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浏览次数: 224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情形下,时间过的很慢。咱们不得不想出些花招来消磨时间。这些花招──我该怎么说呢──最初看起来好象有些道理,可是到头来最终成了习惯。你也可以说这样可以使咱们的理智免于泯灭。毫无疑问。可是在深似地狱的没完没了的夜里,是不是会迷失方向呢?"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说的,他把这话写在剧作《等待戈多》的扉页上。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要知道,在1951年以前别人对他的认识仅仅是因为他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学生。因为《等待戈多》,他得以不朽。
坦白说,《等待戈多》是我读过的最枯燥乏味的剧本之一,真让我选择,我宁可读十出品特的作品,也不愿意看贝克特写的一句台词。
当时我刚刚进入大学,每周要交读书笔记若干篇。
当然,我酷爱看书,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加上正在热恋--恋人疯狂地看了电影《情书》不下五十遍--她要我把图书馆里所有冷僻的图书里插的借书卡的第一行写上她的名字--我不敢违背。于是,那段时间,我最着迷于寻找的作者是卡尔维诺和佐藤春夫、显克微支,他们的书多半没人借阅过,积了厚厚的灰尘,书本更像是个重度的肝病患者。有好几次,读完他们的书,我都觉得呼吸困难,有种涓生的错觉。
而《等待戈多》被放在快借书栏里。并不是因为它拥有很多热心读者,而是它是我们的必读书目中最常被老师抽查到的,借的人还的时候都用怨恨的眼神看着它悄然离去。
我也读不下去。实在逼于无奈,就站在家里阳台上边抽着烟边大声朗读,父亲听见了,总以怀疑的目光瞥我,很久才怯怯地问:"这是谁写的。说的话怎么这么罗嗦,这么无聊?"每次我都好心地顶针亲认识的误区,"这可是荒诞派的代表作。"父亲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直到有一天,有人给我讲了关于萨缪尔·贝克特和《等待戈多》的故事。
萨缪尔·贝克特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后来定居在法国巴黎;他先是用英文写作,但后来改用法文写作,他使用英文和法文和使用左右手一样轻易而举。开始时,他写小说,默默无闻地写。想超过老师乔伊斯的《犹利西斯》谈何容易。有一天他走在巴黎的街道上,迎面被一个陌生男子刺了一刀,他以为自己死了,醒来却躺在医院里接受恢复性治疗。警察抓到了谋害他的凶手,萨缪尔·贝克特到监狱去看望这个人,他问他为什么要刺杀自己,那个人回答他:我也不知道。现实的荒诞性几乎在生死的一刹那让萨缪尔·贝克特领悟了。因此而
写就了《等待戈多》。
1951年,《等待戈多》问世,荒诞派孕育而生--阿达莫夫、尤耐斯库……这些对故乡不堪回首的剧作家在巴黎找到了思想的乌托邦。
《等待戈多》首演轰动,它云游四方,从剧院到监狱,从繁华安逸的巴黎到1993年被"新知识分子"代表苏珊·桑塔格搬演于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还记得苏珊·桑塔格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在一个没电、没水、没暧气、没食物,且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枪林弹雨下冒着生命危险的这样一个城市里,在敌人的包围下,却有一个剧院。萨拉热窝戏剧界邀请我跟他们一道工作的人说,我们就演《等待戈多》。"在物质富足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醒世,在精神沦陷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警世。
"没有什么比不幸更可笑。""人生的唯一内容就是沮丧。"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人生信条,把他的作品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生长,除了重新省视,更是和"中庸"之道的抗衡。
我看过几次《等待戈多》的演出:一次是1991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演出版本。导演:孟京辉,舞美设计:柳青,作曲:张楚,主要演员有胡军、郭涛、王涛、亚特……十年的时间,孟京辉经历了对《思凡》的先锋改造,对达利奥福的打砸抢……俨然已是"中国先锋戏剧档案"的作者了:一次是1998年1 月26日的演出,在首都剧院小剧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版本,详细情形怎样,已经忘了七七八八了,日子倒是记得清楚--因为那天有个朋友车祸死去。散场后,我直奔医院太平间和朋友冰凉的身体告别,感觉荒诞的现实存在。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你沿着一面墙向前走,而墙是会无限通向远方的你会怎么办。
还有一次,就是林兆华执导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他是想把一九○一年的《三妹妹》和一九五一年的《等待戈多》合二为一,"因为'等待',俄罗斯的'三姊妹'与巴黎的'流浪汉'在此刻的北京相遇。"这样美好的愿望被善意地背叛了,那是一次失败的演出,尽管契可夫和萨缪尔·贝克特都不在现场。
听我的朋友说,很快在上海,2001年,由上海现代人剧社和真汉咖啡剧场联合推出的《等待戈多》又要演出了,作为女性版这次是两个女人来演剧本中的两个男主角,我想那一定很有趣,我想也该是快乐的再生。因为世界让萨缪尔·贝克特沮丧,荒诞给了萨缪尔·贝克特灵感,可他内里应该也是祈求愉悦的。快乐和悲伤是孪生兄弟或是姐妹,痛并快乐着是合理的存在。
就像我是因为做功课才大声朗读了《等待戈多》,却从此无法忘记那些无聊得几近深刻的台词,它们是命运对我的拨弄。
上帝保佑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小男孩。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情形下,时间过的很慢。咱们不得不想出些花招来消磨时间。这些花招──我该怎么说呢──最初看起来好象有些道理,可是到头来最终成了习惯。你也可以说这样可以使咱们的理智免于泯灭。毫无疑问。可是在深似地狱的没完没了的夜里,是不是会迷失方向呢?"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说的,他把这话写在剧作《等待戈多》的扉页上。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他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要知道,在1951年以前别人对他的认识仅仅是因为他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学生。因为《等待戈多》,他得以不朽。
坦白说,《等待戈多》是我读过的最枯燥乏味的剧本之一,真让我选择,我宁可读十出品特的作品,也不愿意看贝克特写的一句台词。
当时我刚刚进入大学,每周要交读书笔记若干篇。
当然,我酷爱看书,学校有个很大的图书馆,加上正在热恋--恋人疯狂地看了电影《情书》不下五十遍--她要我把图书馆里所有冷僻的图书里插的借书卡的第一行写上她的名字--我不敢违背。于是,那段时间,我最着迷于寻找的作者是卡尔维诺和佐藤春夫、显克微支,他们的书多半没人借阅过,积了厚厚的灰尘,书本更像是个重度的肝病患者。有好几次,读完他们的书,我都觉得呼吸困难,有种涓生的错觉。
而《等待戈多》被放在快借书栏里。并不是因为它拥有很多热心读者,而是它是我们的必读书目中最常被老师抽查到的,借的人还的时候都用怨恨的眼神看着它悄然离去。
我也读不下去。实在逼于无奈,就站在家里阳台上边抽着烟边大声朗读,父亲听见了,总以怀疑的目光瞥我,很久才怯怯地问:"这是谁写的。说的话怎么这么罗嗦,这么无聊?"每次我都好心地顶针亲认识的误区,"这可是荒诞派的代表作。"父亲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直到有一天,有人给我讲了关于萨缪尔·贝克特和《等待戈多》的故事。
萨缪尔·贝克特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后来定居在法国巴黎;他先是用英文写作,但后来改用法文写作,他使用英文和法文和使用左右手一样轻易而举。开始时,他写小说,默默无闻地写。想超过老师乔伊斯的《犹利西斯》谈何容易。有一天他走在巴黎的街道上,迎面被一个陌生男子刺了一刀,他以为自己死了,醒来却躺在医院里接受恢复性治疗。警察抓到了谋害他的凶手,萨缪尔·贝克特到监狱去看望这个人,他问他为什么要刺杀自己,那个人回答他:我也不知道。现实的荒诞性几乎在生死的一刹那让萨缪尔·贝克特领悟了。因此而
写就了《等待戈多》。
1951年,《等待戈多》问世,荒诞派孕育而生--阿达莫夫、尤耐斯库……这些对故乡不堪回首的剧作家在巴黎找到了思想的乌托邦。
《等待戈多》首演轰动,它云游四方,从剧院到监狱,从繁华安逸的巴黎到1993年被"新知识分子"代表苏珊·桑塔格搬演于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还记得苏珊·桑塔格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在一个没电、没水、没暧气、没食物,且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枪林弹雨下冒着生命危险的这样一个城市里,在敌人的包围下,却有一个剧院。萨拉热窝戏剧界邀请我跟他们一道工作的人说,我们就演《等待戈多》。"在物质富足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醒世,在精神沦陷的地方演《等待戈多》是警世。
"没有什么比不幸更可笑。""人生的唯一内容就是沮丧。"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人生信条,把他的作品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生长,除了重新省视,更是和"中庸"之道的抗衡。
我看过几次《等待戈多》的演出:一次是1991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演出版本。导演:孟京辉,舞美设计:柳青,作曲:张楚,主要演员有胡军、郭涛、王涛、亚特……十年的时间,孟京辉经历了对《思凡》的先锋改造,对达利奥福的打砸抢……俨然已是"中国先锋戏剧档案"的作者了:一次是1998年1 月26日的演出,在首都剧院小剧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版本,详细情形怎样,已经忘了七七八八了,日子倒是记得清楚--因为那天有个朋友车祸死去。散场后,我直奔医院太平间和朋友冰凉的身体告别,感觉荒诞的现实存在。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你沿着一面墙向前走,而墙是会无限通向远方的你会怎么办。
还有一次,就是林兆华执导的《三姐妹·等待戈多》,他是想把一九○一年的《三妹妹》和一九五一年的《等待戈多》合二为一,"因为'等待',俄罗斯的'三姊妹'与巴黎的'流浪汉'在此刻的北京相遇。"这样美好的愿望被善意地背叛了,那是一次失败的演出,尽管契可夫和萨缪尔·贝克特都不在现场。
听我的朋友说,很快在上海,2001年,由上海现代人剧社和真汉咖啡剧场联合推出的《等待戈多》又要演出了,作为女性版这次是两个女人来演剧本中的两个男主角,我想那一定很有趣,我想也该是快乐的再生。因为世界让萨缪尔·贝克特沮丧,荒诞给了萨缪尔·贝克特灵感,可他内里应该也是祈求愉悦的。快乐和悲伤是孪生兄弟或是姐妹,痛并快乐着是合理的存在。
就像我是因为做功课才大声朗读了《等待戈多》,却从此无法忘记那些无聊得几近深刻的台词,它们是命运对我的拨弄。
上帝保佑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小男孩。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贝克特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推荐
- ·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 ·勾引是一种幸福的沉醉——赵鑫珊所说的
-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 ·杜甫简介
- ·也谈阿Q
- ·“精神胜利法”是阿Q寻找精神家园的方
- ·以变说变[《变形记》教学札记]
- ·说“木叶”探究活动
- ·杜甫律诗五首
- ·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节选)
- ·《杜甫律师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一)
-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 ·李白书生气
- ·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
- ·替阿Q挽回点面子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参——
- ·守护月亮的树__忆庄子
- ·晚年冯友兰
- ·我读寒山寺|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 ·林庚
- ·《阿Q正传》何以跑进了《彷徨》
-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 ·这个阿Q令人作呕——评电视剧《阿Q的
- ·鉴赏《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 ·《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
-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