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
他们认为,这是孙真清羽化升天的遗体,就将其尸置于阁下,披以道装华服。为表现其神奇与真切,又将头易以泥塑,外加贴金,膝与足裸露在外。观其貌,金光四射如神偶;窥其不腐之体为仙人。似神似人,油然生奇,油然而敬,故使登山游人无不入洞观瞻叩拜。
孙真清肉身,自清代至民国间,一直供奉于玉皇阁下。后来阁毁,移于王母池后院的蓬莱阁下小屋内。1964年焚毁于济南。
◇关帝庙
沿公路北去而终点,是东路现存第一座庙宇--"关帝庙"。庙座北朝南,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由山门、戏楼,拜棚、正殿、憩亭、东西配殿、过亭、后殿组成。正殿原祀三国时蜀汉大将关云长,历代帝王追封为"关公"、"关帝"。因关是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故山西盐商于明代借祭关公而搞资重建,聚众行会,又名"山西会馆"。清代屡次修建。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驻地。
关公在南宋即以其勇武立业,忠信立身,仗义救危,讲求信义的道德观念成为天人共戴、佛儒道并尊的偶像。帝王欣赏的是他的勇武、忠义,所以各代帝王都对关公有加封名号,使关公完成了从人到神的飞跃,成为道教的主要神之一。而商人所钦佩的是其有威有灵、公正信义。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重农轻商的政策,商人们需要关公式的人物来主持公道,保护他们,以至关帝庙遍布全国各地,关公为世人所敬仰。
◇红门宫
红门宫",这里是通往泰山的门户。红门是以西北大藏岭南崖有两片丹色似门的巨石而名,它以跨于盘道之上的"飞云阁"为中心,东为"弥勒院",西为"元君庙",形成一个"凹"形半封闭空间。飞云阁雄踞于门洞之上,起着控制环境的作用。门前连续三重白色石坊,高低错落,形若天梯;再加两侧的大字石碑,构成了一组高低、虚实、色彩等对比鲜明、变化丰富的建筑群。
"飞云阁"原祀观音大士,所以又叫"观行阁"。元君庙有上、中、下三庙,此为中庙,岱顶碧霞祠为上庙,泰城蒿里山东侧的灵应宫为下庙。门前有红门宫坊,额曰"瞻岩""初步",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建。院内正殿三间,原祀元君,今置九莲菩萨铜像;西有"且止亭";南有"合云亭"。路东弥勒院内有正殿三间,原祀木雕弥勒佛像,南有"过亭"三间,左"更衣亭",过去帝王登山至此更衣换銮。红门宫既有道教神,也有佛教之像,是泰山宗教中释道合一的特殊表现。
清末沈桂清有《初夏游泰山诗》:"红门东亭子(即更衣亭),南望见山城。白日照岩邑(泰城),薰风送市声。楼台杨柳地,山水古来情。更向徂徕看,汶流几点明。"
◇经石峪
经石峪是游人最易忽略的景观,无论你爱好自然美还是崇尚艺术,一定要在主路登至斗母宫时往右插过去,切莫留下终生遗憾。
自泰山幽区一路拾级而上。过了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妙区,即岱顶游览区。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遗迹外,真正的体会一下:一览众山小的伟大气魄。
★奥区
奥区也叫做后石坞旅游区,是以岱阴后石坞为中心的游览区域,后石坞自古即被称作岱阴第一洞天。这里,奇峰耸秀,怪石嶙峋,峰险谷深,旷远清幽。岱阴步行道独足盘环绕其间,为明万历年间所辟。沿独足盘攀登,行愈远,路愈险,山愈奇,景愈胜。主要景点有乱石沟、避尘桥、八仙洞、黄花栈、天空山、元君庙、灵异泉、莲花洞、玉女修真处、九龙岗等。后石坞景区内古松遍布,有的侧身绝壁,有的深居谷壑,有的直刺云天,有的凌空欲飞,千奇百怪,妙趣横生。微风吹来,松涛阵阵。古人曾赋诗云:"石坞松围万倾阴,纡回鹤径入萧森。凌晨海雾平清涧,向夜江涛卷碧岑。脂落悬崖收圃药,响连幽洞听鸣琴。耳根何幸尘缘洗,谡谡犹闻太古音。"
◇灵岩胜景
灵岩山,主峰陡峭如削,上平如砥,远望似古代官印,方方正正,又称玉符山、 方山。
◇悬星岩
悬星岩位于灵岩山北崖最高处,俗称功德顶。其上有石龛,唐贞观年间开凿,名证明功德龛。平面呈椭圆形,内雕释迦牟尼坐像,高5米,体态丰盈,壮硕典雅。原旁祀四侍者菩萨,今剩其二。壁上多唐宋题刻。明嘉靖年间,在窟外增建献堂,墙涂红色,俗称红门。这里山色高远绝胜,如入云间天界。有诗道:"灵岩绝顶晓 云开,露出仙家胜景来。偃蹇苍松藏殿阁,潺溪流水绕楼台。青山隐隐朝还拱,朱雀翩翩去复回。半点红尘飞不到,登临恍若在蓬莱。"
岩西为拂日岩,两峰夹径如雄关,俗称小天门。门西为积翠岩,北有饮虎池;门西南为巢鹤岩。清人于绍舜有《巢鹤岩》诗:"尘踪长是羡飞鸿,巢鹤岩巅恰御风。十里松荫晴亦雨,千里烟霭色还空。列屏山似居连舍,放眼人如鸟脱笼。不用凭虚更搔首,恐耽诗句负青葱。"
巢鹤岩东谷口有云窝,南有观音洞,三门相通,内有石佛。东南麓多宋人题刻。 西有香霏岩,俗呼绣球山。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悬星岩东南转山之东,由红门南下,过转山东折而至。洞宽阔向阳, 深暗莫测,乾隆帝题额并赋诗4首。下为小石厂(音hǎn,岩洞),东南峭壁如削,有平台,名可公床。明僧真可在此崖上刻朗公传。东为大石厂,又名半室崖,可容数十人。
小石厂南原有绝景亭,又名抱灵亭,宋僧仁钦建,后废。乾隆时在此建行宫,后废。东崖高耸似屏,水自崖下流出,伏行穿垣,逶迤而下,乾隆帝题"甘露泉",人称灵岩第一名泉,俗呼清凉世界。相传金陈寿恺、元杜仁杰曾在此隐居。此地古木参差,青檀若虬,名千岁檀。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白云洞东南,又名小天门、东天门。绝壁如削,峡通一线,仅容单人穿行。北为灵辟峰,山势峥嵘。又北有石尾峰。东有华岩泉,旧有华岩寺,久废。
灵辟峰南崖下有朗公石,状似老僧伛立,世传为朗公讲经的化身。朗公石西南为如来顶,又西南为快活岩。
◇灵岩谷
灵岩谷谷口内有石坊,乾隆帝题额"灵岩胜境"。东为大横沟,石峡数折,涧崖壁立。跨沟设桥,名崇兴桥,又称通灵桥,俗呼大石桥。桥西路北有宋大观初学者郭思撰文、其子郭升卿书《重修崇兴桥碑记》。桥四周峰峦似龙跃虎踞,又如狮卧象伏,极为壮美。过桥仰望南山,石齿嶙峋,山势如楼似阁,山巅峭壁上有一圆形孔洞,大如车轮,南北相通,如明镜高悬,似皓月当空,名明孔山。俗传,北魏 法定和尚重开灵岩山时,由青蛇引路、二虎驮经至此,仰观山如连城,陡不可攀, 便面壁27天,终使菩萨感动,令太阳神射穿岩石,光照数里,法定循光而进,直达寺址。清人韩章诗:"何年凿辟见神工,嘉兆分明应朗公。宝刹既成人已去,犹留满月照山中。"
沿谷东去是小横沟,跨沟建桥,名明空桥,俗呼小石桥。桥头石壁上有5株古柏,枝繁叶茂,连理如门,名对松门。桥东是黄茅岗,岗上乱石如群羊,或昂首奔跑,或低头啃草,或卧圈小息。路旁有龟背石,为花岗片麻岩,由两组不同方向的节理性jiao错切割而成。
龟背石前为接官亭。亭内原置苏轼《黄茅岗诗》碑,后移灵岩寺内。东为新石 桥,沿途柏林茂盛,苍翠欲滴,俗称"十里松"。又东为停车场,中立元至正年间按察使西夏人文书纳书"大灵岩寺"碑。北为灵岩寺。南有外宾接待室,1989年改建为宾馆楼。
登泰山而小天下
- › 登泰山而小天下
tag: 泰山 天下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