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四字以外的成语辨析

四字以外的成语辨析

浏览次数: 11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四字以外的成语辨析,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609、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62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624、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26、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627、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628、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2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630、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6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32、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633、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634、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635、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636、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637、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63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639、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640、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
641、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642、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6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644、使功不如使过——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64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46、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64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648、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649、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的检验方法。
650、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701、铁杵(chǔ)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0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03、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704、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70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706、图穷匕首见(xiàn)——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07、团团转——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70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709、万变不离其宗——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710、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71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712、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713、为虺(huǐ)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714、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7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716、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717、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
718、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719、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720、无敌于天下——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721、无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722、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723、无风三尺浪——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724、无佛处称尊——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725、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726、无何有之乡——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727、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72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729、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730、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事不上门。
731、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732、无所措手足——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733、无盐不解淡——比喻不下本钱就办不成事。
73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735、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73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37、五月粜(tiào)新谷——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
738、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739、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740、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741、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742、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四字以外的成语辨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