不是血缘上的亲人,却像亲密无间的一家人。金老晚年的心境和情绪,并没有孤独之态,这和梁先生一家的照顾是分不开的。金老去世后,和梁思成夫妇一样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成为邻居了。

  因为金老的好客和幽默,他的朋友很多,除了梁氏夫妇外,经常和梁老来往的老朋友有:沈从文先生、张奚若先生夫妇、钱端生先生夫妇等。不少老朋友都把金老视为自己家庭的一员,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金老“湖南饭店”沙龙的常客。一般是周末到金老家里饮茶清谈,也可以尝到按金老要求煮的咖啡和做的冰激凌。每到这个时候,金老的客厅就热闹非凡:张奚若和陶孟和两位先生大讲政治,邓叔存先生则会带上自己的画作与朋友们共享,金老从不在这些朋友前讲“倒朋友胃口”的逻辑,而是高谈建筑或者文学鉴赏。

  除了学术,金老还有所图的,就是追求和分享朋友之间的喜悦,所以他和朋友在一起时总是感觉真诚愉快,潇洒自如。

   3.超越名利与忘我

  金老在中国的学术地位在他还相当年轻时,便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但是金老既没有恃才旷物也没有借名图利。对于做官,金老是有戒心的。他早年在国外学的就是政治学,他对旧中国的社会政治有比较透彻的分析。金老早年曾发表过《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针对当时的国民党政治的腐败,金老对知识分子提出了“四大原则”:

  第一,希望知识分子可以经济独立。他打趣地说:“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第二,希望知识分子不能把官当职业,更不能做政客。即使参加宪法修议的大事,做完后依旧应该独立。第三,希望知识分子不能贪图发财致富。因为以此为目的,知识分子就会变成机器。第四,希望知识分子有独立的环境,有志同道合者的团结。他认为有这样的人去监督政治和改造社会,国家或许才有希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哲学大师的顽童天性?——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激情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激情  哲学  金岳霖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