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相关内容
★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的文字是质感而平易近人的,他摇着轮椅,慢慢摇回到很久以前的地坛、遥远的清平湾、故乡的胡同、童年的合欢树……那夕阳下古城隐隐的一角,已经囊括了我们所有的回忆。本书集结了史铁生散文游记共七篇。除了展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乡土情怀,并透过摄影镜头,走进历史现场;藉由文字与影像交会,重温先贤过客的足迹;山水融入了文章,文章更活生生成了案头的山水;读者同时获得了视觉的饱足、心灵的满载与文化的芬芳。
★ 一元化的杨朔散文与一元化的时代相契合,所谓“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精致的结构”,骨子里都是“九九归一”的。杨朔散文丝毫不具备巴赫金
所说的“积极性”,即提问、诱发、回答、同意、或提出驳论的对话的积极性。今
天的散文刊物上,这样的散文依然成千上万地被批量地制作。鲁迅开创的、甚至可
以一直上溯到《庄子》的散文传统被可耻地背叛了。直到90年代,史铁生的《我与
地坛》的诞生,才标志着中国有了真正的“复调散文”。《我与地坛》仿佛是一个
乐队的集体创作,每个音符、每种乐器都在努力张扬自己的见解,竭力显示自己的
意识:受苦、悲悯、惶恐、不安、宁静、绝望、原罪以及道德和宗教的探索。我听
到了一声接一声的内心的呼号,这是在杨朔散文中绝不可能听到的。史铁生走出了
杨朔的阴影,终于汇入鲁迅的暗流。《我与地坛》的诞生暗示着:当社会意识形态
向多元转型时,散文领域也开始了静悄悄的、对“革命”的反动。
★史铁生:困厄中的思想提升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 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另外,余华的短篇小说《我的故事》与陈军的中篇小说《禹风》、苏童的短篇小说《棚车》(各三万元)获二等银奖。《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
★史铁生是有深度的(王蒙)
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因为他是个残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所没有的一股“静气”。史铁生不大掺合于文坛的风波、争论之中,不屑于纠缠于世俗的蝇营狗苟之中,我喜欢他。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相关内容
- ›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相关内容
- › 《我与地坛》导读
- › 读《我与地坛》有感
- › 生命与自然的默契——解读《我与地坛(一)》的生命哲学
- › 《我与地坛》中的母爱描写
- › 解读《我与地坛》的生命哲学
- › 无边母爱 轻轻抒写——品读《我与地坛》第二节
- ›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
- › 读《我与地坛》
- › 在宇宙欲望里度化的生命——赏析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
- › 突出重围——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 ›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随感
- › 生命的启示——《我与地坛》解读
- › 《我与地坛》朗诵mp3
- › 《我与地坛》朗诵版文章
tag: 史铁生 我与地坛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宽容”相关文章
- ·用现代的眼光看《宽容》
- ·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
- ·毕业时分:爱上房龙
- ·老房龙:大象风格的历史写家
- ·咸菜和文化(汪曾祺作品)
- ·《花未眠》美点透视二题
- ·解读《荷塘月色》产生的糊涂
- ·看似闲笔 实有寄托——浅析《荷塘月色
- ·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以《荷塘月色》为
- ·正直的文弱书生,无奈的心路历程--《
- ·准确把握背景 恰当剖析引用 正确理解文
-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
- ·《我的空中楼阁》练习设计
- ·品读《我的空中楼阁》
- ·《我的空中楼阁》是“花蕊”还是“花蕾
-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相关内容
- ·罗曼•罗兰说伟大
- ·追寻房龙
- ·罗曼·罗兰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
- ·房龙:为宽容而斗争
- ·文学大师罗曼·罗兰
- ·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传》序
- ·《名人传》序阅读材料
- ·《名人传》序:献给受难人的歌
-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更新
- ·绚丽多姿的民居文化
- ·四合院——关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