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易错字辨析

易错字辨析

浏览次数: 54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350xue.com 易错字辨析,

“即”与“既”

    “即”与“既”这两个近音字,其实字义和用法均有区别。一般情况下不会用错,但作连词用时,就不大容易分辨,以致书报刊上往往会混淆。

    “即”表示靠近,如若即若离;又表示临时,如即兴赋诗;也表示当下,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还当就、就是、就着讲,如一触即发、非此即彼、即景生情等。在表达上述意思时,“即”与“既”不会混用,问题出在“即使”与“既然”“既而”的用法上。

      “即使”作为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如即使你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即便”“即或”“即若”,也表示“即使”的意思。“既然”作连词用,用在上半句话,下半句往往和副词“就、也、还”相连,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既是”同“既然”,如既是他不愿意,那就算了。“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上句所说的情况发生之后,如既而雨霁,欣然登山。“即使”可用“就是”代替,“既然”“既是”“既而”均不能用“就是”代替。

“迹”与“绩”

      “迹”与“绩”这两个字音相同,字义不同,在书报刊上也常被混用。

      “迹”表示留下的痕迹,如足迹、踪迹、印迹、笔迹;前人留下的遗迹,如古迹、陈迹;人们做过的事情,如事迹;还有形迹、迹象等。

      “绩”则表示业绩,如成绩、功绩、战绩、劳绩等。“先进事迹”也包含业绩的内容,但主要指已做过的事情,所以用“事迹”而不用“事绩”。“古迹”主要指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所以用“古迹”不用“古绩”。

“记”与“纪”

    “记”与“纪”这两个字,音相同,义也相近,有时还可以通用,所以书报刊上常常会混淆。

    一般说来,“记”的使用范围广,如记得、记分、记工、记功、记挂、记过、记恨、记号、记取、记事、记诵、记性、记叙、记忆、记账、记载等。“纪”的使用范围较小,如纪纲、纪律、纪元、纪年、纪传等。

      “记”和“纪”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纪念和记念、记录和纪录、纪要和记要。所谓通用,即是说用了哪个都不算错,但不等于说可以任意使用。人们在习惯上,是加以区别的。如“纪念”不用“记”;“会议记录”不用“纪”,而“纪录片”就不用“记”;“会议纪要”“纪实文学”又不用“记”。这是约定俗成的。例如,书名、文章名均用“记”,如日记、笔记、传记、游记;而记载旅行的文章,却称之为“纪行”,不能用“记行”。“游记”和“纪行”意思差不多,用词有分工,不能混用。

“捡”与“拣”

    “捡”与“拣”这两个字音同,部首也相同,因此,书报刊上时常混用,其实它们的字义有明显的



www.350xue.com
区别。“捡”表示拾取的意思,如捡东西、捡破烂、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等。“捡”可用“拾”来代替,有捡拾、拾取、拾荒、拾物等词。“拣”表示挑选、选择的意思,如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等。“拣”不表示拾取的意思,所以不能用“捡”或“拾”代替,不能说“挑肥捡瘦”或“挑肥拾瘦”。

“交”与“缴”

   “交”与“缴”音相近,字义有区别,也有相近之处,使用时容易混淆。

    当“交”表示到达、连接、交叉、结交、交往等意思时,不会与“缴”混淆。当“交”表示转移的意思时,就容易与“缴”混淆了。区别这两个近音字的关键在于:当把事物转移给对方时用“交”,如交班、交差、交白卷、交代工作、交付订金、交换商品等:而当这种转移是指履行某种义务或被迫交出时,就应该用“缴”字,如上缴、缴费、缴纳公粮、缴纳党费、缴获敌人武器、缴枪不杀等。

“决”与“绝”

      “决”与“绝”这两个字同音而又字义相近,有时所表示的意思不易分清,所以在书报刊上常常混淆而误用。该用“决”时,用了“绝”字,如“绝不同意”;该用“绝”时,却用了“诀”,如“决无此事”。

    区别“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如绝对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等。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比如“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绝对”“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喻绝妙等。

“恳”与“肯”

      “恳”与“肯”音同,字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混用。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字,必须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不肯接受、肯干、不肯干、肯定、不肯定,还有表示同意的首肯。

    这两个字的使用,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表示诚恳请求,用“恳请”或“恳求”,但在回答“你肯不肯求我、肯不肯请我”时,就可以用“我肯求你”“我肯请你”,当然这两种用法意思是很不一样的。

    “恳”和“肯”在用法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恳”经常作为一个词素和另外的词素构成词语,作形容词或动词用。如恳切、诚恳是形容词,恳求、恳请是动词。“肯”除了构成肯定、肯干等词之外,一般是单独作为一个词,作助动词用。如肯来、肯去、肯承担、肯接受等,这些都是词组,其中的“肯”作为一个词。

“兰”“蓝”“篮”

    “兰”“蓝”“篮”音同,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根据的底本称“蓝本”。“兰”“蓝”也作姓氏,不可混淆。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

    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色彩斑斓,不能写成“斑澜”。“阑干”与“栏杆”可通用。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

“愣”与“楞”

    “愣”与“楞”这两个音相近的字,偏旁不同,义不同,本来不会混用,由于一度将“愣”作为异体字,用“楞”来代替“愣”,所以现在“愣”虽已不作为异体字,恢复使用,可是至今仍见“愣”与“楞”混用的现象。

      “愣”为竖心旁,意为失神、呆、鲁莽,常与人的性格、情态有关,如发愣、愣神、愣怔、愣头愣脑、愣小子、愣头青等。而“楞”是木字旁,与“棱”字同,表示棱角或物体突出部分。所以两个字字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易错字辨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基础知识