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作者介绍:
徐陵(公元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幼聪慧,八岁会写作,十二岁就懂得庄、老的道理,长大以后,更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08年)官东宫学士。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以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魏。后入陈为王兵尚书,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卒,年七十七岁。
关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当时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姓名不可考。
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yin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课文导读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情节发展和结构。
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1.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2.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3.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第三部分,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1.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2.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3.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第四部分,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第五部分,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主题
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争取婚姻自主,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图表解构
“相”字的不同用法
“相”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很多义项,它可以作名词(容貌、丞相等辅佐君王的官吏、主持礼节仪式的人),也可以作动词(审察、辅助),还可以作副词。
在本诗中,“相”字一共出现过19次,有三种用法。
(1)副词,读xi1ng。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久久莫相忘。
②仰头相向鸣。
②枝枝相覆盖。
(2)副词,读xi1ng。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如:
①及时相遣归。(代“我”)
②还必相迎取。(代“你”)
③好自相扶将。(代“她”)
(3)名词,读xi4ng。如:
www.350xue.com
儿已薄禄相。(“相貌”)
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这种词就是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作息”,劳作和休息,实际上偏指劳作,即“作”。
人物形象
(1)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遣归”;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2)焦仲卿: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只是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充满了叛逆精神。
(3)焦母:极端蛮横无礼、独断专行,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
艺术手法
(1)人物形象的刻画
诗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和使用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有关。
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个美丽、勤劳、善良的女子,竟然遭驱遣,由此反衬了焦母的专横。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这一段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绘,表现了焦仲卿对母亲心存幻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也突出了焦母专横暴虐的性格。
以上仅仅是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分别列举的例子,成功刻画人物的诗句还处处可见。
(2)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对环境气氛起到烘托作用。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表达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美满生活的信念,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嘲讽。
鉴赏要点
(1)起兴手法的运用。汉乐府中题写夫妻离别之苦,多以飞鸟失伴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也袭用了这一民歌传统的手法。以孔雀起兴,喻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与品德。孔雀徘徊,给全诗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铺陈排比的手法。全诗有三处铺陈:
《孔雀东南飞》并序
-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 《孔雀东南飞》剧本
- › 《孔雀东南飞》课剧本
- ›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立体化教学实施一得(人教版高二...
- › 抓住情节的情感因果关系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
- › 《孔雀东南飞》并序
- › 《孔雀东南飞》中的“A+(A+1)”式数词组合试析
- › 《孔雀东南飞(并序)》注解
- › 《孔雀东南飞》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 › 《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盘点
- › 缜密完整 天衣无缝——谈《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结构
- › 汉代儒术统治下的一幕悲剧——读《孔雀东南飞》札记
- › 最好要识“相”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解析
- › 建构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学
- › 灵魂深处的悲歌——简析《孔雀东南飞》的焦母形象
- › 《孔雀东南飞》人物称谓探微
tag: 东南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