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名作欣赏》·稚松
稚松
他在夕阳底红纱灯笼下站着,
他扭着颈子望着你,
他散开了藏着金色圆眼的,
海绿色的花翎──一一层层的花翎。
他象是金谷园里的
一只开展的孔雀罢?
全诗仅六行,精巧别致,而又耐人寻味
诗人以绚丽缤纷的彩笔细致勾画,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一棵在夕阳余辉中傲然独立,生机盎然的“稚松”形象。因而,全诗以整体化的拟人手段描绘了一幅具有童话色彩的绚美画面。“在夕阳底红纱灯笼下”稚松“扭着颈子望着你”。“红纱灯笼”这充满自然童趣的暗喻,不仅为全诗奠定了色彩明朗的基调,而且为“稚松”的形象布置了一个鲜艳美丽的背景,使其尚未出场就引起了读者美的感受。接着,稚松“扭着颈子”亮了相,一个“扭”字,一下子就勾画出了一个独立倔强的主体形象。稚松是刚正的,但又是生机鼎盛、郁郁青青的。在接下四句中,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鲜艳的笔墨,将这小小的松苗置于一片溢彩流光的色彩中。“他散开了藏着金色圆眼的,/海绿色的花翎──一层层的花翎。/他象是金谷园里的/一只开展的孔雀罢?“金色的圆眼,海绿色的花翎,用冷暖色彩的巧妙搭配,使“稚松”的美显得那样浓烈;那样丰厚。平凡常见的绿枝在夕阳美丽的光辉中被镀上一层奇异的光彩,显示出一片光彩照人的神奇景色。诗人敏锐地捕捉了这道光影,这霎那间的形象,并用文字精美、凝炼、韵律悠扬自如的语言加以描摹,展现。在诗人笔下,稚松雄姿英发,平凡的形体下却蕴含着高贵的内在菁华。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松象征着力量,象征着坚贞,而在闻一多诗作里,则更增添了一层圣洁的美的光华。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刚正的主体精神相融汇,凝聚成了“稚松”这一优美坚贞的形象。在闻一多作品中,松的意象反复出现,无论在《二月庐漫记》和《松赋》等散文中,还是在《口供》、《园内》等诗作中,松始终是诗人钟情于斯的对象。联系诗人一生的刚正不阿,我们不难发现,“稚松”实际上正是诗人崇高的主体精神的凝聚,象征了诗人正直美好的人格。
《闻一多名作欣赏》·稚松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南海之神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艾青和田间
- › 《闻一多名作欣赏》·一个小囚犯
- › 《闻一多名作欣赏》·花儿开过了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烂果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太平洋舟中见一明星
- › 《闻一多名作欣赏》·钟声
- › 《闻一多名作欣赏》·二月庐
- › 《闻一多名作欣赏》·鸟语——送友人南归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回来
- › 《闻一多名作欣赏》·八教授颂
- › 《闻一多名作欣赏》·相遇已成过去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最后一次的讲演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欺负着了
tag: 闻一多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
- ·《鸿门宴》通假字(全)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神话诗人——海子
- ·论语做人格言
- ·情和理(庄子)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问
- ·毛泽东诗词选
-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六
-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感怀《大堰河——我的保姆》
- ·花未眠板书设计
-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
- ·里尔克传——第三章 萨洛美和俄国
- ·论语别裁
-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
- ·《我有一个梦想》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