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名作欣赏》·小溪
小溪
铅灰色的树影,
是一长篇恶梦,
横压在昏睡着的
小溪底胸膛上。
小溪挣扎着,挣扎着……
似乎毫无一点影响。
在《红烛·孤雁篇》中,这一首《小溪》与前一首《废园》编排在一起,仿佛是别出心裁的对照:《废园》是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个体生命的摧残,《小溪》则是个体生命在抗争中求发展。
《小溪》的主要意象有两个:树影与小溪。两者在诗中构成了某种矛盾对立的关系,矛盾对立缘于它们各自的属性,也是对它们的生存能力的测试。
树影是“铅灰色的”,冷酷无情、盛气凌人,让人心有余悸。这是摹其形,而“恶梦”则是人的感受,是绘其神。从形到神,树影都代表了生命世界中那种冷漠而颇有势力的物种,他们粗壮强劲,孔武有力,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势,竭力向周围的生存环境施展自己的影响。而小溪毕竟太“小”了。它新鲜活泼,充满青春的向往。但在树影的笼罩之下,则完全失去了阳光与自由,你看,在树影的“横压”下,它几乎是动弹不得了(“昏睡着”)。在生命世界里,年轻的、活泼的生命常常都是这样的弱小,因而就常常受到另一类物种粗暴的压迫,生命存在的现实就是如此么?
但向往自由的小溪又是不甘屈服的。它“挣扎着,挣扎着……”连续两个“挣扎着”生动地传达出了小溪的顽强与执着。它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它要竭尽自己的力量作殊死的搏斗,这或许就是生命世界里那难能可贵的自由意识与进取意识吧?没有这样的意识,任何弱小的生命都不会从强者的压迫中挣脱出来,在遍地荆棘中为自己的发展开拓出一条道路,没有这样的意识,整个生命世界的进化也是不可能的。《小溪》生命意识与《废园》的不同也正在于此,《废园》充满零落者的顾影自怜,而《小溪》则是自我意识的崛起和抗争。
最后一个句子在理解上有点歧义。“似乎毫无一点影响”是指的什么?是小溪的挣扎对树影的横压“毫无一点影响”?(这是事实)是树影的横压对小溪的奔流“毫无一点影响”?(这也是事实)不过,作为读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歧义就是由诗人闻一多设下的。“含混”在现代诗学当中,恰恰就是一种褒义、威廉·燕卜荪《意义含混的七种类型》就全面地论述了“含混”之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正是它充分地显示了诗歌这一特残语言的独立特质。燕卜荪的这一著名的论述是在1930年发表的,这当然是二十年代初期的闻一多所不曾知晓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对诗歌语言的认真推敲、研习却是象征主义以降西方诗歌的一大趋向,并非始于批评家燕卜荪。闻一多当时正留学美国,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向来关注,我们不能说他就没有尝试“歧义”“含混”的愿望。
在这里,句子的含混恰恰丰富了诗歌本身的意蕴:树影的横压不受影响,可知生命世界严酷的现实;而小溪的奔腾不受影响则又现出新生生命的顽强与毅力。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是随处可以见到这样强大的两类力量吗?生命的竞争总是在最至关重要的时刻才见出胜负来。
《闻一多名作欣赏》·小溪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南海之神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艾青和田间
- › 《闻一多名作欣赏》·一个小囚犯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花儿开过了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烂果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
- › 《闻一多名作欣赏》·钟声
- › 《闻一多名作欣赏》·二月庐
- › 《闻一多名作欣赏》·鸟语——送友人南归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回来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八教授颂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相遇已成过去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最后一次的讲演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欺负着了
tag: 闻一多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
- ·《鸿门宴》通假字(全)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神话诗人——海子
- ·论语做人格言
- ·情和理(庄子)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问
- ·毛泽东诗词选
-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六
-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感怀《大堰河——我的保姆》
- ·花未眠板书设计
-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
- ·里尔克传——第三章 萨洛美和俄国
- ·论语别裁
-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
- ·《我有一个梦想》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